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铁线莲的扦插育苗方法,它选取的插穗,每根保留两个节点,上节点距离上切口0.5cm,下节点距离下切口2-3cm,上节点保留1-2片叶;扦插介质为松鳞、泥炭、珍珠岩,扦插深度为2-3cm;将扦插好的穴盘摆放在准备好的铁架上,后在上搭建拱棚;待多数穗条发根后,介质含水量保持在60-70%,并逐步开膜通风。当穴盘内根系能盘住大部分介质时,移栽至营养钵中,进行育苗管理。本发明专利技术插穗生根率高、生根量大,根系饱满粗壮、分布均匀,极大提高了铁线莲扦插苗的成活率,并且缩短了整个育苗时间,能短期内繁育大量优质的铁线莲种苗,极大提高了铁线莲的繁殖效率,为铁线莲产业化实施奠定了良好基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植物技术栽培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铁线莲的扦插育苗方法。
技术介绍
资惠iClematis fIorida Thunb.)为毛茛科、铁线莲属,多年生落叶或常绿木质藤本,其靠叶柄缠绕,少数为宿根直立草本。其花型、花色丰富多样,花朵美丽繁茂,花期从早春至晚秋(也有少数冬天开花的品种),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可种植于墙边、窗前,或依附于乔、灌木之旁,配植于假山、岩石之间,攀附于花柱、拱门、篱笆、栅栏之上,其优雅的姿态堪称藤本花卉之最,因而享有“藤本皇后”之美称。但是目前国内市场上的铁线莲并不多见,其中一个很大原因就是种苗繁育技术落 后,无法进行规模化生产,因此无法完成市场供应。铁线莲最为有效和广泛的繁殖方法为扦插繁殖。报道中,多采用单芽扦插和以河沙作基质来进行繁殖的方法,但这些常见的方法无法解决铁线莲扦插繁殖系数低、育苗时间长的问题,导致铁线莲规模化生产受到阻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能解决铁线莲扦插繁殖系数低、繁育周期长、无法实现产业化的问题。为此,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它在4-6月中,拱棚内进行扦插育苗;扦插育苗采用松鳞、泥炭、珍珠岩作为扦插介质,松鳞泥炭珍珠岩的体积比为4 :1-4 :2-5 ;每根插穗上留有两个节点,上节点保留1-2片叶; 扦插前用土壤消毒液浇透介质进行消毒,消毒后过一天再使用; 插穗取当年生的、半木质化、健壮、无病虫害的枝条;剪枝条的前3-5天对枝条进行消毒并在扦插前对插穗进行生根剂溶液浸溃处理; 扦插时,叶片需朝同一方向上,整个扦插过程确保插穗湿润; 扦插后将穴盘移入拱棚内,并在拱棚上覆上塑料膜,进入扦插后的管理; 扦插后基质水分和环境湿度管理扦插后,保持基质含水量为饱和含水量90%左右、拱棚内空气相对湿度在78-88%,拱棚内的温度控制在20-35°C ;待多数穗条发根后,保持介质含水量为饱和含水量的60-70%,并逐步开膜通风; 扦插后,当穴盘内插穗根系能盘住大部分介质时,移栽至营养钵中,进行育苗管理。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还快乐采用以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扦插后的病虫害管理方法为在扦插后每5-7天要喷施600倍液的50%多菌灵或800倍75%甲基托布津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并及时清理病株和腐烂株。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还可采用以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所述方法中,采用0. 5%的高锰酸钾浇透基质来进行消毒;它在剪枝条的前3-5天前,采用0. 1%磷酸二氢钾溶液和75%甲基托布津800倍液喷施枝条进行消毒。所述方法中,松鳞泥炭珍珠岩的体积比为4 3 :3。所述方法中,所述的生根剂溶液浸溃处理为将插穗插口浸溃到浓度为1000PPM的IBA溶液中3s。所述方法中,每根插穗上留有两个节点,上节点距离上切口 0. 5cm,下节点距离下切口 2-3m ;扦插时,扦插深度为2-3cm,使插穗的下节点贴住介质,但不埋入介质中。本专利技术采用穴盘扦插,在拱棚底部垫一层铁架,再将穴盘摆放到上面,使穴盘底部通风和透气。本专利技术的育苗阶段,育苗介质选用泥炭、松鳞、浮石,泥炭松鳞浮石的体积比为3:5:2。在育苗阶段,介质中加入的底肥可采用爱贝施长效控释肥和爱贝施微量元素肥。本专利技术综合改进了插穗的剪裁方法、扦插移栽介质配方、完善了扦插后期管理方法,能满足铁线莲栽培生产的产业化需求。本专利技术用双芽插穗来代替以往的单芽插穗,突破了传统的铁线莲育苗全部用河沙作扦插介质的方法,引入松鳞和、泥炭,将其与珍珠岩按不同体积比进行混合,通过生产试验证明,通过本专利技术的扦插育苗方法,双芽插穗的生根率要大大高于单芽插穗,枝条的生根更加容易,本专利技术扦插60天后测量,采用该方法进行扦插的铁线莲,其成苗率,根长,根量、根系分布均远超传统育苗方法进行扦插的铁线莲,大大提高了铁线莲扦插苗的成活率,并且缩短了整个育苗时间,能短期内繁育大量优质的铁线莲种苗, 极大提高了铁线莲的繁殖效率,为铁线莲规模化生产奠定了基础。