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机动车的篷顶单元和机动车。已知用于机动车(10)的篷顶单元(20),具有用于在机动车(10)车架上稳定布置的基本结构单元(80),具有盖(30),盖(30)通过基本结构单元(80)的两个盖导轨(66)相对于该基本结构单元(80)受引导、且可在关闭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移位;且具有遮蔽元件(44、46),遮蔽元件(44、46)通过两个遮蔽导轨(76)相对于基本结构单元(80)受引导、且可在功能位置与收起位置之间移位。提供共用的驱动电机(50),用于盖(30)在关闭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的移位,且用于遮蔽元件(44、46)在功能位置与收起位置之间的移位,以及在盖导轨(66)中设置盖电缆(62),用于盖(30)的移动,以及在遮蔽导轨(76)中设置遮蔽元件电缆(72),用于遮蔽元件(44、46)的移动,其中,盖电缆(62)和遮蔽元件电缆(72)永久地联接至共用的驱动电机(50),从而使得它们由这一驱动电机同时地且以不同速度驱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动车的篷顶(sunroof)単元,其具有用于在机动车的车架(chassis)上固定布置的基本结构单元;具有盖,所述盖通过所述基本结构单元的两个盖导轨相对于该基本结构单元而被引导,且可在关闭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移位;且具有遮蔽元件,所述遮蔽元件通过两个遮蔽导轨相对于基本结构单元而被引导,且可在功能位置和收起/积载(stowed)位置之间移位。更进一歩,本专利技术还涉及具有这样ー种篷顶単元的机动车。
技术介绍
通常的篷顶单元在现代机动车中并不罕见。这样车辆的车架在顶部区域中包括有·可被所述盖关闭的凹窝。由于这ー盖被经常地设计为通常部分地装有玻璃且因此是半透明的,并且由于在很多设计中车顶的临近部分对于盖而言是额外部分且也被设计为具有玻璃板且因此是透明的,在一般的蓬顶单元中额外地提供ー种遮蔽元件,且将其设计为用以降低穿透到车辆内部的阳光。从现有技术中已知了通常的篷顶单元呈ー种变形,其中提供ー种电驱动来代替手动操纵系统。由于必须提供遮蔽元件和盖的独立移动可能性,为了允许当盖关闭时遮蔽元件布置在功能位置和收起位置二者中,且为了允许当遮蔽元件布置于收起位置时,盖布置于其关闭位置或其打开位置内,则在很多的已知篷顶单元中提供两个独立驱动,且设计为由控制单元独立控制,用于ー方面移动盖、且另一方面移动遮蔽元件。然而,提供两个电机的必要性导致篷顶单元的相当地高的价格。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进ー步开发ー种通常的篷顶单元,从而使得后者可以配备有相对不昂贵的驱动系统,其允许篷顶単元的所需功能和构造。根据本专利技术,实现这一点在于提供ー种共用的驱动电机用于盖在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的移位,以及用于覆盖部件在功能位置和收起位置之间的移位。更进一歩,根据本专利技术,在盖导轨的内侧提供ー种盖电缆,用于盖的移动,以及位于遮蔽导轨内的遮蔽元件电缆,用于遮蔽元件的移动。在此,盖电缆和遮蔽元件电缆被永久地联接至共用的驱动电机,从而使得它们由此驱动电机同时地、但是以不同速度来驱动。本专利技术的含义中的篷顶单元包括所有那些功能性地连结至机动车篷顶的机械部件,无需将其设计为ー种孤立操作的结构单元。盖和遮蔽元件各自由导轨引导,其中盖导轨和遮蔽导轨这两个术语的使用不应被理解为暗示着这些必须是不同的导轨。因而,可以使用对于遮蔽和盖二者提供导向的轨道部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轨道部件甚至是可设想到的和可使用的,其中盖导轨和遮蔽导轨由轨道部件内的相同的槽形成。盖可在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移位,其中,关闭位置必须理解为机动车的顶中的凹窝被所述盖完全关闭的位置,而打开位置是盖尽可能远离关闭位置的位置。遮蔽元件的功能位置这样ー种位置,其中所述遮蔽元件尽可能远地横跨所述盖且如果可适用的话跨越车顶内的其它任何玻璃表面的位置;同时,收起位置是这样ー种位置,其中车顶内的玻璃表面仅被遮蔽元件略微地或完全未覆盖。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篷顶单元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提供两个单独电缆,其优选地是可弯曲的电缆,且特别优选地是适于传递推力的电缆。例如,市场中可购得这一类型的电缆,商标名为Suflex。这两根电缆中,一根用于盖的移动、且另一根用于遮蔽元件的移动,被至少是间接地永久性地连接至驱动电机,从而使得驱动电机的输出轴杆的移动还始終影响这两根电缆的移动。因而,用于其中电缆之一的孤立移动的离合器可以被省略。