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蓄电池隔离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67473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8 07:05
一种蓄电池隔离块,为底部开口的长方形框架结构,框架的中部有横向加强肋,两竖立框边的底端有向内伸出的两个卡爪,采用阻燃绝缘材料注塑而成。使用时可直接扣到电池托板上,或者直接放置于电池之间,实现电池的快速安装定位,有效保证电池相互间距离的准确性。隔离块底端的两个卡爪可将隔离块夹紧于电池托板上,防止滑动,适用于任意种类的电池架,通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铅酸蓄电池,更具体的为一种蓄电池隔离块
技术介绍
蓄电池放置于电池架上,电池之间需要预留一定间隙,以利于电池使用时热量的散失。但这同时也会给电池安装带来困难,目前电池间隙主要通过目测凭经验预留,但这很难保证间隙的准确性,往往在连接电池连接件时,又需要再次调整,尤其对于大规格电池,电池本身质量大,挪动较困难。目前常用的还有一种方法在电池架托板上加装定位装置,对电池进行限位。这种方法虽然解决了电池间距问题,但是通用性较差,又额外增加了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克服上述缺陷的结构简单、加工简易、安装方便,通用性强,标准化程度高的蓄电池隔离块。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蓄电池隔离块,为底部开口的长方形框架结构,框架的中部有横向加强肋,两竖立框边的底端有向内伸出的两个卡爪。该蓄电池隔离块为阻燃绝缘材料注塑而成的整体。使用时可直接扣到电池托板上,或者直接放置于电池之间,实现电池的快速安装定位,有效保证电池相互间距离的准确性。隔离块底端两个卡爪可将隔离块夹紧于电池托板上,防止滑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加工简易,成本低廉,阻燃;使用时无需其它定位装置,直接安装,快速方便;且不需要对电池架体进行任何改动,适用于任意种类的电池架,通用性强。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主视 图2是图I中的A-A剖视 图3、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安装示意图。图中,I.卡爪,2.电池,3.蓄电池隔离块,4.电池托板,5.加强肋,6.竖立边框。具体实施例方式如附图所示一种蓄电池隔离块 ,为长方形框架结构,采用阻燃绝缘材料注塑而成,加工简易,框架的中部有横向加强肋5,两竖立框边6的底端有向内伸出的两个卡爪I。使用时可直接将该装置扣到电池托板4上,如图4所示;或者直接放置于电池3之间,如图3所示。无需其他定位装置,实现电池的快速安装定位,有效保证电池相互间距离的准确性。隔离块底端两个卡爪I可将隔离块夹紧于电池托板4上,防止 滑动。权利要求1.一种蓄电池隔离块,其特征在于为底部开口的长方形框架结构,框架的中部有横向加强肋,两竖立框边的底端有向内伸出的两个卡爪。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蓄电池隔离块,其特征在于其为阻燃绝缘材料注塑而成的整体。全文摘要一种蓄电池隔离块,为底部开口的长方形框架结构,框架的中部有横向加强肋,两竖立框边的底端有向内伸出的两个卡爪,采用阻燃绝缘材料注塑而成。使用时可直接扣到电池托板上,或者直接放置于电池之间,实现电池的快速安装定位,有效保证电池相互间距离的准确性。隔离块底端的两个卡爪可将隔离块夹紧于电池托板上,防止滑动,适用于任意种类的电池架,通用性强。文档编号H01M2/10GK102945936SQ20121047579公开日2013年2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2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2日专利技术者宋准科, 周庆申, 尹秀芬, 丰奇, 李继亮 申请人:山东圣阳电源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蓄电池隔离块,其特征在于为底部开口的长方形框架结构,框架的中部有横向加强肋,两竖立框边的底端有向内伸出的两个卡爪。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准科周庆申尹秀芬丰奇李继亮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圣阳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