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消除电源噪声电路和方法,在PCB?layout时,将共模电感与磁珠共用同一个接点区域,通过更换共模电感或磁珠,以根据不同的电源特性,及时采用共模电感或磁珠形成不同的滤波电路,能有效避免调试后需要改版的问题,且使用方便,还能节省PCB板上的空间,从而降低工艺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设备
,尤其涉及。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电路开关器件的不断增加,PCB设计复杂度的逐渐提高,其核心电压也在不断的减小,而由于电源噪声的上升速度快、持续时间短、电压振幅度高、随机性强,对微机和数字电路都能够产生严重干扰,即电源电压的波动会给系统带来严重的影响。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磁珠电容电路或共模电感电容电路来减小或消除电源噪声;而在这两种滤波电路的选取时,由于磁珠具有较好的高频滤波特性,但同时会产生比较大的衰减,应用于低频滤波时,虽然衰减减小,会同时因谐振而出现噪声增强的情况,所以 磁珠电容电路适用于高频滤波;由于共模电感造成的衰减比较小,相比磁珠有更好的EMC抑制能力,所以共模电感电容电路适用于低频滤波。但是,目前在设计初期都不会考虑这两种滤波电路的电路特性,而到后期调试时就会遇到因滤波电路特性不适而需要改版的问题,给调试带来了不便,即现有技术中还没有可以方便在两种不同滤波电路之间随时切换的设计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设计中消除电源噪声的电路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能够方便、及时切换两种不同滤波电路的电路和方法,同时节省了设计空间,有效避免因后期调试问题而需要改版等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消除电源噪声的电路,其中,包括电源、开关、接点模块、多个并联电容、磁珠模块和共模电感模块;所述接点模块通过所述开关与所述电源连接,通过所述多个并联的电容接地,且所述磁珠模块或所述共模电感模块与所述接点模块连接。上述的消除电源噪声的电路,其中,所述接点模块包括电源端正极接点、电源端负极接点、非电源端正极接点和非电源端负极接点,所述电源端正极接点通过所述开关与所述电源正极连接,所述电源端负极接点与所述电源负极连接,所述非电源端正极接点通过多个并联电容接地,所述非电源端负极接点接地。一种消除电源噪声的方法,其中,包括以下步骤在一 PCB板上设置一接点模块,所述接点模块通过一开关与电源连接;设置与所述接点模块匹配的共模电感模块和磁珠模块;将所述共模电感模块或磁珠模块与所述接点模块连接,均形成一滤波电路。上述的消除电源噪声的方法,其中,所述接点模块包括电源端正极接点、电源端负极接点、非电源端正极接点和非电源端负极接点,所述电源端正极接点通过所述开关与所述电源正极连接,所述电源端负极接点与所述电源负极连接,所述非电源端正极接点通过多个并联电容接地,所述非电源端负极接点接地。上述的消除电源噪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个并联电容包括极性电容。上述的消除电源噪声的方法,其中,所述电源端正极接点与所述电源端负极接点之间连接有并联的电容,所述非电源端正极接点与所述非电源端负极接点之间也连接有电容,所述非电源端正极接点还通过一反接的稳压二极管接地。上述的消除电源噪声的方法,其中,所述电源通过二极管与所述开关连接。上述的消除电源噪声的方法,其中,所述磁珠电感模块包括第一磁珠和第二磁珠。上述的消除电源噪声的方法,其中,当所述磁珠模块与所述接点模块连接时,所述第一磁珠的两接点分别与所述电源端正极接点和所述非电源端正极接点连接,所述第二磁珠的两接点分别与所述电源端负极接点和所述非电源端负极接点连接。 上述的消除电源噪声的方法,其中,所述共模电感模块中的共模电感的四个接点分别与电源端正极接点、电源端负极接点、非电源端正极接点和非电源端负极接点连接,且该共模电感的同一绕组上的两个接点分别与电源端正极接点和非电源端正极接点连接,另一绕组上的两个接点分别与电源端负极接点和非电源端负极接点连接。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在PCB layout时,将共模电感与磁珠共用同一个接点区域,通过更换共模电感或磁珠,以根据不同的电源特性,及时采用共模电感或磁珠形成不同的滤波电路,能有效避免调试后需要改版的问题,且使用方便,还能节省PCB板上的空间,从而降低工艺成本。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接点模块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磁珠电容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共模电感电容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接点模块的电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磁珠电容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共模电感电容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I所示,本专利技术一种消除电源噪声的电路,包括电源插头J的正极端通过二极管D与开关SW的引脚2连接,开关SW的引脚I与电源端正极接点SI连接,并通过并联的电容Cl、C2与电源端负极接点S3连接,该负极接点S3还与电源插头J的负极端连接;非电源端正极接点S2通过并联的稳压二级管DZ、电容C4、电容C5、极性电容C6和极性电容C7接地,且极性电容C6和极性电容C7的负极及稳压二级管DZ的正极均接地;非电源端负极接点S4接地,并通过电容C3与非电源端正极连接。进一步的,磁珠FBl的两端分别与电源端正极接点SI和非电源端正极接点S2连接,磁珠FB2的两端分别与电源端负极接点S3和非电源端负极接点S4连接,即构成如图2所示的电路结构,将电源插头J插入电源插座中,即可形成该电源的高频滤波电路。优选的,共模电感L的四个接点分别与电源端正极接点SI、非电源端正极接点S2、电源端负极接点S3和非电源端负极接点S4连接,即构成如图3所示的电路结构,将电源插头J插入电源插座中,即可形成该电源的低频滤波电路;其中,该共模电感L的同一绕组上的两个接点分别与电源端正极接点S和非电源端正极接点S2连接,另一绕组上的两个接点分别与电源端负极接点S3和非电源端负极接点S4连接。工程师根据上述的电路连接关系,对上述电路进行版图设计(PCB layout),即将上述电路layout于一 PCB板上,并对磁珠FBI、FB2和共模电感L进行不同的封装;针对磁珠FBI、FB2和共模电感L不同的封装,于PCB板上的开关SW的输出端预留一个空间区域,使得该空间区域能同时满足封装后的磁珠FBI、FB2或共模电感L的摆放,并在该空间区域中设置与其他电路器件连接的接点,该接点能分别与封装后的磁珠FBI、FB2或共模电感L的接点连接;当封装后的磁珠FBI、FB2摆放在该空间区域中,通过与对应的接点连接形成电源的磁珠电容滤波电路,而当封装后的共模电感L摆放在该空间区域中,通过与对应的接点连接时形成电源的共模电感电容滤波电路。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一种消除电源噪声的方法和电路,在PCB layout时,将共模电感 与磁珠共用同一个接点区域,通过更换共模电感或磁珠,以根据不同的电源特性,及时采用共模电感或磁珠形成不同的滤波电路,能有效避免调试后需要改版的问题,且使用方便,还能节省PCB板上的空间,从而降低工艺成本。通过说明和附图,给出了具体实施方式的特定结构的典型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精神,还可作其他的转换。尽管上述专利技术提出了现有的较佳实施例,然而,这些内容并不作为局限。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阅读上述说明后,各种变化和修正无疑将显而易见。因此,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应看作是涵盖本专利技术的真实意图和范围的全部变化和修正。在权利要求书范围内任何和所有等价的范围与内容,都应认为仍属本专利技术的意图和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消除电源噪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开关、接点模块、多个并联电容、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消除电源噪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开关、接点模块、多个并联电容、磁珠模块和共模电感模块;所述接点模块通过所述开关与所述电源连接,通过所述多个并联的电容接地,且所述磁珠模块或所述共模电感模块与所述接点模块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鲁灿,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