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验用水霉孢子持续释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725069 阅读:2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31 05: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实验用水霉孢子持续释放装置,包括用于培植水霉菌的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平板、一个过滤袋和取于平板上并置于过滤袋内的数对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每对培养基通过未长水霉菌的一面相对而置,背对面则均长有水霉菌。该释放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操作方便,能够增加孢子的释放面积,并免遭鱼体损坏,而且提高了水体中孢子的浓度,增加鱼体感染水霉病的几率。(*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生物实验辅助工具
、尤其是涉及一种实验用水霉孢子持续释放装置
技术介绍
淡水鱼的水霉病又称之为肤霉病、白毛病等,发生于全国各地,尤以长江以南地区的晚冬和春季发生多而重,已成为渔业的大患,特别是人工养殖的淡水鱼,各种作业不断,极易产生伤口感染,导致发病损失很大,已引起高度重视。研究水霉病感染鱼体的机制,是合理防治水霉病的重要前提基础,是当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人工感染水霉病是研究水霉病感染机制的一个重要途径,然而如何获得相应的水霉孢子浓度,使鱼体成功感染水霉菌,是人工感染水霉病实验的关键。人工感染实验需求感染时间短、感染几率高、且鱼体不受异常环境的影响,然而现在的实验设施不能保证释放孢子的水霉菌块不被鱼体损坏,且存在菌块占水体面积较大,感染时间长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孢子释放面积大、培养基不受鱼体影响、占据水体面积小的实验用水霉孢子持续释放装置,能够有效满足鱼体感染水霉病的实验。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实验用水霉孢子持续释放装置包括用于培植水霉菌的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平板、一个过滤袋和取于平板上并置于过滤袋内的数对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每对培养基通过未长水霉菌的一面相对而置,背对面则均长有水霉菌。所述过滤袋的滤孔孔径为1mm。所述过滤袋为带封口的过滤袋。所述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平板为圆形板,其直径为90mm。采用本技术的实验用水霉孢子持续释放装置用于释放水霉孢子,具有如下优占-^ \\\ ·I、结构简单、容易制造,操作简单、非常方便鱼体感染水霉病;2、密度小且自封,能够漂浮于水面中,增加孢子的释放面积,并免遭鱼体损坏;3、明显提高了孢子的释放效率,提高了鱼体感染水霉病的几率。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PDA平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装有PDA培养基的过滤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图2所示,本技术的实验用水霉孢子持续释放装置包括用于培植水霉菌的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平板I、一个过滤袋2和取于平板I上井置于过滤袋2内的数对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3 (PDA培养基),每对培养基3通过未长水霉菌的一面相对而置,背对面则均长有水霉菌。所述过滤袋2的滤孔孔径为1mm。所述过滤袋2为带封ロ的过滤袋2,可采用拉链封ロ。所述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平板I为圆形板,其直径为90_,通过设置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3来培植水霉菌。使用时,将正面已培植出水霉菌的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3从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平板I中取出,并将每两块未长水霉菌的一面相对而置,将其放入过滤袋2中(该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3的对数可根据水体面积大小进行自行调换),然后拉上拉链封ロ,放入水体中并漂浮在水中,即可向水体释放孢子,用于感染实验。以上就是本技术的实验用水霉孢子持续释放装置,该装置仅由过滤袋2等构件构成,并且均非常容易得到,因此,具有结构简单、容易制造的特点,方便了鱼体感染水霉 的操作;另外,由于整个释放装置能漂浮于水体且自封,能够增加孢子的释放面积,免遭鱼体损坏,而且因孢子释放面积增大,明显提高了水体中孢子的浓度,增加鱼体感染水霉病的几率。但是,本
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技术,而并非用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只要在本技术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书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实验用水霉孢子持续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培植水霉菌的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平板、一个过滤袋和取于平板上井置于过滤袋内的数对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每对培养基通过未长水霉菌的一面相对而置,背对面则均长有水霉菌。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实验用水霉孢子持续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袋的滤孔孔径为1mm。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实验用水霉孢子持续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袋为带封ロ的过滤袋。4.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实验用水霉孢子持续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平板为圆形板,其直径为90mm。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实验用水霉孢子持续释放装置,包括用于培植水霉菌的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平板、一个过滤袋和取于平板上并置于过滤袋内的数对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每对培养基通过未长水霉菌的一面相对而置,背对面则均长有水霉菌。该释放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操作方便,能够增加孢子的释放面积,并免遭鱼体损坏,而且提高了水体中孢子的浓度,增加鱼体感染水霉病的几率。文档编号C12M1/16GK202401054SQ20112054138公开日2012年8月29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1日专利技术者孙琪, 杨先乐, 王会聪, 胡鲲, 许佳露 申请人:上海海洋大学, 孙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先乐孙琪胡鲲许佳露王会聪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海洋大学孙琪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