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南开大学专利>正文

含吡啶甲基苯基醚结构的氰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83422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7 00: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含吡啶甲基苯基醚结构的氰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通式为I的化合物对于玉米田中的油菜、反枝苋等阔叶杂草具有很好的除草活性,而且对作物表现出优良的选择性,它可作为除草剂。其中,R1:C1~C3烷基、C1~C3烷氧基、卤素或H-;R2:C1~C6的烷基、C1~C6的烷氧烷基;R3:C1~C3烷硫基、C1~C3烷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含吡啶甲基苯基醚结构的氰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除草活性。
技术介绍
氰基丙烯酸酯是一类活性很高的光系统II (PS II)电子传递抑制剂,它竞争性的替换光合作用中的蛋白质Dl与质体醌Qb相结合,从而破坏光合作用中的电子转移。由于该类化合物具有除草作用机制特殊、选择性高、对有益生物无毒及环境友好等特点,已经成为近年来国内外农药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2002年黄润秋等首次以吡啶杂环取代某些具有良好除草活性的氰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分子中的苯环合成了化合物A(中国专利CN1089089A),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A对油菜杂草的抑制率(ED9tl)高于含苯环化合物的5倍,显示出很高的除草活性。2005年邹小毛等进一步以氟原子取代化合物A中吡啶环2位的氯原子,合成了化合物B (中国专利CN1594294A),证明该类化合物同样具有很高的除草活性。二芳基醚是一类重要的农药结构类型,自1960年Rohm&Hass公司首先开发二苯醚类农药以来,具有二芳基醚类结构的农药在杀虫、杀菌、除草和植物生长调节方面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杂环化合物的特殊效应,用含杂环结构的基团取代二芳基醚结构中的一个苯环,可以显著改善农药的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主要表现在提高光稳定性、提高生物活性、降低对哺乳动物的毒性、扩大生物活性谱。目前氰基丙烯酸酯类除草剂还未实现商品化,所以从该类化合物中筛选高活性的除草剂仍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权利要求1.一种含吡啶甲基苯基醚结构的氰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通式为I的化合物2.根据权利要求I所说的含吡啶甲基苯基醚结构的氰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R1是C1 C3烷基、C1 C3烷氧基、卤素或-H。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说的含吡啶甲基苯基醚结构的氰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R2是C1 C6的烧基、C1 C6的烧氧烧基。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说的含吡啶甲基苯基醚结构的氰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R3是C1 C3烧硫基、C1 C3烧基。5.根据权利要求I所说的含吡啶甲基苯基醚结构的氰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的在农药上的应用,其特征在于作为玉米田中的油菜、反枝苋等阔叶杂草的除草剂。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含吡啶甲基苯基醚结构的氰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通式为I的化合物对于玉米田中的油菜、反枝苋等阔叶杂草具有很好的除草活性,而且对作物表现出优良的选择性,它可作为除草剂。其中,R1C1~C3烷基、C1~C3烷氧基、卤素或H-;R2C1~C6的烷基、C1~C6的烷氧烷基;R3C1~C3烷硫基、C1~C3烷基。文档编号A01N43/40GK102952066SQ201110251090公开日2013年3月6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30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30日专利技术者方建新, 苗文科, 王婷婷, 吴姗姗, 邴贵芳, 秦雪 申请人:南开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含吡啶甲基苯基醚结构的氰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它是通式为I的化合物其中,R1:C1~C3烷基、C1~C3烷氧基、卤素或H?;R2:C1~C6烷基、C1~C6的烷氧烷基;R3:C1~C3烷硫基、C1~C3烷基。FSA00000564464500011.tif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建新苗文科王婷婷吴姗姗邴贵芳秦雪
申请(专利权)人:南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