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冷变频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378573 阅读:2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1 06: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冷变频器系统,包括变频器、安装于变频器一侧的散热器,所述变频器通过散热器垂直固定安装,所述散热器上端还安装若干浸润水管,所述浸润水管与还与水循环装置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散热器上安装若干浸润水管,并将浸润水管与水循环装置相连,整个系统具有结构简单、散热效果好的优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0001〕 本技术涉及一种变频器,尤其涉及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散热效果好的采 用水冷散热的变频器系统。
技术介绍
〔0002〕 变频器在安装过程中,大多数采用悬挂的方式,将变频器悬挂于墙上或者机器的 表面,因其在使用过程中易产生大量的热量,需要进行散热以保护机器的正常工作,目前变 频器散热靠风冷或自冷二种方式,而风冷散热结构是常用的一种散热方式,但是由于这种 散热结构受空气流通速度的影响,往往散热效果不是很理想,尤其在变频器的模组中,由于 电子元件设置较多,使用时容易产生高温,如果散热效果不好,易导致电子元件受损等故 障;同样采用自冷形式的散热方式一般使用在小功率产品中,往往随着变频器的功率以及 负载的增加,自冷散热方式非常不理想,即通过上述两者的冷却方式设计均不理想,容易造 成散热效果不良,影响了整机性能。〔0003〕 而水冷散热的方式是一种新型的应用于变频器中的散热方式,如公开号为 ⑶102457162八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水冷散热的变频器,授权号为⑶202268796口的 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水冷变频器的水冷模组,而上述的几种水冷散热方式,在结 构设计上基本上都是采用在变频器内安装水管的形式,此种设计对水冷循环的密封要求非 常高,另外考虑到水管的布局方式,在结构设计上非常复杂。因此,如何设计一种结构简单、 使用方便、散热效果好的水冷散热的变频器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研究的方向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0004〕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散热效果好的水冷散热的变 频器系统。〔0005〕 本技术的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水冷变频器系 统,包括变频器、安装于变频器一侧的散热器,所述变频器通过散热器垂直固定安装,所述 散热器上端还安装若干浸润水管,所述浸润水管与还与水循环装置相连。 〔0006〕 本技术的水冷变频器系统,优选的,所述水冷循环装置包括水容器、运输水 管、蓄水箱以及潜水泵,所述水容器的二端分别通过运输水管与蓄水箱相连,所述蓄水箱位 于所述水容器的下端,所述潜水泵位于所述蓄水箱内,所述若干浸润水管分别安装于水容 器的侧面。〔0007〕 本技术的水冷变频器系统,优选的,所述水容器上还安装控制阀,所述控制阀 控制所述浸润水管与水容器的联通与关闭。〔0008〕 本技术的水冷变频器系统,优选的,所述散热器为带有若干散热翅片的散热器,所述散热翅片垂直排列,所述若干浸润水管分别位于散热翅片上端。〔0009〕 本技术的水冷变频器系统,优选的,所述散热翅片的数量与浸润水管的数量相等。本技术的水冷变频器系统,优选的,所述每个浸润水管下端还设有浸水开口, 所述浸水开口的一侧还设有浸水挡板。本技术的水冷变频器系统,优选的,所述蓄水箱还位于所述散热器的下端。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通过在散热器上安装若干浸润水管,并将浸润水管与水循环装置相连,整个系 统具有结构简单、散热效果好的优点;2、通过在浸润水管下端设有浸水开口,在浸水开口的一侧设有浸水挡板,使得冷 却水能够稳定、平滑的流动。附图说明为了易于说明,本技术由下述的较佳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图1为本技术的水冷变频器系统的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的图1中A处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的浸润水管的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的水循环装置与浸润水管连接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水冷变频器系统,包括变频器1、安装于变 频器1 一侧的散热器2,所述变频器1通过散热器2垂直固定,所述散热器2上端还安装若 干浸润水管3,所述浸润水管3与还与水循环装置相连;其中,所述的水冷循环装置包括水 容器4、运输水管5、蓄水箱6以及潜水泵,所述水容器4的二端分别通过运输水管5与蓄水 箱6相连,所述蓄水箱6位于所述水容器4的下端,所述潜水泵位于所述蓄水箱6内,所述若 干浸润水管3分别安装于水容器4的侧面;另外,为了更好的控制浸润水管3的水流的关、 闭以及大小,在所述水容器4上还安装控制阀7,所述控制阀7控制所述浸润水管3与水容 器4的联通与关闭;其中,若干的浸润水管3与水容器4,以及水容器4与输送水管5之间 是通过压铸或焊接方式成型为一体的。在本技术中,所述的散热器2为带有若干散热翅片8的散热器,所述散热翅 片8垂直排列,所述若干浸润水管3分别位于散热翅片8上端;所述散热翅片8的数量与浸 润水管3的数量相等;而为了使得浸润水管3能更好的实现浸润功能,在所述的每个浸润水 管3下端还设有浸水开口 9,所述浸水开口 9 一侧还设有浸水挡板10,浸水挡板10可将从 浸润水管3中流出的冷却水稳定、平滑的流动出来。本技术的水冷变频器系统在使用时,可将变频器1通过散热器2垂直悬挂于 墙壁上,并将蓄水箱6安装于地面上,通过潜水泵的作用,循环冷却水从蓄水箱6通过运输 水管5运输到水容器4内,若打开控制阀7,水容器4内的冷却水进入每个浸润水管3内,通 过浸润水管3下端的浸水开口 9流出,并沿着浸水挡板10流向散热翅片8的顶端,水流再 沿着散热翅片8往下流动,由于蓄水箱6还位于所述散热器2的下端,冷却水除了在散热翅 片8上蒸发的除外,多余的水分重新流回蓄水箱6内,从而实现了冷却水的循环使用。以上所述之具体实施方式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并非以此限定本实用新 型的具体实施范围,本技术的范围包括并不限于本具体实施方式。凡依照本技术之形状、结构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包含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ー种水冷变频器系统,包括变频器(I )、安装于变频器(I) ー侧的散热器(2),所述变频器(I)通过散热器(2)垂直固定安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2)上端还安装若干浸润水管(3),所述浸润水管(3)与水循环装置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水冷变频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循环装置包括水容器(4)、运输水管(5)、蓄水箱(6)以及潜水泵,所述水容器(4)的ニ端分别通过运输水管(5)与蓄水箱(6)相连,所述蓄水箱(6)位于所述水容器(4)的下端,所述潜水泵位于所述蓄水箱(6)内,所述若干浸润水管(3)分别安装于水容器(4)的侧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冷变频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容器(4)上还安装控制阀(7),所述控制阀(7)控制所述浸润水管(3)与水容器(4)的联通与关闭。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水冷变频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2)为带有若干散热翅片(8)的散热器,所述散热翅片(8)垂直排列,所述若干浸润水管(3)分别位于散热翅片(8)上端。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冷变频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翅片(8)的数量与浸润水管(3)的数量相等。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冷变频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浸润水管(3)下端还设有浸水开ロ(9),所述浸水开ロ(9)的一侧还设有浸水挡板(10)。7.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水冷变频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箱(6)还位于所述散热器(2)的下端。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水冷变频器系统,包括变频器、安装于变频器一侧的散热器,所述变频器通过散热器垂直固定安装,所述散热器上端还安装若干浸润水管,所述浸润水管与还与水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冷变频器系统,包括变频器(1)、安装于变频器(1)一侧的散热器(2),所述变频器(1)通过散热器(2)垂直固定安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2)上端还安装若干浸润水管(3),所述浸润水管(3)与水循环装置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柳花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三晶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