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喷气织机的纬纱张力控制装置,包括基座,设有通过转轴与所述基座转动配合的惯性轮;与所述惯性轮相对设置的摩擦轮;所述惯性轮周壁和摩擦轮间设有供纬纱穿设用的纬纱通道;用于驱动所述摩擦轮将纬纱压紧于惯性轮周壁上的驱动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驱动机构可驱动摩擦轮朝向惯性轮运动,纬纱位于纬纱通道内,则摩擦轮能将纬纱压紧于惯性轮周壁上,而该摩擦轮施加于纬纱上的作用力可通过控制驱动机构来实现,也即摩擦轮和惯性轮间的轴心距离决定了纬纱所受的作用力大小。惯性轮在纬纱加速时储备能量,降低纬纱的速度波动最大值;惯性轮在纬纱减速时释放能量,克服储纬器退绕阻力,提高纬纱的速度波动最小值。(*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纬纱张力控制装置,尤其是一种用于喷气织机的纬纱张力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喷气织机是采用喷射气流牵引纬纱穿越梭口的无梭织机,其工作原理是利用空气作为引纬介质,以喷射出的压缩气流对纬纱产生摩擦牵引力进行牵引,并将纬纱带过梭口,通过喷气产生的射流来达到引纬的目的。纬纱张力控制装置主要用于控制纬纱张力的大小,所谓纬纱张力,即为纬纱所受阻力之和,其中主要包括退绕阻力。纬纱张力控制装置利用位于织机到达侧的纬纱张力控 制部件弯曲已投梭纬纱,比如纬纱张紧板、薄式引导板、杆或引导臂,从而在打纬过程中张紧已投梭纬纱。其中,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1063249,公开日为2007年10月31日,专利名称为“织机纱线的张力控制机构”中公开了一种织机纱线的张力控制机构,其中设在织机的主架体上设有调整组,每一调整组包括有框架、调整杆、线板及控制马达等;框架式呈中空架体,其与主架体连接固定;调整杆是设置在前述的框架内,在其杆上设有呈径向贯穿的线孔,且在杆上设有链轮;线板一侧设置在框架上,另侧设有线孔,各线孔可供纱线的穿设;以及控制马达是固定在主架体上,其输出轴上设有驱动轮,驱动轮与链轮之间设有皮带。藉由控制马达驱动调整杆偏转一角度,使其穿设在织机的纬纱或底纱进行张力控制,使得纱线可经常保持在一设定的张力,如此可使进入编织机构内的纱线其张力均在一定范围内,而可编织出平整的布料或织带。虽然该“织机纱线的张力控制机构”能通过对纱线的张力进行张紧调节,但是还是存在以下三点不足1、该纬纱张力控制机构仅能提供阻力,不能提供动力,从而难以控制纬纱张力波动;2、依靠滑动摩擦力制动,对纱线有较大的磨损,影响了布面的质量;3、控制马达对调整杆的调节压力,难以实现压力的微调,不利于对张力的精确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能提高引纬稳定性及纬纱调节精度,并且可消除滑动摩擦对纬纱的磨损,提高所织布面或织带质量的用于喷气织机的纬纱张力控制装置。本技术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喷气织机的纬纱张力控制装置,包括基座,设有通过转轴与所述基座转动配合的惯性轮;与所述惯性轮相对设置的摩擦轮;所述惯性轮周壁和摩擦轮间设有供纬纱穿设用的纬纱通道;用于驱动所述摩擦轮将纬纱压紧于惯性轮周壁上的驱动机构。进一步设置为设有导向座,所述摩擦轮通过转轴与导向座转动配合,且摩擦轮和惯性轮的轮轴相互平行设置。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了保证摩擦轮将纬纱压紧于惯性轮周壁上时,尽量减少纬纱所受到的摩擦力,所以使纬纱所受到的摩擦力为滚动摩擦,而由于摩擦轮和惯性轮的轮轴相互平行设置,则摩擦轮的周壁将与惯性轮的周壁相对应,也即当驱动机构驱动摩擦轮向惯性轮相靠近,并使得摩擦轮将纬纱压紧于惯性轮周壁上时,是指摩擦轮的周壁向惯性轮周壁相靠近,并通过摩擦轮周壁将纬纱压紧于惯性轮周壁上。因此,位于摩擦轮周壁和惯性轮周壁间的纬纱被牵引时,是受到摩擦轮和惯性轮的滚动摩擦轮作用,从而减小了纬纱所受到的摩擦力,进而提高了织机生产出的布料或织带的品质。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向座和基座间导轨配合。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了提高驱动机构驱动摩擦轮向惯性轮运动时的稳定性,保证摩擦轮运动时精度更高,所以在导向座和基座间设置导轨配合,其中基座上设有与导向座运动轨迹相一致导向槽,而导向座恰能和导向槽槽壁相适配,由此保证导向座运动的稳·定性。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与电机输出轴联动的蜗杆;与蜗杆相适配的蜗轮;与蜗轮同轴固定的丝杆;该丝杆与导向座间为丝杆螺母配合。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座上开设有与丝杆螺纹配合的螺孔,那么通过蜗杆和蜗轮的配合,将电机输出轴的扭矩转化为垂直于电机输出轴的扭矩,然后通过与蜗轮同轴的丝杆,将绕丝杆轴向转动的扭矩转化为沿丝杆轴向运动的直线驱动力。因此,通过蜗轮蜗杆传动和丝杆传动的配合后,电机输出轴所输出的扭矩在导向座上表现为细微的直线运动,从而对纬纱所受压紧力进行微调,也即提高了纬纱所受张力的控制精度。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基座上凸设有供丝杆架设用,且与丝杆转动配合的丝杆座。