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沙塘鳢受精卵孵化期的水霉病控制方法,包括步骤:1)先将含受精卵的人工鱼巢进行清洗、消毒,然后把人工鱼巢放入经清洗和消毒后的孵化桶中;2)在孵化桶中加入曝气后的自来水作为孵化用水进行孵化,孵化时控制孵化温度为20~28℃,控制空气增氧的流量为3.5~20L/min,并且每隔4~7天更换1/3~1/2的孵化用水;白天采用遮盖物将孵化桶全部遮住,晚上去掉遮盖物;3)经过30~40天受精卵破膜出苗。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受精卵转入孵化桶之前,对受精卵及孵化桶均进行消毒,在孵化过程中对孵化用水进行消毒;并且利用沙塘鳢受精卵粘性较大的生物学特性,通过控制增氧气泵的出气量有效控制低温条件下沙塘鳢受精卵水霉病的产生,并在孵化过程中尽可能创造适宜的孵化条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鱼类养殖
,具体涉及一种沙塘鳢受精卵孵化期水霉控制的方法。
技术介绍
沙塘鳢(Odontobutis obseura)隶属于S卢形目、塘鳢科、沙塘鳢属,俗称浦鱼、土布鱼、虎头鲨、虎头呆子,为淡水底栖小型肉食性鱼类,在我国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下游、钱塘江、闽江等水系。沙塘鳢刺少、肉质细嫩、味道鲜美,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沙塘鳢等塘鳢科鱼类的需求量在逐年增长,韩国等东南亚国家对我国塘鳢科鱼类的进口需求也呈不断增长趋势。沙塘鳢作为长江下游特色鱼类,被称为“上海世博第一鱼”,2010年市场价已达到160元/公斤,市场前景十分广阔,因此,沙塘鳢被列为《江苏省优势特色水产品区 域布局规划(2008—2015年)》重点发展的特色水产品种之一,也被列为农业部《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6 - 2015年)》重点发展的15种特色水产品之一。江苏与黑龙江、安徽、江西、湖北、浙江、广东、海南等省份被列沙塘鳢等塘鳢科鱼类发展的重点优势区域。当前我省主要养殖的塘鳢科种类为河川沙塘鳢,苗种来源于野生捕捞,同时由于沙塘鳢为小型巢窝型产卵鱼类,个体较小,怀卵量较少,苗种供应量远满足不了目前养殖发展的需求。有关沙塘鳢的人工繁殖技术已有小试报道,但已有的繁殖方法过程中由于低温条件下会产生水霉病或者使用大量消毒剂,其缺陷是孵化率低、生产的苗种量小、极不稳定且浪费大量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本方法能够有效控制低温条件下沙塘鳢受精卵孵化时水霉病的产生、提高孵化率。本专利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包括步骤I)先将含受精卵的人工鱼巢进行清洗、消毒,然后把人工鱼巢放入经清洗和消毒后的孵化桶中;2)在孵化桶中加入曝气后的自来水作为孵化用水进行孵化,孵化要求如下孵化时控制孵化温度为20 28°C,控制空气增氧的流量为3. 5 20L/min,并且每隔4 7天更换1/3 1/2的孵化用水;白天采用遮盖物将孵化桶全部遮住,晚上去掉遮盖物;3)经过30 40天受精卵破膜出苗。所述步骤I)中,受精卵来源于养于亲本暂养池的沙塘鳢亲本自然交配产生,该沙塘鳢亲本培育要求如下a)水源、水质水源充足,养殖区域内无对养殖环境构成威胁的污染物,排灌方便,进排水分开,水质指标应符合NY5051《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的规定。b)池塘条件亲本暂养池每口池塘面积667m2 2000m2,水深0. 9 I. Im ;池底游泥IOcm 15cm,塘埂坡比 I :2. 0 I :2. 5 ;亲本暂养池的池塘底质符合GB/T18407. 4-2001《农产品质量好安全无公害水产产品产地环境》的规定。c)清塘消毒暂养前,把亲本暂养池抽干池水、清除淤泥,曝晒7天以上;干塘消毒,生石灰用量为75kg/667m2 100kg/667m2,使用时,先将生石灰在小池中化开后立即在暂养池中全池泼洒,药效时间为7天 10天; d)施肥消毒后的药效时间后,施用经发酵熟化的有机肥;e)青奸苗放养青虾苗为当年3月放养青虾苗,青虾苗要求体格健壮,活动有力,对外界刺激反应灵敏;f)投饵投喂普通配合饲料;g)收集性成熟的沙塘鳢亲本从天然水域或市场收集性成熟的沙塘鳢亲本,按雌雄比例I. 0:1. 2 I. 0 :3. 0暂养于放养好青虾苗的亲本暂养池中;h)在亲本暂养池中放入人工鱼巢将人工鱼巢清洗后悬挂在硬质竿上,分开平行排列;人工鱼巢的株距为30 50cm,距亲本暂养池底5 IOcm ;i)取出鱼巢当人工鱼巢内表面20%_90%面积覆盖受精卵时取出。