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私保护滤光片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369080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8 19: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隐私保护滤光片及其制造方法,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隐私保护滤光片及其制造方法,其中,所述隐私保护滤光片包括:第一透明基板;第二透明基板,其以与第一透明基板间隔预定的距离且相对地设置;电解质,其填充在第一透明基板和第二透明基板之间;和第二透明导电层,其设置在电解质与第二透明基板之间,其中第一透明基板包括:具有线栅和沟槽的凸凹图形,其形成于第一透明基板上;第一透明导电层,其形成于凸凹图形的线栅和沟槽上;和电致变色层,其沿着线栅的侧壁在第一透明导电层上形成,并且包含电致变色材料以根据是否施加电信号来透射或吸收可见光。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隐私保护滤光片在隐私模式下有效地阻挡了光的侧向透射而没有损失前侧透射,实现宽视野模式和窄视野模式之间的快速转换,并确保优异的滤光性能和驱动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隐私保护滤光片(privacy filter)及其制造方法,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其中,所述隐私保护滤光片将无机电致变色材料用于高深宽比的凸凹图形以降低侧向透射而不会使前侧透射劣化,因此增强了隐私模式功能,实现宽视野模式和窄视野模式之间快速转换,并且确保在滤光性能和驱动稳定性方面优异。
技术介绍
随着强烈的隐私保护需求的增加,在不同领域已经开发了多种相关的产品。在保护隐私的产品中,对安装在移动电话或计算机屏幕上以阻挡侧向透射并使屏幕视角变窄的隐私保护滤光片的需求每年都在增加。然而,在不从屏幕上移开隐私保护滤光片的情况下,视角一旦变窄就不可恢复,导致在不需要隐私保护功能的时候不得不从屏幕移开隐私保护 滤光片的不便利性。为了消除上述不便利性,最近已经开发一种可转换的隐私保护滤光片,其不包括附加膜,而根据接收的电信号选择性地控制视角。对于可转换的隐私保护滤光片,可以以不同的方式实现阻挡光,例如,使用TOLC(聚合物分散的液晶)或PNLC(聚合物网络液晶)作为光吸收材料;采用单独的LCD结构;或应用电致变色材料。然而,由这些不同方法实现的可转换的隐私保护滤光片的共同缺点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4.22 KR 10-2010-00375681.一种隐私保护滤光片,包括 第一透明基板; 第二透明基板,其以与第一透明基板间隔预定的距离且相对地设置; 电解质,其填充在第一透明基板和第二透明基板之间;和 第二透明导电层,其设置在电解质与第二透明基板之间, 其中第一透明基板包括 具有线栅和沟槽的凸凹图形,其形成于第一透明基板上; 第一透明导电层,其形成于凸凹图形的线栅和沟槽上;和 电致变色层,其沿着线栅的侧壁在第一透明导电层上形成,并且包含电致变色材料以根据是否施加电信号来透射或吸收可见光。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隐私保护滤光片,其中,所述电致变色层还形成在凸凹图形的线栅顶部和沟槽底部上的第一透明导电层上。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隐私保护滤光片,其中,所述电致变色层为包括普鲁士蓝或过渡金属氧化物的无机材料。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隐私保护滤光片,其中,所述电致变色层为普鲁士蓝。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隐私保护滤光片,其中,所述电致变色层包括作为过渡金属氧化物的WO3或LiNiO2。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隐私保护滤光片,其中,所述凸凹图形具有如下图形结构线栅和沟槽的宽度为10 μ m或小于10 μ m,以及由下面的公式I表示的沟槽深宽比(深度与宽度比)至少为2, [公式I] 沟槽深宽比=沟槽深度/沟槽宽度。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隐私保护滤光片,其中,所述凸凹图形为由光敏剂形成的绝缘层。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隐私保护滤光片,其中,所述电致变色层的厚度为IOnm至I μ m09.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隐私保护滤光片,其中,在所述凸凹图形的线栅和沟槽内部上的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的侧壁厚度为20至200nm。10.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隐私保护滤光片,其中,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和所述第二透明导电层选自导电金属膜、ITO、FTO和ZnO中。11.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隐私保护滤光片,其中,所述第一透明基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在镇辛富建权元钟
申请(专利权)人:LG化学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