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基于农业种植和水产养殖共作的综合养殖模式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基于农业种植和水产养殖共作的综合养殖模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21291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30 18: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农业种植和水产养殖共作的综合养殖模式,其为在养殖池塘进行综合养殖;所述养殖池塘包括第一水产动物养殖区、第二水产动物养殖区和种植区,所述第一水产动物养殖区用于养殖鱼类,所述第二水产动物养殖区用于养殖虾蟹类,所述种植区用于种植农作物,本申请所用的养殖池塘,针对水资源的不同使用需要,对池塘的深度和面积进行划分设计,可以在有限的养殖池塘内满足鱼类和虾蟹类的生存,水产养殖产生的残渣肥料可以在农作物种植时进行利用,实现鱼类、虾蟹类和农作物的增产增收,在各养殖对象的分配的面积比例减小的基础上实现综合产量增高的技术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产养殖,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农业种植和水产养殖共作的综合养殖模式


技术介绍

1、鱼虾混养,是在主养鱼或主养虾(一般为凡纳滨对虾,即南美白对虾)的基础模式不变情况下,再套养虾或套养鱼,形成主养鱼套养虾模式或主养虾套养鱼的生态混养模式。鱼虾混养模式可显著提高水产养殖成功率和经济效益,促进渔民增产增收,促进水产养殖业的绿色健康高质量发展,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食品安全。

2、水产养殖与农作物混合养殖,动物产生的排泄物为农作物生长提供富足的营养,经农作物净化吸收的水又可作养殖水返回。物种之间和谐共生运行,双方之间形成生态互利关系,是一种可持续循环性的低碳生产模式。为了探索更好的养殖模式,保证多种效益共同增收,还需探寻新的综合养殖模式。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农业种植和水产养殖共作的综合养殖模式。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农业种植和水产养殖共作的综合养殖池塘,其中:所述养殖池塘包括第一水产动物养殖区、第二水产动物养殖区和种植区,所述第一水产动物养殖区用于养殖鱼类,所述第二水产动物养殖区用于养殖虾蟹类,所述种植区用于种植农作物,所述种植区设置在所述第一水产动物养殖区、第二水产动物养殖区之间,且靠近所述第一水产动物养殖区的一侧设置拦网,当所述第一水产动物养殖区、第二水产动物养殖区的水体连通时,所述第一水产动物养殖区、第二水产动物养殖区的水面高度一致,在所述第一水产动物养殖区和/或第二水产动物养殖区的内设置水体调转设备,进行水体调转和增氧;所述拦网,其区分为上段拦网、下段挡板和配合板,水体通过所述上段拦网流通,上段拦网的网片设置在顶部之下,避免虾蟹爬出,下段挡板拦截下层水体中含量较高的悬浮物和有机质,所述配合板设置在所述下段挡板一侧,与收集装置连接。

3、优选的,所述拦网用于拦截鱼类通过。

4、优选的,所述水体调转设备包括增氧机或水车。

5、优选的,所述第一水产动物养殖区、第二水产动物养殖区和种植区的面积比为(15-45):(50-75):(5-10)。

6、优选的,所述第一水产动物养殖区的水深大于所述第二水产动物养殖区。

7、优选的,所述第一水产动物养殖区与所述第二水产动物养殖区的水体深度比为(2-5):(1-3)。

8、本专利技术提供用上述的池塘进行农业种植和水产养殖共作的综合养殖方法,其为:所述综合养殖,其为根据所述第一水产动物养殖区、第二水产动物养殖区和种植区的对象分别选择开始养殖的时间,周期性操作所述配合板促进种植区作物生长,实现鱼类、虾蟹类和农作物的增产增收。。

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10、本申请所用的养殖池塘,针对水资源不同的使用需要,对池塘的深度和面积进行划分设计,可以在有限的养殖池塘内满足鱼类和虾蟹类的生存,虽然各养殖对象的分配的面积比例减小,但是综合产量却得到增高,水产养殖产生的残渣肥料可以在农作物种植时进行利用,实现鱼类、虾蟹类和农作物的增产增收。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农业种植和水产养殖共作的综合养殖池塘,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池塘包括第一水产动物养殖区、第二水产动物养殖区和种植区,所述第一水产动物养殖区用于养殖鱼类,所述第二水产动物养殖区用于养殖虾蟹类,所述种植区用于种植农作物,所述种植区设置在所述第一水产动物养殖区、第二水产动物养殖区之间,且靠近所述第一水产动物养殖区的一侧设置拦网,当所述第一水产动物养殖区、第二水产动物养殖区的水体连通时,所述第一水产动物养殖区、第二水产动物养殖区的水面高度一致,在所述第一水产动物养殖区和/或第二水产动物养殖区的内设置水体调转设备,进行水体调转和增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农业种植和水产养殖共作的综合养殖池塘,其特征在于:所述拦网用于拦截鱼类通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农业种植和水产养殖共作的综合养殖池塘,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体调转设备包括增氧机或水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农业种植和水产养殖共作的综合养殖池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产动物养殖区、第二水产动物养殖区和种植区的面积比为(15-45):(50-75):(5-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农业种植和水产养殖共作的综合养殖池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产动物养殖区的水深大于所述第二水产动物养殖区。

6.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农业种植和水产养殖共作的综合养殖池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产动物养殖区与所述第二水产动物养殖区的水体深度比为(2-5):(1-3)。

7.用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池塘进行农业种植和水产养殖共作的综合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综合养殖,其为根据所述第一水产动物养殖区、第二水产动物养殖区和种植区的对象分别选择开始养殖的时间,周期性操作所述配合板促进种植区作物生长,实现鱼类、虾蟹类和农作物的增产增收。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农业种植和水产养殖共作的综合养殖池塘,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池塘包括第一水产动物养殖区、第二水产动物养殖区和种植区,所述第一水产动物养殖区用于养殖鱼类,所述第二水产动物养殖区用于养殖虾蟹类,所述种植区用于种植农作物,所述种植区设置在所述第一水产动物养殖区、第二水产动物养殖区之间,且靠近所述第一水产动物养殖区的一侧设置拦网,当所述第一水产动物养殖区、第二水产动物养殖区的水体连通时,所述第一水产动物养殖区、第二水产动物养殖区的水面高度一致,在所述第一水产动物养殖区和/或第二水产动物养殖区的内设置水体调转设备,进行水体调转和增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农业种植和水产养殖共作的综合养殖池塘,其特征在于:所述拦网用于拦截鱼类通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农业种植和水产养殖共作的综合养殖池塘,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体调转设备包括增氧机或水车。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庆周国勤单红郭丽芸吴丹郑浩然姜伟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市水产科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