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复合共振腔的吸声体。
技术介绍
目前传统的吸声体多采用岩棉、玻璃丝棉等阻尼材料制成,设有共振腔,阻性吸声结构在低频吸声系数偏低,使用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复合共振腔的吸声体,吸声效果较好。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复合共振腔的吸声体,包括外侧孔板和内侧孔板,内侧孔板内侧固定,在外侧孔板和内侧孔板之间设置三聚氰胺泡沫吸音棉,外侧孔板与三聚氰胺泡沫吸音棉之间、内侧孔板与三聚氰胺泡沫吸音棉之间分别设置间隙形成外侧共振腔和内测共振腔。夕卜侧孔板上的圆孔孔径大于内侧孔板上的圆孔孔径。吸声体与安装节点加工成一体结构。本技术结构简单、功能实用,安装方便,利用共振腔配合吸声材料,有效地弥补了阻性吸声结构在低频吸声系数偏低的弱点,在整个频带范围内有较高的吸声系数。三聚氰胺泡沫吸音棉阻燃、吸声效果好。内、外侧孔板和三聚氰胺泡沫吸音棉之间设置共振腔,外侧孔板上的圆孔孔径大于内侧孔板上的圆孔孔径,更利于吸声。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如图I所示,一种复合共振腔的吸声体,包括外侧孔板I和内侧孔板2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合共振腔的吸声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外侧孔板和内侧孔板,内侧孔板内侧固定,在外侧孔板和内侧孔板之间设置三聚氰胺泡沫吸音棉,外侧孔板与三聚氰胺泡沫吸音棉之间、内侧孔板与三聚氰胺泡沫吸音棉之间分别设置间隙形成外侧共振腔和内测共振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文江,王新兰,郜楠,
申请(专利权)人:濮阳市元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