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介孔二氧化铈材料的制备方法,取17.3~52.2g铈盐和1.7~5.2g柠檬酸溶解于溶剂中,得到铈的柠檬酸前驱体;取CTAB溶解于溶剂中,得到CTAB溶液;将CTAB溶液缓慢的加入到铈的柠檬酸前驱体中,再连续搅拌,置于聚四氟乙烯的高压反应釜中,然后进行晶化,再分别以无水乙醇和水洗涤沉淀物各三次,再烘干得到粉末进行焙烧,即得到介孔二氧化铈催化剂材料。该材料在汽车尾气三效催化剂转化、重氢催化裂解和车用电池等实际应用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并且该催化剂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和多次循环催化功效,易于大规模的开发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的原料价格低廉且易于取得,操作过程简单容易,使用的仪器设备简单,不需要有机溶剂,没有污染,比表面积大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二氧化铈(CeO2)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介孔二氧化铈(CeO2)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催化剂材料
技术介绍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人们的水平的逐渐提高,空气污染已经成为一个迫在眉睫亟需解决的问题。特别是空气中的CO (—氧化碳)、N0X (氮氧化物)和CHx碳氢化合物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污染物,由于以往的催化剂(例如,三效催化剂),在除去这些污染物方面的效率和效果方面已经赶不上时代的需要,因此研制出新型高效无污染的催化剂也就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问题。介孔材料由于有其超大的比表面积、较大的孔容和均匀的孔径分布,在催化活性方面表现出了较好的热稳定性、较强的催化活性能和较长的催化寿命。稀土元素由于有其独特的原子结构,几乎可以和任何的元素反应,反应后形成多配位和多价态的化合物。二氧化铈(CeO2)是一种非常典型的稀土元素化合物,它具有Ce3YCe4+两种化合态,能够进行Ce3++eCe4+的氧化还原的循环,进行循环的同时也就达到了存储和释放氧物种的的目的;并且二氧化铈(CeO2)在较高温度下具有较强的氧扩散能力,即快速经行氧物种的吸纳和放出。将二氧化铈(CeO2)做成介孔结构,该催化剂材料将具有以上介孔材料和二氧化铈(CeO2)的双重特性,除此之外还有对活性组分有较好的分散性和稳定性等,这在催化氧化还原反应上是一个大的飞跃。基于以上特性,介孔二氧化铈(CeO2)可以应用在燃料电池材料、发光材料、玻璃抛光剂、催化材料、紫外吸收材料、高温热敏材料、电子陶瓷等等。目前国内合成介孔二氧化铈(CeO2)的工艺较为复杂,如宋晓岚等人的《一种制备介孔二氧化铈的方法》,采用超声波处理、在一定的气氛下焙烧或者在真空下干燥等;于然波等人的《一种高比表面积介孔二氧化铈微球的制备方法》,采用有机溶剂作为反应介质。以上方法存在反应条件较为苛刻、反应工艺不易控制、反应溶剂可能造成污染等诸多不利的因素。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反应条件较为苛刻、反应工艺不易控制、反应溶剂可能造成污染等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介孔二氧化铈(CeO2)材料的制备方法,使用本专利技术制备出来的介孔二氧化铈(CeO2)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孔径分布较窄和样品较为纯净。本专利技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实现,经过下列各步骤 (a)取17.1852 52. 240g铈盐和I. 7 5. 2964g柠檬酸溶解于溶剂中,连续搅拌0. 5 lh,得到铈的柠檬酸前驱体; (b)取CTAB(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溶解于溶剂中,于30 40°C下连续搅拌0. 5 Ih,得到浓度是0. 08 0. 25mol/L的CTAB溶液;(C)在65 70°C的水浴中,按铈的柠檬酸前驱体与CTAB溶液的体积比为5 I I :1,将步骤(b)所得溶液缓慢的加入到步骤(a)所得铈的柠檬酸前驱体中,再连续搅拌2 4h,加入NH3 H2O至混合液的pH值为8. 5 10为止; (d)将步骤(C)得到的混合物置于聚四氟乙烯的高压反应釜中,然后放入恒温干燥箱中以100 120°C进行晶化8 12小时,得到沉淀物; (e)分别以无水乙醇和水洗涤步骤(d)所得的沉淀物各三次,再置于恒温干燥箱以100 120°C中烘干8 12小时,得到粉末; (f)把步骤(e)得到的粉末置于马弗炉中以300 500°C焙烧,即得到介孔二氧化铈催化剂材料。 所述步骤(a)中铺盐是硝酸铺(Ce (NO3)3 6H20)。所述步骤(a)中铈的柠檬酸前驱体中铈盐的浓度为0. 4 I. 2mol/L。所述溶剂为去离子水。所述步骤(e)的水为去离子水。