所述步骤I)中,对含受精卵的人工鱼巢进行清洗、消毒的方法是将含受精卵的人工鱼巢先用自来水进行清洗,然后用5 m g/L聚维铜碘溶液(1%有效碘)消毒3 5分钟。所述步骤I)中,孵化桶的清洗、消毒方法为用自来水对桶进行清洗后,采用5 mg/L聚维铜碘溶液(1%有效碘)浸泡消毒I天。所述步骤2)中,孵化用水为经100 120目的纱絹过滤并充分曝气的自来水。所述步骤2)中,孵化用水的加入量是使受精卵的密度达到每立方水中受精卵为2 5万粒。所述步骤2)中,空气增氧采用增氧气泵进行,增氧时增氧气头的位置在人工鱼巢的下方。所述步骤2)中,孵化用水的消毒方法为每立方水体用0. 5ml的5 mg/L的聚维铜碘溶液(1%有效碘)泼洒消毒孵化用水。放养的青虾苗规格为4000-8000尾/kg,放养密度5 15kg/667m2 ;投喂的饲料占池塘青虾总重量的3 7%,饲料的蛋白含量为26 32%。所述步骤I)中,沙塘鳢亲本收集时间为去年10月份至当年3月份,且要求沙塘鳢亲本2龄及以上。本专利技术在受精卵转入孵化桶之前,对受精卵及孵化桶均进行消毒,在孵化过程中对孵化用水进行消毒;并且利用沙塘鳢受精卵粘性较大的生物学特性,通过控制增氧气泵的出气量有效控制低温条件下沙塘鳢受精卵水霉病的产生,并在孵化过程中尽可能创造适宜的孵化条件,使沙塘鳢受精卵的孵化率在90%以上。亲鱼要求体形标准、体质健壮、体表无损伤、无寄生虫、尾重在75g以上的2冬龄 3冬龄个体。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包括步骤I)先将含受精卵的人工鱼巢进行清洗、消毒,然后把人工鱼巢放入经清洗和消毒 后的孵化桶中;2)在孵化桶中加入曝气后的自来水作为孵化用水进行孵化,孵化要求如下孵化时控制孵化温度为20 28°C,控制空气增氧的流量为3. 5 20L/min,并且每隔4 7天更换1/3 1/2的孵化用水;白天采用遮盖物将孵化桶全部遮住,晚上去掉遮盖物;3)经过30 40天受精卵破膜出苗。所述步骤I)中,受精卵来源于养于亲本暂养池的沙塘鳢亲本自然交配产生,该沙塘鳢亲本培育要求如下a)水源、水质水源充足,养殖区域内无对养殖环境构成威胁的污染物,排灌方便,进排水分开,水质指标应符合NY5051《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的规定。b)池塘条件亲本暂养池每口池塘面积667m2 2000m2,水深0. 9 I. Im ;池底游泥IOcm 15cm,塘埂坡比 I :2. 0 I :2. 5 ;亲本暂养池的池塘底质符合GB/T18407. 4-2001《农产品质量好安全无公害水产产品产地环境》的规定。c)清塘消毒暂养前,把亲本暂养池抽干池水、清除淤泥,曝晒7天以上;干塘消毒,生石灰用量为75kg/667m2 100kg/667m2,使用时,先将生石灰在小池中化开后立即在暂养池中全池泼洒,药效时间为7天 10天;d)施肥消毒后的药效时间后,施用经发酵熟化的有机肥;e)青奸苗放养青虾苗为当年3月放养青虾苗,青虾苗要求体格健壮,活动有力,对外界刺激反应灵敏;f)投饵投喂普通配合饲料;g)收集性成熟的沙塘鳢亲本从天然水域或市场收集性成熟的沙塘鳢亲本,按雌雄比例I. 0:1. 2 I. 0 :3. 0暂养于放养好青虾苗的亲本暂养池中;h)在亲本暂养池中放入人工鱼巢将人工鱼巢清洗后悬挂在硬质竿上,分开平行排列;人工鱼巢的株距为30 50cm,距亲本暂养池底5 IOcm ;i)取出鱼巢当人工鱼巢内表面20%_90%面积覆盖受精卵时取出。所述步骤I)中,对含受精卵的人工鱼巢进行清洗、消毒的方法是将含受精卵的人工鱼巢先用自来水进行清洗,然后用5 m g/L聚维铜碘溶液(1%有效碘)消毒3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沙塘鳢受精卵孵化期的水霉病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1)先将含受精卵的人工鱼巢进行清洗、消毒,然后把人工鱼巢放入经清洗和消毒后的孵化桶中;2)在孵化桶中加入曝气后的自来水作为孵化用水进行孵化,孵化要求如下:孵化时控制孵化温度为20~28℃,控制空气增氧的流量为3.5~20L/min,并且每隔4~7天更换1/3~1/2的孵化用水;白天采用遮盖物将孵化桶全部遮住,晚上去掉遮盖物;3)经过30~40天受精卵破膜出苗。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树桥,周国勤,尹绍武,刘炜,单红,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市水产科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