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管径换热器穿管用导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372003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1 02: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管径换热器穿管用导引装置,包括胀杆、胀套、弹簧钢圈、定位卡头和导引头,胀杆的杆体为锥形,胀杆的前端设有螺杆;胀套由至少两个胀紧部组成,胀紧部前端设有定位凸台,胀紧部外表面设有防滑凸起,胀紧部外表面上还设有固定凹槽,胀紧部内侧具有与胀杆的杆体相同的锥度,定位卡头上设有与定位凸台相匹配的定位孔,定位卡头上还设有可供螺杆通过的通孔;导引头为锥形,导引头内部设有与所述螺杆相匹配的内螺纹孔;定位卡头套置在胀套的前端,弹簧钢圈卡接在胀紧部上的固定凹槽上,胀杆插入到胀套内,胀杆前端的螺杆穿过定位卡头的通孔与导引头螺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自锁性好,不易与换热管脱离,使用寿命长。(*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穿管导引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大管径换热器穿管用导引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换热器用管束的外径尺寸最大在φ30左右,而针对大管径的换热器穿管导引装置的设计还不多见,如禾元环氧乙烷换热器由两层管板、7层格栅板及外部筒体组成,禾元环氧乙烷换热器用管束规格为φ51 x3mm,内径尺寸大。在大管径换热器穿管过程中主要会遇到三个问题1、所用管径大,以往的导引装置结构不易胀起,且在使用过程中会发生刚性变形;2、大管径换热器往往只在首端管板与第一层、尾端管板与最后一层格栅之间留有人孔,由于在环缝组焊完毕后才能进行穿管,因此应尽量避免导引装置的脱落;3、由于加·工、装配及焊接造成的孔与孔的同轴度问题,在穿管作业时需要借助大锤穿管,由于受到大锤的冲击,导引装置极易与管束脱离。所以必须合理的设计穿管导引装置,并采用正确的穿管工艺,才能合理的解决上述问题,保证穿管工作的正常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上述提出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大管径换热器穿管用导引装置。本技术主要利用胀杆与导引头的配合将胀套胀起,从而起到导引装置与管束的自锁,顺利完成穿管工作。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一种大管径换热器穿管用导引装置,包括胀杆、胀套、弹簧钢圈、定位卡头和导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胀杆的杆体为锥形,所述胀杆的前端设有螺杆;所述胀套由至少两个胀紧部组成,所述胀紧部前端设有定位凸台,所述胀紧部外表面设有至少一个防滑凸起,所述胀紧部外表面上还设有至少一个固定凹槽,所述胀紧部内侧具有与所述胀杆的杆体相同的锥度,所述胀紧部通过卡接在所述固定凹槽上的所述弹簧钢圈扣合,扣合的各胀紧部形成可容纳所述胀杆的容纳空间;所述定位卡头上设有与所述定位凸台相匹配的定位孔,所述定位卡头上还设有可供所述螺杆通过的通孔,所述定位卡头上还设有固定孔I ;所述导引头为锥形,所述导引头的前端设有球形头部,所述导引头内部设有与所述螺杆相匹配的内螺纹孔,所述导引头上设有至少一个固定孔II ;所述定位卡头套置在所述胀套的前端,所述弹簧钢圈卡接在所述胀紧部上的所述固定凹槽上,所述胀杆插入到所述胀套内,所述胀杆前端的螺杆穿过所述定位卡头的通孔与所述导引头螺接。作为优选,所述胀套由四个胀紧部组成。作为优选,所述胀杆的尾端还可设有螺纹孔或减重孔。作为优选,所述弹簧钢圈为非封闭环形。本技术具有自锁性好、不易与换热管脱离、拆装方便、快捷、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基于上述理由本技术可在大管径换热器穿管等领域广泛推广,尤其适合φ51χ3换热器穿管作业的使用。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胀杆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胀套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中定位卡头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中导引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所示,一种大管径换热器穿管用导引装置,包括胀杆I、胀套2、弹簧钢圈3、定位卡头4和导引头5。