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操作者能够获得良好的操作感的旋转式电气零件。旋转式电气零件(1)具备能够旋转并且能够向轴线方向移动地保持于中空状的壳体(5)的中空状的操作轴(8)和检测操作轴(8)的旋转动作的旋转检测单元,在该旋转式电气零件中设置驱动部件(4),该驱动部件(4)具有与壳体(5)的底壁部相对配置的基部(401)、位于操作轴(8)的中空部的驱动部(402)以及连结基部(401)及驱动部(402)的互相分离的多个连结部(403),基部(401)伴随着操作轴(8)的向轴线方向的按压操作被按压,由此驱动部(402)能够驱动与该驱动部(402)相对配置的按键开关。(*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能够驱动按压操作用按键开关的旋转式电气零件。技术背景 以往的带按键开关(プッシュスイッチ)的旋转式电气零件构成为,在中央部插入能够旋转并且能够沿轴线方向往复运动的操作轴,由此伴随着操作轴的旋转操作在旋转检测单元(编码器或可变电阻器)检测操作轴的旋转信息,并伴随着向轴线方向的按压操作对按键开关进行按压驱动。另外,提出了以下技术在这种旋转式电气零件中,利用具有中空状轴承部的壳体作为结构部件,由此能够在轴承部的内周侧配置照光用发光二极管及其他电子零件,从而提高电子零件的安装自由度(例如,參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8-112975号公报但是,在以往的旋转式电气零件中,为了即使在按压操作时操作轴在倾斜的状态下被按入也能够可靠地按压驱动按键开关,采用大致等间隔地配设多个按键开关的结构,因此存在如下问题在按压操作吋,这些按键开关中的金属触头反向(反転)的时刻不同歩,点击手感(クリック感触)重复,无法得到良好的操作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鉴于上述问题点而做出的,目的在于提供操作者能够获得良好的操作感的旋转式电气零件。本技术的旋转式电气零件的特征在于,具有能够旋转并且能够沿轴线方向移动地保持于中空状壳体的中空状的操作轴;以及检测所述操作轴的旋转动作的旋转检测単元,设置驱动部件,所述驱动部件具有与所述壳体的底壁部相对配置的基部、位于所述操作轴的中空部的驱动部以及连结所述基部和所述驱动部的互相分离的多个连结部,所述基部伴随着所述操作轴的向轴线方向的按压操作被按压,由此所述驱动部能够驱动与该驱动部相对配置的按键开关。根据该旋转式电气零件,与驱动部件中的驱动部相对地配置仅ー个按键开关,因此在按压操作时点击手感不会重复,操作者能够获得良好的操作感。另外,驱动部件中的连结基部及驱动部的多个连结部互相分离,因此即使在中空状的壳体的内周侧设置驱动部件,也能够在安装旋转式电气零件的印刷线路板上的连结部间所对应的位置配置照光用发光二极管及其他电子零件,能够保证电子零件的安装自由度。此外,驱动部件也包括以下结构整体不会相对于操作轴的轴线方向移动,悬臂状地仅基部的一端部移动。另外,在上述旋转式电气零件中,所述基部呈环状,能够在所述操作轴的轴线方向上移动。在这种情况下,基部呈环状,所以能够提高驱动部件的強度,并且能够使驱动部件整体平衡佳地相对于操作轴的轴线方向移动,因此能够谋求驱动部件的长寿命化。并且,在上述旋转式电气零件中,在所述基部设置向所述操作轴的轴线方向突出的多个凸部,所述凸部伴随着所述操作轴的按压操作被按压。在这种情况下,在驱动部件中的基部设置的凸部伴随着操作轴的按压操作被按压,因此能够減少旋转的操作轴与基部的滑动接触面积,能够降低对旋转转矩的影响。并且,在上述旋转式电气零件中,所述凸部设置于与所述连结部对应的位置。在这种情况下,伴随着操作轴的按压操作凸部被按压时,能够可靠地从凸部向驱动部传递按压力。另外,较为理想的是,在上述旋转式电气零件中,所述按键开关包括接点箱,配置于所述壳体的所述底壁部的下部,并且具有固定接点;以及可动接点,与所述固定接点相对配置,所述接点箱具有外周部,层叠于所述壳体,并且配置所述驱动部件的所述基部;接点保持部,对应于所述驱动部而设置,配置所述固定接点;以及连接所述外周部及所述接点保持部的互相分离的多个第二连结部。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将包括接点箱和可动接点的按键开关内置于旋转式电气零件,所以能够使旋转式电气零件的处理变得容易。并且,在上述旋转式电气零件中,与所述固定接点导通的引线端子埋设于所述第·ニ连结部,所述引线端子的一部分向所述接点箱的外部导出。在这种情况下,在接点箱中的第二连结部埋设有引线端子,因此能够提高第二连结部的強度。另外,能够提高旋转式电气零件中的空间效率。并且,在上述旋转式电气零件中,所述接点箱由在所述壳体设置的装配部件的脚部保持。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将接点箱高精度地定位并保持于壳体。