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366487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8 04:14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简单和容易的方法提供一种具有高对比度的显示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以低成本制造这种具有高对比度的显示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显示装置,其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包括显示元件的层,其中,包括显示元件的层插入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和在第一基板或第二基板的外侧的堆叠偏振器。堆叠偏振器以平行尼科耳状态排列;以及堆叠偏振器的消光系数的波长分布彼此是不同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提高对比度的显示装置的结构。
技术介绍
一种与传统的阴极射线管显示装置相比的薄和轻的显示装置,所谓的平板显示器已经开发。包括作为显示元件的液晶元件的液晶显示装置、包括自发光元件的显示装置、利用电子源的FED (场发射显示)等等在平板显示器市场中竞争。因此,为提高利润并与其它产品区别,需要更低的功率损耗和更高的对比度。普通的液晶显示装置被提出保持对比度在每个基板上一偏振片。液晶显示装置的 对比度可以通过降低其黑色亮度来提高。因此,当在如室内剧院环境等的黑暗室内观看图像时,可以提供较高的图像质量。例如,为了提高对比度,已经建议这样一种结构,其中将第一偏振片设置在液晶单元观察侧的基板的外侧,将第二偏振片设置在与观察侧相对的基板的外侧,并且当来自设置在与观察侧相对的基板的末端的辅助光源的光经第二偏振片偏振并穿过液晶单元时,设置第三偏振片用于提高偏振度,从而提高对比度(参考文献I :PCT国际公开No. 00/34821)。结果,能够抑制显示器的不均匀性并可提高对比度,其是因为偏振度的缺少和偏振片的偏振分布而引起的显示器的不均匀性。对比度的视角依赖性已被认为是一种问题。视角依赖性的基本因素是依据液晶分子长轴方向和短轴方向的光的各向异性。因为光的各向异性,所看到图像的可见度与从斜的方向观看装置时的可见度是不同的。因此,白色显示的亮度和黑色显示的亮度随视角变化,并且对比度也具有视角依赖性。为了解决对比度的视角依赖性的问题,已建议一种结构在其中插入延迟膜。例如,在垂直对准模式(VA模式)中,通过设立具有不同折射系数的三方向双轴延迟膜以致插入液晶层,抑制了视角依赖性(参考文献2 :“Optimum Film Compensation Modes for TNand VA LCDs”,SID98DIGEST, p.315-318)。进一步,对于扭转向列模式(TN模式),已建议利用堆叠宽视角(WV)膜的结构,其中盘状液晶化合物是混合排列的(参考文献3 :日本专利No. 3315476)。在投射型液晶装置中,为解决偏振片的退化问题,已建议将两层或者多层线性偏振片堆叠的结构,其中两层或者多层线性偏振片的吸收轴互相平行,并且通过上述结构可得到高显示质量(参考文献4,日本公开专利申请No. 2003-172819)。除了液晶显示装置之外的平板显示器,有包括电致发光元件的显示装置。由于电致发光元件是自发光元件并且它不需要像背光一样的光照射装置,所以它可以很薄。进一步,具有电致发光元件的显示装置具有响应速度较高和视角依赖性比液晶小的优点。关于包括电致发光元件的显示装置,也建议在其中设置偏振片或圆偏振片的结构(参考文献5 :日本专利No. 2761453,和参考文献6 :日本专利No. 3174367)。象包括电致发光元件的显示装置的结构,在阳极基板侧和阴极基板侧可以观测到在其中从插入在光透射基板之间的发光元件发射光的结构(参考文献7 :日本专利公开申请 No. H10-255976)。利用便宜的偏振片可以实现利用如参考文献I所述的三个偏振片来提高对比度的方法;然而,通过该方法实现具有更高对比度的显示器是困难的。虽然堆叠一附加的偏振可片以提高对比度,但是它不能抑制轻微的光泄漏。这是因为光吸收随着光波长而变化,也就是说,在一特殊波长范围内的吸收比在另一波长范围内的吸收小。换句话说,只有在特殊范围内难吸收光。通常利用同类的偏振片;所以即使堆叠偏振片以提高对比度,光不容易被吸收的波长范围实际上依然存在。这引起轻微的光泄漏,光泄漏阻碍了对比度的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然而,在显示装置中,仍然存在提高对比度的强烈需求和为提高对比度已做的研 究。例如,当液晶显示装置、等离子体显示板(rop)和电致发光(EL)板不发光时,与应用在等离子体显示板(rop)和电致发光(EL)板的发光元件的黑色亮度相比,液晶显示装置的黑色亮度较高。结果,存在的问题在于对比度低,并需要提高对比度。另外,对于包括电致发光元件的显示装置和液晶显示装置,需要提高对比度。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高显示装置的对比度。