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体收纳容器、粉体输送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369100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8 19:08
一种粉体收纳容器(61)具有粉体收纳部(66),该粉体收纳部(66)在一端部形成有开口部,内部收纳有粉体(T),其由柔软材料可变形地形成。该粉体收纳容器通过从粉体收纳部(66)的外侧推入送出部件(81)并使之向开口部移动,从开口部送出粉体(T)。在形成有开口部的一端部设有排出部(67),该排出部固定于粉体输送装置,用于将从开口部送出的粉体(T)向粉体输送装置排出,而且在与开口部侧相反一侧的端部设有被卡止部,该被卡止部被粉体输送装置的卡止部向与送出部件(81)的移动方向相反的方向靠压并与卡止部卡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内部收纳有粉体的粉体收纳容器、将收纳在该粉体收纳容器中的粉体向排出部输送的粉体输送装置以及具有该粉体收纳容器和该粉体输送装置的图像形成>J-U ρ α装直。
技术介绍
在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或者具备它们的功能的复合机等电子照相方式图像形成装置中,通常使用称为调色剂或载体的显影剂,利用显影装置形成调色剂像以形成图像。 这种图像形成装置在形成图像的同时耗费调色剂,所以,通常在图像形成装置中安装收纳有调色剂的调色剂盒,如果调色剂盒内的调色剂用完,就更换新的调色剂盒,补充调色剂。在使用上述调色剂盒的调色剂补充方式中,为了降低运行成本,用户要求尽可能没有残留地用尽调色剂盒内的调色剂。因此,目前采用作为调色剂盒,采用在筒状容器的内表面设有螺旋状突起的称为螺旋瓶々V 二一卜 >)的容器,通过旋转该容器向排出部一点一点地输送调色剂的方法;在容器内部设置通称为绞龙的螺旋部件,通过旋转该绞龙,向排出部输送调色剂的方法等。但是,利用上述绞龙的输送方法由于需要在容器内部设置螺旋部件并使之旋转,因此存在结构复杂的缺点。而且,在该输送方法中,因为利用绞龙强制输送所堆积的调色齐U,所以对调色剂施加有负载,存在使调色剂凝集或劣化的问题。进而,在更换的容器内部设置螺旋部件也存在提高耗材成本,同时还因耗费资源而引起增加环境负担的问题。另一方面,在利用上述螺旋瓶的输送方法中,因为不需要在容器内部设置螺旋部件,所以结构简单。但是在该输送方式中,因为使用时需要旋转容器自身,所以,通常容器的形状为在圆筒状容器主体的一侧面设置出口的形状(横放瓶子的形状),与长方体容器相t匕,存在可收纳的调色剂量少的缺点,还存在更换容器时易滑手而难以手抓的缺点。目前,作为不使用上述螺旋瓶或绞龙的调色剂输送方式,具有如下方式(参照专利文献1),即从外部向容器给予冲击,或者将容器与挡板抵接,使容器振动(往复运动),利用调色剂的惯性使调色剂移动或排出。该方式在大量收纳调色剂的状态下,收纳在容器内的调色剂因振动而聚在一起移动,所以能够充分确保调色剂在每次往复振动时的输送速度。然而,随着容器中调色剂量的减少,调色剂薄薄地被摊平,所以,每次往复振动时的调色剂输送速度随着调色剂堆高下降而降低,存在不能维持输送速度的问题。而且,对容器产生的振动还会影响写入系统,存在干扰图像形成的问题。另外,作为与上述各输送方式不同的输送方式,还提出了如下方式(参照专利文献2):使用可变形的容器,从该容器的外部推压凸部使之移动,由此送出内部的调色剂。根据该输送方式,能够通过较小的推力输送调色剂,能够抑制调色剂的凝集及劣化,并且能够减少较大的振动或冲击导致的异常图像的发生。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2002-46843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平11-14319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然而,在使用上述可变形容器的输送方式中,随着反复进行调色剂的送出动作,容器被凸部挤压而逐渐损坏,所以,在容器内调色剂逐渐难以移动,从而存在调色剂难以输送的问题。而且,在由凸部向排出口方向推出调色剂时,由于容器变形为不期望的形状,所以存在调色剂的排出不稳定、容器未变形为适当形状的问题。还存在凸部的推力过大而容器整体移动,导致不能送出调色剂而容器内的调色剂不能全部送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目的在于提供能够谋求使粉体输送量稳定、使残留粉体量减少的粉体收纳容器、粉体输送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并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第一方面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具有粉体收纳部,其在其一端部形成有开口部,内部收纳有粉体且由柔软材料可变形地形成;排出部,其设置在形成有所述开口部的一端部,固定在粉体输送装置上,向所述粉体输送装置排出 从所述开口部送出的粉体;被卡止部,其设置于与所述开口部侧相反一侧的端部,被所述粉体输送装置的卡止部向与送出部件从粉体收纳部的外侧到所述开口部的移动方向相反的方向靠压并与卡止部卡止。从所述粉体收纳部的外侧推压所述送出部件并使之向所述开口部移动,由此能够从所述开口部送出粉体。