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太阳能发电模块(太阳电池板)的设置、电视天线的安装等、在2 3层楼的低层住宅中的屋顶上作业中为确保完全而使用的落下防止系统、构成该落下防止系统的用于连接主绳与坠落防止器具的八字环部件等复环部件、四孔部件、用作固定主绳的重锤的桶、用于在屋顶侧端上固定主绳的钩(屋顶侧端用钩)、使用落下防止系统的在屋顶上的作业方法、以及用于设置的主绳设置方法。
技术介绍
低层住宅的屋顶上作业是以太阳电池板的设置、住宅建设或电视天线的安装等为目的而进行,而在这种高空作业中,防止作业员的滚落事故极其重要,法律规定公司、工人双方有义务采取安全带的使用等坠落防止措施,并规定了标准。详细内容如下。劳动安全卫生法第21条2项;公司的危险防止措施义务、第24条公司的劳动灾害防止义务、第26条工人遵守公司措施的义务、第27条公司的讲授措施、工人的遵守义务、第42条若不是厚生劳动大臣的标准合格品则禁止转让、出租、设置,第119条违反第42条者的罚规。劳动安全卫生法施行法令第13条40号要具备劳动大臣规定的标准的机械等、安全带。劳动安全卫生规则第27条若不是安全卫生法第42条的标准合格品则公司禁止使用、第518条公司的作业平台设置义务(在高度2m以上作业时)、第518条之2 :公司的坠落防止措施义务(难以设置作业平台时)、第519条公司的围墙、栏杆等的设置义务(高度2m以上的作业平台的端部等)、第519条之2 :公司的坠落防止措施义务(难以设置围墙、栏杆等时)、第520条工人的安全带使用义务、第521条公司的安全带安装设备设置义务(在高度2m以上进行作业时)、第521条之2 :安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5.25 JP 2010-119292;2010.06.18 JP 2010-139421.一种落下防止系统,其特征在于,具有主绳,从房屋的一方侧的地面的附近,穿过包括屋脊的上述房屋的屋顶之上,并延伸至上述房屋的另一方侧的地面的附近而设置;重锤,由桶构成,并且在上述主绳的端部与上述主绳连接,并设在地面上;以及伸缩式坠落防止器具,将在上述屋顶之上作业的作业员所穿戴的吊带与上述主绳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落下防止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伸缩式坠落防止器具是使用复环部件与上述主绳连接的器具,上述复环部件具有贯通主体部的第一贯通孔和从该第一贯通孔分离且贯通上述主体部的第二贯通孔。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落下防止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多根上述主绳,这些主绳在上述屋顶的屋脊的延伸方向上隔开预定的间隔而设置,具有水平绳,该水平绳的一端部与设置于上述屋顶上的各主绳之中的一根主绳连接, 另一端部与设置于上述屋顶上的各主绳之中的另一根主绳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落下防止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伸缩式坠落防止器具设在上述水平绳上,具有辅助主绳和辅助主绳用重锤,上述辅助主绳的一端部与设有上述伸缩式坠落防止器具的水平绳的部位连接,另一端部侧从连接于上述水平绳的一端部与上述主绳大致平行地延伸至建造有上述房屋的地面的附近而设置,上述辅助主绳用重锤由桶构成,并且在上述辅助主绳的另一端部与上述辅助主绳连接,并设在地面上。5.根据权利要求I 4中任一项所述的落下防止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水平辅助绳,该水平辅助绳的一方的端部与上述主绳连接,从上述一方的端部延伸的部位在上述屋顶之上水平地延伸,另一端部使用屋顶侧端用钩固定在上述屋顶的屋顶侧端上,或者,上述另一端部与由桶构成且设置于地面上的重锤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落下防止系统,其特征在于,具有四孔部件,该四孔部件在主体部设有第一贯通孔、第二贯通孔、第三贯通孔和第四贯通孔,上述四孔部件构成为,将在上述主绳的长度方向的中间部弯曲的第一弯曲部位插入到上述第一贯通孔中,将在上述主绳的长度方向的中间部且在上述第一弯曲部位的附近弯曲的第二弯曲部位插入到上述第三贯通孔中,在已插入到上述第一贯通孔中的第一弯曲部位中,插入已插入到上述第三贯通孔中的第二弯曲部位,在该已插入的第二弯曲部位设置上述伸缩式坠落防止器具的钢环,拉拽从上述各弯曲部位向一方侧伸出的上述主绳的部位, 拉拽从上述各弯曲部位向另一方侧伸出的上述主绳的部位,由此与上述主绳一体地设置, 并且上述四孔部件构成为,在上述第二贯通孔与上述屋顶的一方侧的屋顶侧端之间设置第一辅助绳,在上述第四贯通孔与上述屋顶的另一方侧的屋顶侧端之间设置第二辅助绳,由此在与上述主绳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移动被限制。