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二进制编码遗传算法的风机微观选址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366863 阅读:2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8 05: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风电场风机选址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二进制编码遗传算法的风机微观选址装置及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是由摄像头装置与图像CMOS传感器相连,图像CMOS传感器与图像处理芯片相连,图像处理芯片与单片机SPCE061A相连接;风速传感器与A/D转换器相连接,A/D转换器与89C51单片机相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适用于平坦地形与复杂地形的风机选址的优点。还具有目标优化多元化,使得风电场投资费用小而经济效益高,并使得年发电量得到显著提高的优点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风电场风机选址
,尤其涉及。是通过对备选风场风速风向的测量,通过摄像头装置对周围环境的监测,把图像数据传送到图像处理芯片SPCA563A处理,再传送至微控制器处理得到地面粗糙度的判断;风速仪测量后的风速信号经A/D转换后传送到微处理器。利用风机之间的尾流影响模型、噪声模型、风机建设和维护费用模型作为目标优化函数以及基于二进制的遗传算法计算得到各个风机最优位置。
技术介绍
风能作为一种新型清洁可再生能源,随着在我国在风电行业的大力发展,风电场的建立日益增多。风电场的选址主要有宏观选址和微观选址,宏观选址是根据风能资源确立风电场位置,风电场的地理位置确立后,需要通过微观选址确立各个风机的具体位置。风电场建立的优劣性,最主要考虑各个风机对风能的利用率,风机噪声的影响,及其风机建立成本和维护费用等因素,使风电场达到年发电量最大,建设成本和噪声污染最小,达到最优结果。在现有的微观选址中,主要是通过WasP, WindFarmer等软件进行选址,但是在风机选址时需要人工布置每个风机的微观选址后,软件才可以计算出风场的最大发电量,要得到最优结果需要进行多次人工确定微观选址,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二进制编码遗传算法的风机微观选址装置,其特征是:摄像头装置与图像CMOS传感器相连,图像CMOS传感器与图像处理芯片相连,图像处理芯片与单片机SPCE061A相连接;风速传感器与A/D转换器相连接,A/D转换器与89C51单片机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旭张化光朱钰杨珺刘劲松孙秋野王刚吴彦高凯葛延峰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东北大学国家电网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