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检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76775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1 05: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检具,用于在为凸轮轴类产品毛坯加工凸轮时判定其加工余量,该检具具有与产品毛坯配合的安装腔和检测外轮廓,在检测状态时,检测外轮廓上各点的旋转半径均不小于与其轴向对应的产品毛坯的被检外轮廓的预设标准值。在为凸轮轴类产品毛坯加工凸轮时,将检具安装于产品毛坯上并调整位置,使其便于检测加工余量,当该检具的位置处于检测状态时,只需人工观察产品毛坯的被检测外轮廓是否高于检具的检测外轮廓。如高于,说明有加工余量,后工序能够加工出合格凸轮;如低于,说明没有加工余量,后工序不能够加工出合格凸轮。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降低了劳动强度与加工成本,而且提高了判定效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械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检具
技术介绍
如图I所示,凸轮轴是活塞发动机里的一个部件,其主体是 一根与汽缸组长度相同的圆柱形棒体,上面设置有若干个凸轮,其作用是控制气门的开启和闭合动作。在机械加工行业中,对于凸轮轴类产品上的凸轮外形的加工,采用的是专用凸轮机床,为了保证凸轮角度的一致性,必须有一个定位基准,目前,对凸轮进行加工时采用的定位方式是通过键槽进行定位。因此,在加工凸轮前,就必须加工键槽,具体操作为以凸轮产品毛坯面进行粗定位,加工键槽,再以键槽定位加工凸轮。如果产品毛坯差异大,在加工键槽时,键槽位置会有偏差,可能造成后序以键槽定位的凸轮磨不出来。所以,目前在加工键槽时,都要求进行后工序凸轮的试加工,必须能够加工出凸轮后,才能大批量的加工键槽。虽然后工序凸轮的试加工能够杜绝凸轮加工不出来的现象,但是这需要占用机床,且耗费较大的劳动强度,此夕卜,后工序凸轮的试加工时的调试时间也较长,该工序一直是凸轮加工中的瓶颈。因此,如何设计一种检具,以代替后工序凸轮的试加工过程,达到操作简便和成本低廉的目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检具,用于在为凸轮轴类产品毛坯加工凸轮时判定其加工余量,其特征在于,所述检具具有与所述产品毛坯配合的安装腔(1)和检测外轮廓(3),所述检测外轮廓(3)在检测状态时,其上各点的旋转半径均不小于与其轴向对应的所述产品毛坯的被检外轮廓的预设标准值。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伍良前曾大晋肖冬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银钢一通凸轮轴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