本专利技术采用硝酸铈为原料、柠檬酸为螯合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模板、氨水为絮凝剂,以去离子水为溶剂制备出具有较大比表面积的介孔二氧化铈,该材料在汽车尾气三效催化剂转化、重氢催化裂解和车用电池等实际应用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并且该催化剂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和多次循环催化功效,易于大规模的开发应用。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采用的原料价格低廉且易于取得,操作过程简单容易,使用的仪器设备简单,不需要有机溶剂,没有污染,采用柠檬酸做螯合剂,比表面积大等。附图说明图I为实施例I所得介孔二氧化铈催化剂材料的X射线衍射图谱(XRD); 图2为实施例2所得介孔二氧化铈催化剂材料的氮气吸附/脱附曲线; 图3为实施例6所得介孔二氧化铈催化剂材料的的孔径分布曲线; 图I表明所得材料是纯净的CeO2 ;图2的吸附曲线是典型的第IV类吸附/脱附的等温曲线,为H2型滞后环,表明所得材料具有介孔结构;图3表明所得材料的孔道分布较为均匀。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实施例I Ca)取52. 240g硝酸铈(Ce (NO3)3 *6H20)和5. 2510g柠檬酸溶解于去离子水中,连续搅拌0. 5h,得到铈的柠檬酸前驱体,其中铈的柠檬酸前驱体中铈盐的浓度为I. 2mol/L ; (b)取8.9926gCTAB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溶解于去离子水中,于30°C下连续搅拌0. 5h,得到浓度是0. 25mol/L的CTAB溶液; (c)在65°C的水浴中,按铈的柠檬酸前驱体与CTAB溶液的体积比为3 1,将步骤(b)所得溶液缓慢的加入到步骤(a)所得铈的柠檬酸前驱体中,再连续搅拌2h,加入NH3 -H2O至混合液的pH值为8. 5为止; (d)将步骤(C)得到的混合物置于聚四氟乙烯的高压反应釜中,然后放入恒温干燥箱中以120°C进行晶化12小时,得到沉淀物; (e)分别以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洗涤步骤(d)所得的沉淀物各三次,再置于恒温干燥箱以120°C中烘干12小时,得到粉末; (f)把步骤(e)得到的粉末置于马弗炉中以300°C焙烧4h,即得到介孔二氧化铈催化剂材料,比表面积为186. 45m2/g。实施例2 Ca)取17. 3652g硝酸铈(Ce (NO3) 3 *6H20)和I. 72812g柠檬酸溶解于去离子水中,连续搅拌0. 5h,得到铈的柠檬酸前驱体,其中铈的柠檬酸前驱体中铈盐的浓度为0. 4mol/L ; (b)取2.9885gCTAB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溶解于去离子水中,于30°C下连续搅拌0. 5h,得到浓度是0. 08mol/L的CTAB溶液; (c)在70°C的水浴中,按铈的柠檬酸前驱体与CTAB溶液的体积比为5 1,将步骤(b)所得溶液缓慢的加入到步骤(a)所得铈的柠檬酸前驱体中,再连续搅拌3h,加入NH3 -H2O至混合液的pH值为9. 5为止; (d)将步骤(C)得到的混合物置于聚四氟乙烯的高压反应釜中,然后放入恒温干燥箱中以120°C进行晶化12小时,得到沉淀物; (e)分别以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洗涤步骤(d)所得的沉淀物各三次,再置于恒温干燥箱以120°C中烘干12小时,得到粉末; (f)把步骤(e)得到的粉末置于马弗炉中以300°C焙烧4h,即得到介孔二氧化铈催化剂材料,比表面积为168. 74m2/g。实施例3 Ca)取30. 8873g硝酸铈(Ce (NO3)3 6H20)和3. 1002g柠檬酸溶解于去离子水中,连续搅拌0. 8h,得到铈的柠檬酸前驱体,其中铈的柠檬酸前驱体中铈盐的浓度为0.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介孔二氧化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经过下列各步骤:(a)取17.1852~52.240g铈盐和1.7~5.2964g柠檬酸溶解于溶剂中,连续搅拌0.5~1h,得到铈的柠檬酸前驱体;(b)取CTAB溶解于溶剂中,于30~40℃下连续搅拌0.5~1h,得到浓度是0.08~0.25mol/L的CTAB溶液;(c)在65~70℃的水浴中,按铈的柠檬酸前驱体与CTAB溶液的体积比为5︰1~1︰1,将步骤(b)所得溶液缓慢的加入到步骤(a)所得铈的柠檬酸前驱体中,再连续搅拌2~4h,加入NH3·H2O至混合液的pH值为8.5~10为止;(d)将步骤(c)得到的混合物置于聚四氟乙烯的高压反应釜中,然后以100~120℃进行晶化8~12小时,得到沉淀物;(e)分别以无水乙醇和水洗涤步骤(d)所得的沉淀物各三次,再以100~120℃中烘干8~12小时,得到粉末;(f)把步骤(e)得到的粉末以300~500℃焙烧,即得到介孔二氧化铈催化剂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华,纳薇,田俊杰,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