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高延强专利>正文

一种椰壳开丝机用刀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72392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1 02: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椰壳开丝机用刀具,其由刀轴,以及多套刀托、刀片构成,刀托后部设有轴孔,刀托通过轴孔套置固定在刀轴上,多个刀托采用一字排列的方式在刀轴上并排散列;刀托一侧面设有刀槽,刀片通过防脱落螺丝固定于刀槽内,刀片前端与刀轴轴线距离为30-40cm。其可最大限度的保证椰壳纤维的长度,提升椰壳纤维的利用价值,刀片易保养、更换,其连接牢固,不易出现故障,工作中不卡丝,可将椰壳纤维一次彻底抽取干净。(*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刀具,尤其为一种椰壳纤维抽取机械上使用的刀具。
技术介绍
椰壳纤维主要由纤维素、木质素、半纤维素以及果胶物质等组成,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如耐湿性、耐热性,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但受椰壳纤维提取刀具限制,采用目前的机械提取的椰壳纤维长度、干净度难以满足加工要求,使得椰壳纤维的利用价值大打则扣。另夕卜,目前椰壳开丝机用刀具存在开丝效率低,出现故障后不便维修,椰壳开丝过程中容易卡丝等缺点,也对椰壳纤维的开发利用构成一定的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传统刀具存在的卡丝、效率低、不便于维修等缺点,而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椰壳开丝机用刀具。为实现上述技术技术目的,本技术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椰壳开丝机用刀具,由刀轴,以及多套刀托、刀片构成,其特征在于刀托前端较窄,后端宽,且后端呈圆弧形,刀托后部设有轴孔,刀托通过轴孔套置在刀轴上,两者焊接固定,多个刀托采用一字排列的方式在刀轴上并排散列;刀托一侧面设有通过两条凸脊形成的刀槽,刀片通过防脱落螺丝固定于刀槽内,刀片前端与刀轴轴线距离为30-40cm。另一方面,本技术应用在双筒椰壳开丝机上时,第一筒内的刀轴上安装有24套刀托、刀片,第二筒内的刀轴上安装有27套刀托、刀片。所述的刀片采用9CrSi合金钢材料制成。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经试验对比,刀片前端与刀轴轴线距离保持30-40cm时,可最大限度的保证椰壳纤维的长度,进而保证了其开发利用价值;刀片与刀托采用可拆卸方式固定连接,很容易对刀片进行保养、更换;而刀托套置在刀轴上且固定焊接,保证了其连接的牢固性,使其不易出现故障,工作寿命更长;刀托采用一字排列的方式散列在刀轴上,保证了在开丝过程中椰壳纤维在筒内的通畅前进和不卡丝;第一筒采用24刀,第二筒采用27刀,可将椰壳纤维一次彻底抽取干净。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刀托、刀片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I、凸脊,2、刀托,3、防脱落螺丝,4、刀片,5、刀槽,6、轴孔,7、刀轴。具体实施方式参看附图1、2所示,刀托2的前端较窄后端宽,且后端呈圆弧形,其侧面呈流线型,刀托2后部设有轴孔6,刀托2通过轴孔6套置在刀轴7上,两者焊接固定,多个刀托2采用一字排列的方式在刀轴7上并排散列;刀托2的一侧面设有两条凸脊1,两条凸脊I之间形成刀槽5 ;刀片4采用9CrSi合金钢材料制成,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并具有一定的韧性,其通过四个位置对称的防脱落螺丝3固定于刀槽5内,刀片4前端与刀轴7轴线距离为30-40cm。 本技术应用在双筒椰壳开丝机上时,第一筒内的刀轴上安装有24套刀托2、刀片4,第二筒内的刀轴上安装有27套刀托2、刀片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椰壳开丝机用刀具,由刀轴,以及多套刀托、刀片构成,其特征在于:刀托后部设有轴孔,刀托通过轴孔套置在刀轴上,两者焊接固定,多个刀托采用一字排列的方式在刀轴上并排散列;刀托一侧面设有通过两条凸脊形成的刀槽,刀片通过防脱落螺丝固定于刀槽内,刀片前端与刀轴轴线距离为30?40c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椰壳开丝机用刀具,由刀轴,以及多套刀托、刀片构成,其特征在于刀托后部设有轴孔,刀托通过轴孔套置在刀轴上,两者焊接固定,多个刀托采用一字排列的方式在刀轴上并排散列;刀托ー侧面设有通过两条凸脊形成的刀槽,刀片通过防脱落螺丝固定于刀槽内,刀片前端与刀轴轴线距离为30-40cm。2.如权利要求I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延强
申请(专利权)人:高延强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