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了提高丝杆转动时的稳定性,所以在基座上固设一丝杆座,则丝杆上带外螺纹的端部与导向座上开设的螺孔相适配,而丝杆上远离外螺纹的端部与丝杆座转动配合,且丝杆穿透丝杆座,在穿出端部固设有限位块,该限位块可防止丝杆往惯性轮所在方向过渡移动,避免丝杆的脱出。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基座上凸设有两个用于引导纬纱穿设用的纬纱座,两纬纱座分别位于所述纬纱通道的两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纬纱座上均开设有供纬纱穿设用的引导孔。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了保证纬纱在纬纱通道内保持轨迹一致稳定,特别是不使其发生偏移,所以在纬纱通道的两端分别设置一纬纱座,该纬纱座上所设的引导孔能保证纬纱的运动轨迹更加稳定,保证纬纱在两引导孔间的轨迹始终垂直于惯性轮和摩擦轮的转轴连线,这样有助于提高纬纱所织出产品的品质。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惯性轮周壁上凸设有环绕惯性轮轴向设置的限位台,该限位台与摩擦轮侧壁相抵靠。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限位台位于摩擦轮空间位置的下方,也即在摩擦轮所受重力方向的下方,那么当摩擦轮受重力作用向下偏移时,摩擦轮将起到支撑和限位作用,由此保证摩擦轮转动时的位置稳定,从而提高摩擦轮将纬纱压紧于惯性轮周壁上的精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惯性轮周壁指的是环绕惯性轮轮轴的圆周面,通过驱动机构可带动摩擦轮朝向惯性轮运动,而纬纱通道位于摩擦轮和惯性轮间,纬纱位于纬纱通道内,则摩擦轮能将纬纱压紧于惯性轮周壁上,而该摩擦轮施加于纬纱上作用力的大小可通过控制驱动机构来实现,也即摩擦轮和惯性轮之间的轴心距离决定了纬纱所受的作用力大小。摩擦轮和惯性轮间的轴心距离越小,则两者间的作用力越大,纬纱所受滚动摩擦力越大,纬纱张力也越大;摩擦轮和惯性轮间的轴心距离越大,则两者间的作用力越小,纬纱所受到的滚动摩擦力越小,纬纱张力越小。且当惯性轮开始转动起来后,无论纬纱的速度是加快或减慢,惯性轮对纬纱的作用力反而会起到相反的作用即,惯性轮在纬纱加速时储备能量,降低纬纱速度波动的最大值;惯性轮在纬纱减速时释放能量,克服储纬器的退绕阻力,提闻纟韦纱速度波动的最小值。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图I所示,本实施例包括用于与喷气织机固定的基座1,基座I上设有通过转轴与基座I转动配合的惯性轮2,与惯性轮2相对设置的摩擦轮3,及用于驱动摩擦轮3朝向惯性轮2靠近的驱动机构4,摩擦轮3通过转轴与基座I转动配合,且摩擦轮3的转轴与惯性轮2的转轴相互平行设置。为了实现对纬纱张力的控制,摩擦轮3和惯性轮2位于同一平面上,则摩擦轮3和惯性轮2上各自的周壁相对设置,而惯性轮2周壁和摩擦轮3周壁间的空间为供纬纱6穿过用的纬纱通道5。当驱动机构4驱动摩擦轮3向惯性轮2靠近时,则摩擦轮3周壁和惯性轮2周壁将夹紧纬纱6,从而改变纬纱6所受的张力,当纬纱6松弛时,通过驱动机构4使得摩擦轮3和惯性轮2的轴心距离减小,从而使得位于两者间的纬纱6所受张力增大,使得纬纱6绷紧;当纬纱6绷紧程度过高时,通过驱动机构4使得摩擦轮3和惯性轮2的轴心距离增大,从而使得位于两者间的纬纱6所受张力减小,使得纬纱6松弛。为了保证摩擦轮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喷气织机的纬纱张力控制装置,包括基座,其特征是:设有通过转轴与所述基座转动配合的惯性轮;与所述惯性轮相对设置的摩擦轮;所述惯性轮周壁和摩擦轮间设有供纬纱穿设用的纬纱通道;用于驱动所述摩擦轮将纬纱压紧于惯性轮周壁上的驱动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喷气织机的纬纱张力控制装置,包括基座,其特征是设有 通过转轴与所述基座转动配合的惯性轮; 与所述惯性轮相对设置的摩擦轮; 所述惯性轮周壁和摩擦轮间设有供纬纱穿设用的纬纱通道; 用于驱动所述摩擦轮将纬纱压紧于惯性轮周壁上的驱动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喷气织机的纬纱张力控制装置,其特征是设有导向座,所述摩擦轮通过转轴与导向座转动配合,且摩擦轮和惯性轮的轮轴相互平行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喷气织机的纬纱张力控制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导向座和基座间导轨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喷气织机的纬纱张力控制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驱动机构包括 电机; 与电机输出轴联动的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玉珍,邓若愚,胡旭东,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理工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