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狭缝光栅及制备方法、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347693 阅读:2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1 00: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狭缝光栅及制备方法、显示装置,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由该狭缝光栅和产生偏振光或非偏振光的显示器件单元构成的显示装置可实现3D显示,并实现3D和2D的切换。狭缝光栅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设置在两基板四周的外围腔壁以形成密闭空腔,填充于密闭空腔中的亲水流体和疏水流体,亲水流体为透明物质,疏水流体为不透明物质;还包括:设置在第一基板上的第一电极;设置在第二基板上的第二电极,设置在第二电极上的疏水层,设置在疏水层上多个平行的阻隔墙,阻隔墙包括透明阻挡条,不加电的情况下,疏水流体的厚度不高于透明阻挡条的高度,加电的情况下,疏水流体聚集区域的最高处不高于阻隔墙的最高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狭缝光栅及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裸眼可视立体显示技术的发展,使用该技术制造的产品越来越多的被消费者所接受,消费者在使用这些产品时可以产生真实的三维物体的感觉,从而可带来视觉上的孚受。这里先解释一下人眼立体成像的原理,S卩,人的双眼基本处于同一平面,但两眼间 有一定的间距,因此观看物体时视线会形成一个交叉角度,角度越大,立体感和距离感就越强。由于交叉角度的存在,双眼看到的画面并不相同,也就是产生了“视差”,两幅具有视差的画面经过大脑处理后才能得到完整的立体景象。立体显示技术就是通过人为的手段来制造人的左右眼的视差,给予左、右眼分别送去有视差的两幅图像,使大脑在获取了左右眼看到的不同图像之后,产生观看真实三维物体的感觉。目前的裸眼可视立体显示技术中,主要包括柱透镜光栅立体显示、狭缝光栅立体显示和全息立体显示等。其中,狭缝光栅立体显示技术又可分为物理狭缝光栅立体显示技术和液晶狭缝光栅立体显示技术。物理狭缝光栅是一固态元件,其与液晶显示面板固定配合后,仅能显示三维立体画面,不能同时兼容显示二维平面画面。液晶狭缝光栅能够实现二维平面画面和三维立体画面的相互切换,但此技术只对显示面板的出射光是偏振光的器件起效果。例如如图I所示的液晶狭缝光栅立体显示装置(剖面图)包括液晶显示器件(Liquid CrystalDisplay,IXD)单元10、背光单元11、液晶狭缝光栅12 ;其中,IXD单元10包括显示面板101、第二偏光片102、第三偏光片103 ;液晶狭缝光栅12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121、第二基板122、以及设置在两基板间的液晶层120 ;所述第二基板122上设有第二电极127和第二配向膜131,所述第一基板121上设有第一电极126和第一配向膜130,此外为使该显不装置有更好的显示效果,该液晶狭缝光栅12上还设有第一偏光片132,但这样会造成光透过损失。而此技术对有机发光显示器(Organic Light EmittingDisplay, OLED)、等离子显示板(Plasma Display Panel, PDP)、场致发射显不器(Field Emission Display, FED)等显示器件单元无法适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狭缝光栅及制备方法、显示装置,由该狭缝光栅和可产生偏振光或非偏振光的显示器件单元构成的显示装置可实现三维立体画面的显示,并可实现三维立体画面和二维平面画面的相互切换。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狭缝光栅,该狭缝光栅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设置在两基板四周的外围腔壁以形成密闭空腔,以及填充于所述密闭空腔中的亲水流体和疏水流体,其中亲水流体为透明物质,疏水流体为不透明物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第一电极;设置在所述第二基板上的第二电极,设置在所述第二电极上的疏水层,以及设置在所述疏水层上的多个相互平行的阻隔墙,所述阻隔墙包括透明阻挡条,且在不加电的情况下,所述疏水流体的厚度不高于所述透明阻挡条的高度,在加电的情况下,所述疏水流体聚集区域的最高处不高于所述阻隔墙的最高处。优选的,所述阻隔墙还包括内部腔壁,所述内部腔壁与所述透明阻挡条接触。进一步优选的,各内部腔壁位于与其接触的所述透明阻挡条的同一侧。进一步地,在所述内部腔壁的背对与其接触的所述透明阻挡条的一侧面处,所述疏水层形成有凹槽。可选的,相互平行的所述外围腔壁及所述内部腔壁中任意相邻的两个腔壁的间隔 相等。