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卷绕锂电池极芯的卷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78186 阅读:2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1 06: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池产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卷绕锂电池极芯的卷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第一上卷针、第一下卷针、第二上卷针和第二下卷针;该第一上、第一下卷针固定在卷针固定座上后,该第一上、第一下卷针可夹持极芯隔膜;所述第二上卷针的下边与所述第一上卷针的上边长度相等,所述第二上卷针的横截面呈两端部厚度小于中间部厚度的形状;所述第二上卷针与该第一上卷针固定在该卷针固定座上后,可夹持极芯的隔膜和负极片的卷绕首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卷针卷绕成的锂电池极芯的中间较松,缓解了在卷绕第一弯折处隔膜承受正负极片的压力,同时外围的电极片仍然贴实紧密,并不会影响电池的性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池产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卷绕锂电池极芯的卷针
技术介绍
随着高新科技的迅速发展,如今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MP3、MP4等各种便携式数码产品已经得到广泛使用,而作为上述便携式数码产品的电源,锂电池的需求量也在逐渐的增多。现有的锂电池极芯由正极极片、负极极片以及隔膜通过卷绕而成。而在现有的电池极芯的卷绕方法中,卷绕第一弯折处的曲率是极芯曲率最大的位置,也是隔膜承受正极 片和负极片压力最大的地方,极芯在此处易弯折成角,电池如果在滥用条件下所形成的锂枝晶在此处极易刺穿隔膜引发短路,导致热失控,这也是锂离子电池潜在的安全性问题。为此,中国技术专利200420105442. 4说明书公开了一种用于卷绕电池极芯的锂电池极芯卷针,其横向上具有两端部及位于该两端部之间的中间部,至少一个端部的厚度小于中间部的厚度。虽然,利用这种卷针使卷绕出的极芯的第一弯折处的曲率得到改善;但是,在第一弯折处的隔膜承受正极片和负极片压力最大的状况没有得到改善;其仍存在电池短路的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卷绕锂电池极芯的卷针。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卷绕锂电池极芯的卷针,与卷绕机的卷针固定座配合,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上卷针、第一下卷针、第二上卷针和第二下卷针;所述第一上、第一下卷针的分别横截面形状为上下对称的梯形;该第一上、第一下卷针固定在卷针固定座上后,该第一上、第一下卷针可夹持极芯隔膜;所述第二上卷针的下边与所述第一上卷针的上边长度相等,所述第二下卷针的上边与所述第一下卷针的上边长度相等;所述第二上卷针的横截面呈两端部厚度小于中间部厚度的形状,其外侧轮廓与该第一上卷针的梯形侧边可形成光滑过渡;所述第二上卷针与该第一上卷针固定在该卷针固定座上后,可夹持极芯的隔膜和负极片的卷绕首端,所述第二下卷针的截面的呈弧型外侧轮廓与该第一下...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合年姜明星孙嘉遥江志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东方华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