通过将被卡止部预先卡止在对应侧的卡止部,能够抑制随着上述粉体的送出动作而发生粉体收纳部的不规则变形,并且能够抑制粉体输送不畅。在第一方面专利技术的粉体收纳容器的基础上,第二方面专利技术的粉体收纳容器优选为具有能够内外通气的通气部。为了向排出部侧送出内部的粉体,在向内侧挤压粉体收纳部并使之变形的情况下,随着其变形,能够从通气部向外部排出粉体收纳部内的空气。由此,能够防止随着粉体收纳部的变形而内压升高,能够防止粉体的排出量过多或者粉体在输送目的地飞散。而且,在粉体的送出动作后,粉体收纳部能够通过自身的恢复性及粉体的重量等而鼓起,能够从通气部吸入空气。这样,经由通气部向粉体收纳部内吸入空气,能够使粉体收纳部鼓起而易于恢复为原形状,并且能够利用所吸入的空气疏松粉体,所以能够提高粉体的输送性,能够进行稳定的粉体输送。在第二方面专利技术的粉体收纳容器的基础上,第三方面专利技术的粉体收纳容器优选为所述粉体收纳部设有所述通气部。在该情况下,因为能够在接近被收纳的粉体的位置吸入空气,所以能够提高粉体的疏松效果。在第三方面专利技术的粉体收纳容器的基础上,第四方面专利技术的粉体收纳容器优选为在所述粉体收纳部的上表面设有所述通气部。通过在粉体收纳部的上表面设置通气部,能够防止通气部被粉体堵塞。在第三方面专利技术的粉体收纳容器的基础上,第五方面专利技术的粉体收纳容器优选为由具有通气性的部件构成所述粉体收纳部。在该情况下,因为不需要为了形成通气部而在粉体收纳部额外设置通气孔或过滤装置,所以能够减少部件数量,能够容易地实现与上述相同的作用效果。而且,与部分地设置过滤装置的情况相比,难以出现堵塞,所以能够长期确保通气性。进而,因为不会随着粉体收纳部的变形,发生通气部变形或破损以及过滤装置剥落等情况,所以可靠性提高。在第二方面专利技术的粉体收纳容器的基础上,第六方面专利技术的粉体收纳容器优选所述排出部设有所述通气部。在该情况下,特别是在排出部附近容易排气,能够可靠地防止粉体喷出。在第六方面专利技术的粉体收纳容器的基础上,第七方面专利技术的粉体收纳容器优选为将所述通气部设置为在所述排出部的上表面与设置于所述排出部的排出口相对。通过在排出部的上表面设置通气部,能够防止通气部被粉体堵塞。而且通过与排出口相对地设置通气部,能够更加有效地进行排气。第八方面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具有粉体收纳容器,其具有在一端部形成有开口部、·内部收纳有粉体且由柔软材料可变形地形成的粉体收纳部;送出部件,其从所述粉体收纳部的外侧推入并向所述开口部移动,由此从所述开口部送出粉体;排出部,其设置在形成有所述开口部的所述粉体收纳部的一端部,固定在粉体输送装置上,向所述粉体输送装置排出从所述开口部送出的粉体;被卡止部,其设置于与所述粉体收纳部的所述开口部侧相反一侧的端部,被所述粉体输送装置的卡止部向与所述送出部件的所述移动方向相反的方向靠压并与卡止部卡止。通过用卡止部预先卡止粉体收纳容器的端部,能够抑制随着上述粉体的送出动作而发生粉体收纳部的不规则变形,并且能够抑制粉体输送不畅。在第八方面专利技术的粉体输送装置的基础上,第九方面专利技术的粉体输送装置优选为将所述卡止部设置为向所述排出部侧及与其相反的方向能够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4.27 JP 2010-102630;2010.04.27 JP 2010-102631.一种粉体收纳容器,其特征在于,具有 粉体收纳部,其在一端部形成有开口部,内部收纳有粉体,并且由柔软材料可变形地形成; 排出部,其设置于形成有所述开口部的一端部,固定在粉体输送装置上,将从所述开口部送出的粉体向所述粉体输送装置排出; 被卡止部,其设置于与所述开口部侧相反一侧的端部,被所述粉体输送装置的卡止部向与送出部件从粉体收纳部的外侧到所述开口部的移动方向相反的方向靠压并与卡止部卡止; 从所述粉体收纳部的外侧推压所述送出部件并使之向所述开口部移动,由此能够从所述开口部送出粉体。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粉体收纳容器,其特征在于,具有能够内外通气的通气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粉体收纳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粉体收纳部设有所述通气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粉体收纳容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粉体收纳部的上表面设有所述通气部。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粉体收纳容器,其特征在于,由具有通气性的部件构成所述粉体收纳部。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粉体收纳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出部设有所述通气部。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粉体收纳容器,其特征在于,将所述通气部设置为在所述排出部的上表面与设置于所述排出部的排出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田圭一加藤俊次池口弘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理光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