进一步,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具有宽视角的显示装置。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以低花费构成高性能的显示装置。考虑到前述问题,已经产生了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特点是在一基板上设置多个线性偏振器。在多个偏振器中,每个都包括一个偏振膜的多个偏振片可以被堆叠,或者多个偏振膜可以堆叠在一偏振片中。另外,每个包括多层偏振膜的多个偏振片可以被堆叠。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在于在一基板上设置的多个线性偏振片具有不同的吸收轴的消光系数的波长分布。因此,当偏振器的吸收率随光的波长变化时,通过堆叠具有不同的吸收轴的消光系数波长分布的偏振器可以扩大光被吸收的波长范围。也就是说,即使当堆叠偏振器的其中一个具有光在一特殊波长区域很难被吸收的特性,另一偏振器在该波长区域内可以吸收光;因此,具有宽范围的波长区域的光可全被吸收。在该说明书中,堆叠的多个偏振器被称为“堆叠偏振器”,堆叠的多个偏振膜被称为“堆叠偏振膜”,以及堆叠的多个偏振片被称为“堆叠偏振片”。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是以平行尼科耳(Nicols)状态排列如上所述的多个偏振器。平行尼科耳状态指的是偏振器的吸收轴之间的角偏差是0°的排列状态。另一方面,交叉尼科耳状态指的是偏振器的吸收轴之间的角偏差是90°的排列状态。设置透射轴以与偏振器的吸收轴正交,且当使用透射轴时,类似地定义交叉尼科耳状态和平行尼科耳状态。一方面是多个堆叠线性偏振器具有不同的消光系数波长分布。另外,延迟片(也被称为延迟膜或者波片)可以设置在堆叠偏振器和基板之间。在偏振片和延迟片的组合中,四分之一波片(也称为λ /4板)被用做延迟片的结构称为圆偏振片。因此,可以利用堆叠了圆偏振片和偏振片的结构,作为依照四分之一波片在其中排列堆叠偏振片的结构。在一基板上设置的偏振器和四分之一波片偏离45°。特殊地,当偏振器的吸收轴的角度是0°时(当透射轴是90°时),四分之一波片的慢轴被设置为45 °或者135°。在该说明书中,虽然在一基板上设置偏振器的吸收轴和四分之一波片的慢轴以最好使它们彼此偏离45°,但是只要可以获得相似效果,偏振器的吸收轴和四分之一波片的慢轴之间的角偏差可以大于或者小于45° —定的余量。本专利技术涉及下文所述的显示 装置结构。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包括显示元件并插入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的层,和在该第一基板或该第二基板外侧的堆叠偏振器,其中该堆叠偏振器以平行尼科耳状态排列,以及,该堆叠偏振器的吸收轴的消光系数的波长分布彼此是不同的。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包括显示元件并插入在第一基板和该第二基板之间的层,在第一基板的外侧的堆叠偏振器,和在第二基板的外侧的堆叠偏振器,其中,在该第一基板外侧的堆叠偏振器以平行尼科耳状态排列并且该堆叠偏振器的吸收轴的消光系数的波长分布彼此是不同的,其中,在该第二基板外侧的该堆叠偏振器以平行尼科耳状态排列并且该堆叠偏振器的吸收轴的消光系数的波长分布彼此是不同的,以及第一基板外侧的该堆叠偏振器和第二基板外侧的该堆叠偏振器以交叉尼科耳状态排列。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显示装置,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在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包括液晶元件的层;堆叠第一偏振器;堆叠第二偏振器;在所述层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晶体管;电连接到所述晶体管的第一电极;以及第二电极,其中所述第一基板插入在所述层和所述堆叠第一偏振器之间,其中所述第二基板插入在所述层和所述堆叠第二偏振器之间,其中所述堆叠第一偏振器彼此间以平行尼科耳状态排列,其中所述堆叠第二偏振器彼此间以平行尼科耳状态排列,其中所述液晶元件包括双折射模式液晶,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被包括在所述层中,以及其中所述液晶元件的分子定向由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电压来控制。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谷哲二西毅惠木勇司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半导体能源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