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I : (I)、选取50穴的穴盘作为容器,用松鳞、发发得牌泥炭、珍珠岩体积比为4:1:5混合,pH调至6. 5-6. 8的介质填满。用0. 5%的高锰酸钾浇透介质来进行消毒,完毕后摆放整齐转天待用。 (2)、在铁线莲旺盛生长的4月份,选取当年生的、半木质化、健壮、无病虫害的枝条作插穗。将其剪成双芽插穗,即每根插穗上留有两个节点,上节点距离上切口 0. 5cm,下节点距离下切口 3cm,上节点保留1-2片叶。剪枝条的前3-5天对其喷施0. 1%磷酸二氢钾溶液和75%甲基托布津800倍液。(3)、采用“即采即插”原则,将处理好的插穗插口 2cm处浸溃到1000PPM的IBA生根剂溶液中3s后,插入事先准备好的穴盘中。要求扦插深度为3cm,且叶片需朝同一方向,并以相互不重叠为宜。整个过程注意保湿,务必保证插穗湿润。(4)、将扦插好的穴盘整齐的摆放在铁架上,铁架的高度为20cm。后在拱棚上盖上塑料膜,进入扦插后的管理阶段。(5)、扦插后,拱棚内的温度控制在20-35°C,拱棚内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5%左右,基质含水量需保持为饱和含水量90%,待多数穗条发根后,基质含水量保持为饱和含水量的60-70%,并逐步开膜通风。(6)、在扦插期会发生褐斑病和炭疽病,需要进行周期性的防治,防治药剂主要有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0%代森锰锌800倍液、75%百菌清800倍液等。如果有出现严重的病株和腐烂株,要及时的清理,防止病害的蔓延。虫害主要有蛾类幼虫的危害,防治可用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等。喷药要求在傍晚,插穗生根后可间隔7-10天喷药I次。(7)0当穴盘内根系能盘住大部分介质时,可移栽至装有泥炭松鳞浮石体积比为3:5:2的介质的营养钵中,加入常规的肥料为底肥,尤以爱贝施长效控释肥和爱贝施微量元素肥为佳,进行常规的育苗管理。实施例2-4 在实施例2-4中,除了基质的配方改变之外,其余 步骤和实施例I相同,具体的基质配方和育苗结果见表I和表2。实施例5,对照组 以河沙为对照组,采用常规铁线莲的扦插育苗方法进行试验。(请简单描述方法) (I)以60cm*40cm种球框为容器,选用粒径为0. 5-0. 8mm的河沙作介质,为防止河沙漏出,倒入河沙前先用无纺布在种球框的底部及四周进行铺设。(2)在铁线莲旺盛生长的4月份,选取当年生的、健壮、浅褐色、无病虫害的枝条作插穗。将其剪成单芽插穗,即每根插穗上留有一个节点,节点距离上切口 0. 5cm,距离下切口3cm,节点处保留1-2片叶。剪枝条的前3-5天对其喷施0. 1%磷酸二氢钾溶液和75%甲基托布津800倍液。(3)采用“即采即插”原则,将处理好的插穗插口 2cm处浸溃到1000PPM的IBA生根剂溶液中3s后,插入事先准备好的穴盘中。要求扦插深度为4cm,且叶片需朝同一方向,并以相互不重叠为宜。整个过程注意保湿,务必保证插穗湿润。(4)扦插后将种球框摆放整齐,其余后期管理方法同实例I。分析和对比 I、实施例1-4的基质配方见表I :权利要求1.,其特征在于它在4-6月中在拱棚内进行扦插育苗;扦插育苗采用松鳞、泥炭、珍珠岩作为扦插介质,松鳞泥炭珍珠岩的体积比为4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铁线莲扦插育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在4?6月中在拱棚内进行扦插育苗;扦插育苗采用松鳞、泥炭、珍珠岩作为扦插介质,松鳞:泥炭:珍珠岩的体积比为4:1?4:2?5;每根插穗上留有两个节点,上节点保留1?2片叶;扦插前用土壤消毒液浇透介质进行消毒,消毒后过一天再使用;扦插时,叶片需朝同一方向,整个扦插过程确保插穗湿润;插穗取当年生的、半木质化、健壮、无病虫害的枝条,剪枝条的前3?5天对枝条进行消毒并在扦插前对插穗进行生根剂溶液浸渍处理;扦插后在拱棚上盖上塑料膜,进入扦插后的管理;扦插后基质水分和环境湿度管理:扦插后,保持基质含水量为饱和含水量90%左右、拱棚内空气相对湿度在78?88%,拱棚内的温度控制在20?35℃;待多数穗条生根后,保持介质含水量为饱和含水量的60?70%,并逐步开膜通风;扦插后,当穴盘内插穗根系能盘住大部分介质时,移栽至营养钵中,进行育苗管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胜德,蔡向阳,郭兰,王德哲,王邝佳,陈溪,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虹越花卉有限公司,杭州虹越花卉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