如图2所示,胀杆I的杆体为锥形,胀杆I的前端加工有螺杆11,胀杆I的尾端还可设有螺纹孔或减重孔,其中,开设螺纹孔的作用是可以安装清理刷等工具清理管束内壁;开设减重孔可以减轻装置的整体重量。在本实施例中,胀套2由四个胀紧部组成,胀紧部前端设有定位凸台21 (如图3所示),胀紧部外表面均匀设有多个防滑凸起22,多个防滑凸起22的凸起端连线在同一条水平线上,防滑凸起22可以增大导引装置与管壁的摩擦力,避免导引头5在穿管过程中脱落,且当管后端受到向前的撞击力时,胀套2的贴紧力更强,进一步降低了其脱落的可能性;胀紧部外表面的前、中、后三段上还分别设有固定凹槽23,胀紧部内侧具有与胀杆I的杆体相同的锥度,胀紧部通过卡接在固定凹槽23上的弹簧钢圈3扣合,扣合的各胀紧部形成可容纳胀杆I的容纳空间,弹簧钢圈3扣合胀套2可避免由于长期使用而造成胀套2的刚性变形,延长使用寿命长。如图4所示,定位卡头4上设有与定位凸台21相匹配的定位孔41,定位孔42用于限制胀套2的每个胀紧部的移动方向即沿直径方向移动;定位卡头4上还设有可供螺杆11通过的通孔42,定位卡头4上还设有固定孔I 43;如图5所示,导引头5为锥形,导引头5的前端设有球形头部,便于顺利通过格栅孔及管板孔进行准确定位;导引头5内部设有与螺杆11相匹配的内螺纹孔51,导引头5的中上部及根部各设有一个固定孔II 52,作为上紧及拆卸导引装置时的固定孔。定位卡头4套置在胀套2的前端,弹簧钢圈3卡接在胀紧部上的固定凹槽23上,胀杆I插入到胀套2内,胀杆I前端的螺杆11穿过定位卡头4的通孔与导引头5螺接。安装导引装置时,将胀套2放松至小于需穿管的管径;将导引装置放入管内直至定位卡头4的下端面与管端面相贴合;握住管及定位卡头4,旋转导引头5,进行螺纹的上紧,直至胀紧到用手不能将整套装置拔出为止;用高强度的钢棍或专用工具通过固定孔I 43及导引头5中上部及根部的固定孔II 52将导引头5再次上紧,进行穿管。拆卸导引装置时,先将导引头5拧出;握住定位卡头4,拿小锤等工具敲击导引头5顶部,使胀杆I退回;拿住导引头5,并端住定位卡头4,将导引装置取出。另外在穿管过程中,如需重物撞击管子使其穿过孔时,应顺着导引头5上紧的方向旋转,同时撞击;如遇管孔不均匀时,应顺着导引头5上紧的方向旋转将管拔出;如不能拔出时,应顺着导引头5上紧的方向旋转,同时用重物反方向轻微撞击使其退出。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管径换热器穿管用导引装置,包括胀杆(1)、胀套(2)、弹簧钢圈(3)、定位卡头(4)和导引头(5),其特征在于:所述胀杆(1)的杆体为锥形,所述胀杆(1)的前端设有螺杆(11);所述胀套(2)由至少两个胀紧部组成,所述胀紧部前端设有定位凸台(21),所述胀紧部外表面设有至少一个防滑凸起(22),所述胀紧部外表面上还设有至少一个固定凹槽(23),所述胀紧部内侧具有与所述胀杆(1)的杆体相同的锥度,所述胀紧部通过卡接在所述固定凹槽(23)上的所述弹簧钢圈(3)扣合,扣合的各胀紧部形成可容纳所述胀杆(1)的容纳空间;所述定位卡头(4)上设有与所述定位凸台(21)相匹配的定位孔(41),所述定位卡头(4)上还设有可供所述螺杆(11)通过的通孔(42),所述定位卡头(4)上还设有固定孔Ⅰ(43);所述导引头(5)为锥形,所述导引头(5)的前端设有球形头部,所述导引头(5)内部设有与所述螺杆(11)相匹配的内螺纹孔(51),所述导引头(5)上设有至少一个固定孔Ⅱ(52);所述定位卡头(4)套置在所述胀套(2)的前端,所述弹簧钢圈(3)卡接在所述胀紧部上的所述固定凹槽(23)上,所述胀杆(1)插入到所述胀套(2)内,所述胀杆(1)前端的螺杆(11)穿过所述定位卡头(4)的通孔与所述导引头(5)螺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管径换热器穿管用导引装置,包括胀杆(I)、胀套(2)、弹簧钢圈(3)、定位卡头(4)和导引头(5),其特征在于所述胀杆(I)的杆体为锥形,所述胀杆(I)的前端设有螺杆(11);所述胀套(2)由至少两个胀紧部组成,所述胀紧部前端设有定位凸台(21),所述胀紧部外表面设有至少ー个防滑凸起(22),所述胀紧部外表面上还设有至少ー个固定凹槽(23),所述胀紧部内侧具有与所述胀杆(I)的杆体相同的锥度,所述胀紧部通过卡接在所述固定凹槽(23)上的所述弹簧钢圈(3)扣合,扣合的各胀紧部形成可容纳所述胀杆(I)的容纳空间;所述定位卡头(4)上设有与所述定位凸台(21)相匹配的定位孔(41),所述定位卡头(4)上还设有可供所述螺杆(11)通过的通孔(42),所述定位卡头(4)上还设有固定孔I (43);所述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万存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大连加氢反应器制造有限公司中国第一重型机械股份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