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三通接头的进排气管路连接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375330 阅读:1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1 04:45
一种内燃机技术领域的带有三通接头的进排气管路连接系统,包括:进气管、发动机、排气管、压气机、涡轮、连接管、容积腔、移动体和弹性部件,连接管与容积腔壁面相连通,移动体安装容积腔内并与容积腔的内壁面密封接触,贯穿管贯穿移动体的左右两壁面,弹性部件的两端分别与移动体的上壁面、容积腔上壁面相连接。当发动机处于中低速工况时,移动体在容积腔内向上移动,废气再循环率较大,发动机各缸排温较低,整机性能较优;当发动机处于高速工况时,移动体在容积腔内向下移动,废气再循环率较小,发动机的动力性较好,整机性能较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适用于带有涡轮增压器的废气再循环系统。(*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有三通接头的进排气管路连接系统,包括压气机进气管(1)、压气机(2)、发动机进气管(3)、发动机(4)、发动机排气管(5)、涡轮(6)、涡轮排气管(7)和连接轴(8),压气机(2)的进出气口分别与压气机进气管(1)的出气口、发动机进气管(3)的进气口相连接,发动机(4)的进出气口分别与发动机进气管(3)的出气口、发动机排气管(5)的进气口相连接,涡轮(6)的进出气口分别与发动机排气管(5)的出气口、涡轮排气管(7)的进气口相连接,压气机(2)通过连接轴(8)与涡轮(6)相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容积腔(9)、容积腔上壁面(10)、容积腔下壁面(11)、容积腔左壁面(12)、容积腔右壁面(13)、容积腔前壁面(14)、容积腔后壁面(15)、移动体(16)、弹性部件(17)、第一连接管(18)、第二连接管(19)、第三连接管(20)、贯穿管(21)和第四连接管(22),容积腔(9)的横截面为长方形,容积腔上壁面(10)、容积腔下壁面(11)、容积腔左壁面(12)、容积腔右壁面(13)、容积腔前壁面(14)、容积腔后壁面(15)固结为一体,第一连接管(18)的两端分别与发动机进气管(3)、容积腔左壁面(12)相连通,第二连接管(19)的两端分别与发动机排气管(5)、容积腔右壁面(13)相连通,第三连接管(20)的两端分别与发动机排气管(5)、容积腔下壁面(11)相连通,第四连接管(22)的两端分别与发动机进气管(3)、容积腔上壁面(10)相连通,移动体(16)安装容积腔(9)内并与容积腔(9)的内壁面密封接触,贯穿管(21)贯穿移动体(16)的左右两壁面,弹性部件(17)的两端分别与移动体(16)的上壁面、容积腔上壁面(10)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桂林陈方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