基于上述各种可能,进一步地,由所述第二基板的中间位置到两边边缘,各个透明阻挡条的宽度依次变窄。可选的,所述阻隔墙将所述密闭空腔分割为多个空腔单元;所述第二电极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二电极条,所述第二电极条与所述空腔单元一一对应,且相邻所述第二电极条之间的间隔与加电情况下所述疏水流体的聚集区域相对应。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器件单元和狭缝光栅,所述狭缝光栅上述的狭缝光栅。可选的,所述显示器件单元包括多个像素,所述像素包括显示区和非显示区;若所述阻隔墙均为透明,则所述阻隔墙对应所述显示区的部分,且其一侧面与显示区和非显示区的分界处对齐;或者,若所述阻隔墙包括不透明部分,则所述阻隔墙的透明部分对应所述显示区的部分,且所述不透明部分和透明部分的分界面与显示区和非显示区的分界处对齐。进一步地,当所述疏水层上形成有凹槽时,所述凹槽对应于所述非显示区,且其宽度不超过对应的所述非显示区的宽度。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狭缝光栅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在第一基板上形成第一电极;在第二基板上形成第二电极;在所述第二电极上形成疏水层;在所述疏水层上形成多个相互平行的阻隔墙,所述阻隔墙包括透明阻挡条;并在所述第二基板或第一基板四周形成外围腔壁;将所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对盒,使得所述外围腔壁与所述第一基板接触以形成密闭空腔;其中,在所述密闭空腔中注有疏水流体和亲水流体,所述亲水流体为透明物质,所述疏水流体为不透明物质;且在不加电的情况下,所述疏水流体的厚度不高于所述透明阻挡条的高度,在加电的情况下,所述疏水流体聚集区域的最高处不高于所述阻隔墙的最高处。可选的,在所述第二电极上形成疏水层,且在所述内部腔壁的背对与其接触的所述透明阻挡条的一侧面处,所述疏水层形成有凹槽。进一步地,所述在所述疏水层上形成多个平行的阻隔墙包括在所述疏水层上形成多个相互平行的所述透明阻挡条以及与所述透明阻挡条接触的内部腔壁。可选的,在第二基板上形成第二电极包括通过构图工艺在所述第二基板上形成第二电极,所述第二电极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二电极条,所述第二电极条与空腔单元一一对应,且相邻所述第二电极条之间的间隔与加电情况下所述疏水流体的聚集区域相对应;其中,所述阻隔墙将所述密闭空腔分割为多个所述空腔单元。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狭缝光栅及制备方法、显示装置,在第一基板上设置第一电极,在第二基板上设置第二电极和第二疏水层,并在两基板形成的密闭空腔内填充有不透明的疏水流体和透明的亲水流体,由于有多个平行的包含透明阻挡条的阻隔墙的阻挡及疏水层的作用,在不给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加电的情况下,可形成多条明暗相间的条纹,只有到达透明部分的狭缝的光线才可通过,这样便可形成狭缝光栅;在给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加电并达到一定压差的情况下,亲水流体迫使疏水流体向空腔单元的一侧聚集,使得整个基板上透明部分变宽,大部分光线可通过透明部分,此时疏水流体聚集区域呈不透光状态,可用作对不希望透光的特定区域的阻挡。当该狭缝光栅用于显示装置时,可适用产生偏振光的显示器件单元也可适用产生非偏振光的显示器件单元,同时,可根据不同的需要实现2D平面画面和3D立体画面的相互切换。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I为现有技术中液晶狭缝光栅立体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狭缝光栅的结构示意图一;·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狭缝光栅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狭缝光栅,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设置在两基板四周的外围腔壁以形成密闭空腔,以及填充于所述密闭空腔中的亲水流体和疏水流体,其中所述亲水流体为透明物质,所述疏水流体为不透明物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的第一电极;设置在所述第二基板上的第二电极,设置在所述第二电极上的疏水层,以及设置在所述疏水层上的多个相互平行的阻隔墙,所述阻隔墙包括透明阻挡条,且在不加电的情况下,所述疏水流体的厚度不高于所述透明阻挡条的高度,在加电的情况下,所述疏水流体聚集区域的最高处不高于所述阻隔墙的最高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坤武延兵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