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用润滑油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68771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8 17: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与现有的润滑油相比在低温环境下的粘度低、且在高温环境下与现有的润滑油相同不产生漏液或烧熔、蒸发损失量少的轴承用润滑油组合物。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轴承用润滑油组合物(K),其含有二酯(A)和聚(甲基)丙烯酸酯系粘度指数改进剂(B),所述二酯(A)是选自下述通式(1)表示的二酯(A1)、下述通式(2)表示的二酯(A2)以及下述通式(3)表示的二酯(A3)中的至少1种且分子量为250~600,基于轴承用润滑油组合物的重量,(A)和(B)的总计重量的比例为81重量%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轴承用润滑油组合物。更详细而言,涉及在广泛的温度区域为低粘度的高粘度指数的轴承用润滑油组合物。
技术介绍
从处理速度的高速化的角度出发,对硬盘驱动器等中使用的主轴电机逐渐要求高速旋转。轴承高速旋转时的性能(主要是旋转转矩)大多取决于使用的润滑油的粘度,为了减小高速旋转时的旋转转矩,提出了低粘度的二酯(例如,专利文献I)。另外,对于使用上述设备的场所而言,由于设备的逐步普及而在苛刻环境下的使·用逐渐增加,因此,例如搭载在车上使用的汽车电子导航等设备,如果考虑汽车的使用环境,则必须耐受从寒冷地域到炎热天气下的使用。因此,要求车载设备中使用的轴承用润滑油是能够在_40°C 80°C的广泛的温度区域无问题地使用的润滑油。另一方面,以提高润滑油的粘度特性为目的,提出了含有粘度指数改进剂的酯系润滑油(例如,专利文献2 5)。另外,提出了在酯与聚α-烯烃等烯烃的混合基础油中添加了粘度指数改进剂的润滑油(例如,专利文献6)、在酯与矿物油的混合基础油中添加了粘度指数改进剂的润滑油(例如,专利文献7)、含有粘度指数改进剂和耐磨损剂的酯系润滑油(例如,专利文献8 )等。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日本特开2008-63385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表2004-528477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6-169441号公报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5-239840号公报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11-057758号公报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平09-125086号公报专利文献7:日本特开2010-280825号公报专利文献8:日本特开2002-34858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然而,现有的主轴电机中使用的润滑油存在以下问题,即,温度所致的粘度变化大,虽然在高温环境下粘度低,但在低温环境下的粘度变高,因此在低温环境下设备的摩擦损失变高。另外,使用专利文献2 5中记载的现有的含有粘度指数改进剂的酯系润滑油时,存在润滑油为高粘度因此设备的摩擦损失变高的问题;使用含有聚α -烯烃、矿物油作为润滑油基础油的专利文献6、7中记载的润滑油时,存在粘度指数提高效果低,并且在高温环境下,聚α -烯烃、矿物油含有的低分子成分容易挥发,因此润滑油的蒸发损失量增多的问题。另外,使用含有耐磨损剂的专利文献8中记载的润滑油时,存在在高温环境下发生来自于耐磨损剂的分解物的蒸发损失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轴承用润滑油组合物,其与现有的润滑油相比在低温环境下的粘度低,且在高温环境下保持恒定的粘度,与现有的润滑油相同不产生漏液或烧熔,且润滑油的蒸发损失量少。本专利技术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经过深入研究,结果完成了本专利技术。即,本专利技术的轴承用润滑油组合物(K),其含有二酯(A)和聚(甲基)丙烯酸酯系粘度指数改进剂(B),所述二酯(A)是选自下述通式(I)表示的二酯(Al )、下述通式(2)表示的二酯(A2)以及下述通式(3)表示的二酯(A3)中的至少I种且分子量为250 600,基于轴承用润滑油组合物的重量,(A)和(B)的总计重量的比例为81重量%以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6.21 JP 2010-140153;2010.10.12 JP 2010-229391.一种轴承用润滑油组合物(K),其特征在于,含有二酯(A)和聚(甲基)丙烯酸酯系粘度指数改进剂(B),所述二酯(A)是选自下述通式(I)表示的二酯(Al )、下述通式(2)表示的二酯(A2)以及下述通式(3)表示的二酯(A3)中的至少I种且分子量为250 600,基于轴承用润滑油组合物的重量,(A)和(B)的总计重量的比例为81重量%以上,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组合物(K),其中,进一步含有耐磨损剂(C),基于(K)的重量,(C)的重量的比例为O. 09重量%以下。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组合物(K),其中,100°C时的运动粘度为2.O 5. 8mm2/So4.根据权利要求I 3中任I项所述的组合物(K),其中,二酯(A)为二酯(A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合物(K),其中,在表示二酯(A2)的通式(2)中,R3 R4为相同或不同的碳原子数为4 10的烷基,A1为亚乙基和/或亚丙基,η为2 6。6.根据权利要求I 5中任I项所述的组合物(K),其中,聚(甲基)丙烯酸酯系粘度指数改进剂(B)是以(甲基)丙烯酸酯(bl)、(甲基)丙烯酸烷基酯(b2)和(甲基)丙烯酸烷基酯(b3)为必须构成单体的共聚物, 所述(甲基)丙烯酸酯(bl)选自具有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杉山义光松原大树
申请(专利权)人:三洋化成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