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落下防止系统,其特征在于,具有四孔部件,该四孔部件构成为,具有第一贯通孔、第二贯通孔、第三贯通孔和第四贯通孔,并且将在上述主绳的长度方向的中间部弯曲的第一弯曲部位插入到上述第一贯通孔中,将在上述主绳的长度方向的中间部且在上述第一弯曲部位的附近弯曲的第二弯曲部位插入到上述第三贯通孔中,在已插入到上述第一贯通孔中的第一弯曲部位中,插入已插入到上述第三贯通孔中的第二弯曲部位,在该已插入的第二弯曲部位设置上述伸缩式坠落防止器具的钢环,拉拽从上述各弯曲部位向一方侧伸出的上述主绳的部位,拉拽从上述各弯曲部位向另一方侧伸出的上述主绳的部位,由此与上述主绳一体地设置;第一辅助绳,在长度方向的一端部侧一体地设有挂在上述屋顶的一方侧的屋顶侧端上的屋顶侧端用钩;第一棘轮装置,具备钢环或钩,在上述第一辅助绳的长度方向的中间部与上述第一辅助绳配合,上述钢环或钩与上述四孔部件的第二贯通孔接合,并且在上述第一辅助绳的配合部位与上述屋顶侧端用钩之间的上述第一辅助绳的长度变短的方向上,允许上述第一辅助绳移动,在上述第一辅助绳的配合部位与上述屋顶侧端用钩之间的上述第一辅助绳的长度变长的方向上,限制上述第一辅助绳移动; 第二辅助绳,在长度方向的另一端部侧一体地设有挂在上述屋顶的另一方侧的屋顶侧端上的屋顶侧端用钩;以及第二棘轮装置,具备钢环或钩,在上述第二辅助绳的长度方向的中间部与上述第二辅助绳配合,上述钢环或钩与上述四孔部件的第四贯通孔接合,并且在上述第二辅助绳的配合部位与上述屋顶侧端用钩之间的上述第二辅助绳的长度变短的方向上,允许上述第二辅助绳移动,在上述第二辅助绳的配合部位与上述屋顶侧端用钩之间的上述第二辅助绳的长度变长的方向上,限制上述第二辅助绳移动。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落下防止系统,其特征在于, 具有第一复环部件,具备贯通主体部的第一贯通孔和从该第一贯通孔分离且贯通上述主体部的第二贯通孔;第二复环部件,具备贯通主体部的第一贯通孔和从该第一贯通孔分离且贯通上述主体部的第二贯通孔;以及辅助绳,在上述屋顶之上在与上述主绳相交的方向上延伸, 将在上述主绳的长度方向的中间部弯曲的第一弯曲部位插入到上述第一复环部件的第一贯通孔中,将在上述主绳的长度方向的中间部且在上述第一弯曲部位的附近弯曲的第二弯曲部位插入到上述第一复环部件的第二贯通孔中,在已插入到上述第一复环部件的第一贯通孔中的第一弯曲部位中,插入已插入到上述第一复环部件的第二贯通孔中的第二弯曲部位,将上述第一复环部件的附近的在上述辅助绳的长度方向的中间部弯曲的第一弯曲部位插入到上述第二复环部件的第一贯通孔中,将在上述辅助绳的长度方向的中间部且在上述第一弯曲部位的附近弯曲的第二弯曲部位插入到上述第二复环部件的第二贯通孔中,在已插入到上述第二复环部件的第一贯通孔中的第一弯曲部位中,插入已插入到上述第二复环部件的第二贯通孔中的第二弯曲部位,在这些已插入的第二弯曲部位设置上述伸缩式坠落防止器具的钢环,拉拽从上述第一复环部件的各弯曲部位向一方侧伸出的上述主绳的部位,拉拽从上述第一复环部件的各弯曲部位向另一方侧伸出的上述主绳的部位,拉拽从上述第二复环部件的各弯曲部位向一方侧伸出的上述辅助绳的部位,拉拽从上述第二复环部件的各弯曲部位向另一方侧伸出的上述辅助绳的部位,由此上述各复环部件与上述主绳和上述辅助绳一体地设置。9.根据权利要求3 5中任一项所述的落下防止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水平绳是使用复环部件与上述主绳连接的结构,上述复环部件具有贯通主体部的第一贯通孔和从该第一贯通孔分离且贯通上述主体部的第二贯通孔。10.根据权利要求I 9中任一项所述的落下防止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重锤分为多个。11.根据权利要求I 10中任一项所述的落下防止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重锤构成为用作容纳上述主绳、上述吊带、上述伸缩式坠落防止器具的容器。12.根据权利要求I 11中任一项所述的落下防止系统,其特征在于,在一根上述主绳上支撑一名作业员,与一根上述主绳的端部连接的上述重锤的质量小于上述一名作业员的质量。13.根据权利要求I 12中任一项所述的落下防止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重锤是布桶。14.一种复环部件,其特征在于,具备第一贯通孔,插入使绳在其长度方向的中间部弯曲的第一弯曲部位;以及第二贯通孔,插入使上述绳在其长度方向的中间部且在上述第一弯曲部位的附近弯曲的第二弯曲部位,在已插入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井上均,藤原义行,松村不二夫,三桥绫史,
申请(专利权)人:绿安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