为了以特别有利的方式使用该电缆的始終同步移动用于篷顶単元,规定了电缆以不同速度进行移动。例如,因此盖电缆可能以较低速度移动,例如是遮蔽元件电缆的一半速度。通过对齿轮单元进行机械方式递升或降速而获得不同速度,其中将电缆连接至电机来预期提供不同速度在这一意义上也被理解为齿轮単元。由于这些不同速度,可能以特别有利的方式考虑到这样的事实在篷顶单元的一些设计中,盖和遮蔽元件的移动距离不一致。因而,其可以特别规定遮蔽元件电缆的较高速度导致遮蔽元件特别地宽的移动,由此,后者在收起位置和功能位置之间移动,并且其中,在功能位置中,其覆盖着的不仅有所述盖的玻璃板,还有在篷顶中与其相邻的玻璃板。然而,甚至比使得遮蔽元件和盖越过不同距离的可能性更重要的是,盖和遮蔽元件的异步移动的优点可以由于电缆的不同速度而有利地实现。这将在下文中解释。考虑到将盖电缆和遮蔽元件电缆连结至电机,当每ー个电缆被连接至其的齿轮单元的或者电机的共同输出轴杆直接地驱动时是特别优选的。因此,盖电缆不被遮蔽元件电缆间接地驱动,并且遮蔽元件电缆不被盖电缆间接地驱动。相反,二者被直接联接至由电机驱动的输出轴杆。针对从此输出轴杆至电缆的力传递,当盖电缆和遮蔽元件电缆以已经提及的Suflex轴杆作为具有外齿的电缆的方式而进行设计时是特别有利的。它们可以与输出轴杆上所提供的两个不同直径的齿轮相啮合。这样产生了用于获得两根电缆不同速度的非常简单的可能性。由小直径的齿轮加以驱动的电缆也不可避免地更慢地移动。然而,除了通往输出轴杆的两根电缆的这一直接连结,还可以想到这样的设计,其中仅有ー根电缆被电机的输出轴杆、或连接于其上的齿轮单元直接地驱动,而同时另ー根电缆由使用ー种在它们二者之间有效作用的递升或降速齿轮单元的第一电缆而间接地驱动。例如,这ー类型的一个设计可以当安装空间被特别地限制的时候,考虑到电缆的布置,带来较大的灵活性。如前所述,特别在关于实现盖和遮蔽元件的异步移动中,电缆的不同速度是有利的。为了这样实施,当提供第一联接装置时是特别有利的,其中,取决于盖电缆的位置,在盖元件和盖电缆之间建立或断开联接。相似地,提供第二联接装置可能是有利的,其中,取决于遮蔽元件电缆的位置,在遮蔽元件和遮蔽元件电缆之间建立或断开联接。具有第一和/或第二联接装置的上述设计允许盖或遮蔽元件被联接至相应的电缆,这仅当其在整体运动序列/顺序方面变得需要的时候发生。在联接状态建立之前或断开之后,各自的电缆移动,而与此同时并不沿着盖或遮蔽元件运载。具有第一和/或第二联接装置的这ー设计允许实现特别有利的顺序。这当第一和第二联接装置匹配于盖电缆的和遮蔽元件电缆的相对于彼此的联接运动时实现,从而使得从盖处于关闭状态且遮蔽元件处于功能状态的初始位置开始,供应给驱动电机的电流引起这样的顺序在其第一相位,遮蔽元件被联接至遮蔽元件电缆,而同时盖未被联接至盖电缆,从而使得遮蔽元件在其收起位置的方向上移位,而同时盖保持在其关闭位置;并且在其第二相位,盖被联接至盖电缆,从而使得盖在其打开状态的方向上移位。因此,获得了这样的顺序,其满足了实际的需求、且特别地允许三个主要状态,SP,如前所述的初始位置的状态;当遮蔽元件被布置为呈收起状态时具备关闭着的盖的状态;以及,当遮蔽元件被布置为呈收起状态时具备打开着的盖的状态。所提及的两个相位并非必需地是单独的和直接连贯的相位;还可以想到这样的设计,其中,在介于两个所提及的相位之间的中间相位,遮蔽元件和盖二者都移动;且还有当遮蔽元件电缆和盖电缆移动时其中遮蔽元件和盖都不移动的ー种中间相位。可以用多种方式设计联接装置。联接装置的一种特别简单的形式仅包括 一可移动止档件,其布置于盖电缆上、和/或特别地布置于遮蔽元件电缆上,其克服着在别处施加的弹簧カ而使得盖或遮蔽元件移位。特别地,对于设计为卷帘/卷轴遮帘的、且克服着来自于卷绕轴杆的卷绕弹簧的力而展开卷绕的遮蔽元件的移位而言,这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机动车(10)的篷顶单元(20),具有:?基本结构单元(80),用于在机动车(10)车架上固定布置,?盖(30),通过基本结构单元(80)的两个盖导轨(66)相对于该基本结构单元(80)而受引导,且可在关闭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移位,以及?遮蔽元件(44、46),通过两个遮蔽导轨(76)相对于基本结构单元(80)而受引导,且可在功能位置与收起位置之间移位,其特征在于?提供共用的驱动电机(50),用于盖(30)在关闭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的移位,且用于遮蔽元件(44、46)在功能位置与收起位置之间的移位,以及?在盖导轨(66)内设置盖电缆(62),用于盖(30)的移动;且设置了遮蔽导轨(76)内的遮蔽元件电缆(72),用于遮蔽元件(44、46)的移动,其中,盖电缆(62)和遮蔽元件电缆(72)永久地联接至共用的驱动电机(50),从而使得它们由这一驱动电机同时地且以不同速度驱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M·汉森,
申请(专利权)人:宝适汽车部件太仓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