另外,较为理想的是,在上述旋转式电气零件中,在所述驱动部的前端设置弹性部件。在这种情况下,在初始状态的旋转式电气零件中,在驱动部的前端设置的弾性部件能够对按键开关加以负载从而开始对按键开关加压,能够防止安装时的晃荡(がたつき)。并且,在上述旋转式电气零件中,所述基部以被压靠部件向所述按压操作的方向压靠的状态配置于在所述壳体的底面侧设置的收纳部。在这种情况下,能够通过对压靠基部的压靠部件对按键开关加以期望大小的加压。由此,能够有效地防止安装时的晃荡。并且,在上述旋转式电气零件中,所述基部配置于在所述壳体的底面侧设置的收纳部,并且由在所述壳体设置的装配部件的脚部保持。在这种情况下,不会增加部品点数,就能够防止驱动部件的脱落。并且,在上述旋转式电气零件中,所述按键开关安装于装载所述壳体的印刷线路板。在这种情况下,按键开关成为与旋转式电气零件不同的部件,因此通过变更按键开关,能够使手感不同、工作力(作動力)不同等多祥化对应变得容易。并且,在上述旋转式电气零件中,所述连结部是拱状。在这种情况下,连结部是具有高刚性的形状,因此即使通过操作轴的按压操作施加负载也不易变形,能够谋求驱动部件的长寿命化。技术的效果根据本技术,能够提供操作者能够获得良好的操作感的旋转式电气零件。附图说明图1是从前方观察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旋转式电气零件时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从后方观察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旋转式电气零件时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组装了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旋转式电气零件后的状态的立体图。图4是组装了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旋转式电气零件后的状态的主视图。图5是组装了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旋转式电气零件后的状态的剖视图。图6是从前方观察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旋转式电气零件时的分解立体图。图7是从后方观察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旋转式电气零件时的分解立体图。图8是组装了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旋转式电气零件后的状态的立体图。图9是组装了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旋转式电气零件后的状态的剖视图。符号说明1旋转式电气零件2接点箱201外周部202侧壁部202a 卡合槽202b 卡合部203接点保持部204连结部(第二连结部)205容纳凹部206 凸部207中央固定接点208外部固定接点209引线端子209a外部连接部3可动接点301金属触头302密封垫4驱动部件401 基部402驱动部403连结部404 凸部405卡合部406按压部5 壳体501贯通孔502轴承部503收纳部503a 卡合槽503b 爪部504插通孔505卡止片505a, 505b 槽部506导电图案506a外部端子6旋转体601 开ロ部602卡合槽603 凹部·604点击凸轮7滑动接触子片701 接片8操作轴801基台部802 轴部803插通孔804引导片805卡合片806 爪部9 板簧901插通孔902滚子保持部903装配部10 滚子101旋转轴11装配部件111上板部112保持脚片112a 保持片112b 按扣孔113卡合脚片114插通孔20旋转式电气零件12驱动部件121 基部122驱动部123连结部124,125 凸部126卡合部127 凹部128按压部13弾性部件131 孔132按压部14第一壳体141贯通孔142轴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旋转式电气零件,具有:能够旋转并且能够沿轴线方向移动地保持于中空状壳体的中空状的操作轴以及检测所述操作轴的旋转动作的旋转检测单元,所述旋转式电气零件的特征在于,设置驱动部件,所述驱动部件具有与所述壳体的底壁部相对配置的基部、位于所述操作轴的中空部的驱动部及连结所述基部和所述驱动部的互相分离的多个连结部,所述基部伴随着所述操作轴的向轴线方向的按压操作被按压,由此所述驱动部能够驱动与该驱动部相对配置的按键开关。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佐佐木和也,
申请(专利权)人: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