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体显示装置及其外嵌触摸功能的液晶光栅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341741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16 19: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液晶显示技术,具体公开一种立体显示装置及其外嵌触摸功能的液晶光栅。该外嵌触摸功能的液晶光栅,包括上片基板玻璃(1)和下片基板玻璃(2),所述上片基板玻璃(1)的内表面设置上片电极(3),所述下片基板玻璃(2)的内表面设置下片电极(4),所述上片基板玻璃(1)和下片基板玻璃(2)之间封装有液晶层(6),所述上片基板玻璃(1)外挂触摸屏。该立体显示装置,包括液晶显示器,所述液晶显示器的一设置背光(18),另一侧设置以上所述的外嵌触摸功能的液晶光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液晶光栅具有多点触摸功能,可较好地满足客户对于立体显示装置的多功能化需求。(*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液晶显示技术,具体来说是一种裸眼型立体显示装置,尤其涉及其中的一种外嵌触摸功能的液晶光栅。
技术介绍
随着显示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已经不能满足于二维显示画面,需要有深度感的画面,三维显示装置(简称3D)可以提供更为全面的信息。参见图1,3D成像的基本原理是左眼与右眼存在65mm的距离,左眼与右眼观看角度略有不同,左右眼接受些许差别的图像经大脑合成后就有立体感觉。故3D的基本技术就是让左右眼接受不同的图像,借用专用3D眼镜来获得3D效果,但是其阻碍了人类自然的视觉。所以裸眼式立体影像是3D发展的重要方向,其中之一的方法就是在显示器前设计一个光栅,让左右眼接受不同的图像而获得3D效果,光栅可分为固定光栅和可开关光栅,利用狭缝原理分光,左眼图像的光进入左眼,右眼图像的光进入右眼,经大脑合成左右眼图像而产生立体感。现有立体显示装置的液晶光栅不具备触摸功能,功能较为单一,不能够完全满足客户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立体显示装置及其外嵌触摸功能的液晶光栅,具有多点触摸功能,可较好地满足客户对于产品的多功能化需求。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外嵌触摸功能的液晶光栅,包括上片基板玻璃(I)和下片基板玻璃(2),所述上片基板玻璃(I)的内表面设置上片电极(3 ),所述下片基板玻璃(2 )的内表面设置下片电极(4),所述上片基板玻璃(I)和下片基板玻璃(2)之间封装有液晶层(6),所述上片基板玻璃(I)外挂触摸屏。较优地,所述上片基板玻璃(I)和下片基板玻璃(2)之间通过环氧胶(5)封装,其中填充液晶层(6)。较优地,所述上片电极(3)为大片电极,所述下片电极(4)为图案电极。较优地,所述下片基板玻璃(2)上设置光栅FPC (7),以与外部驱动设备连接。较优地,所述触摸屏为电容式触摸屏。较优地,所述电容式触摸屏包括与所述上片基板玻璃(I)贴合的ITO玻璃基板(12),所述ITO玻璃基板(12)上蚀刻电极(11),涂绝缘层(9)后以搭桥电极(10)连接。较优地,所述ITO玻璃基板(12)与所述上片基板玻璃(I)之间通过光学胶贴合。较优地,所述绝缘层(9 )上贴有上片偏光片(8 )。较优地,所述下片基板玻璃(2)上设置触摸FPC (13),以连接至外部感控系统芯片。在此基础上,本技术相应提供一种立体显示装置,包括液晶显示器,所述液晶显示器的一设置背光(18),另一侧设置以上所述的外嵌触摸功能的液晶光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较优实施例设计了一种可开关的液晶光栅,可以满足人们对立体显示装置多功能化和薄型化要求,该液晶光栅表面集成了触摸功能,在不增加显示器厚度的情况下,可实现3D显示效果,并可实现2D/3D转换,且具有多点触摸功倉泛。附图说明图I表不光栅3D原理图;图2表示本技术立体显示装置的示意图;图3表示图2中液晶光栅结构示意图;图4表示图2中电容式触摸屏结构示意图;图5表示图4所示触摸屏电极结构示意图图I图5中,有关附图标记为I、上片基板玻璃;2、下片基板玻璃;3、上片电极;4、下片电极;5 :环氧胶;6、液晶层;7、FPC ;8、上片偏光片;9、绝缘层;10、搭桥电极;11、电极;12、ITO玻璃基板;13、FPC ;14、TFT上玻璃基板;15、TFT下玻璃基板;16、驱动IC ;17、FPC ;18、背光;303、TFT上偏光片;304, TFT下偏光片;406、TFT下电极;407、TFT上电极;702、封装胶;802、液晶层。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同时参见图2 图5,表示本技术立体显示装置及其主要部件的结构,该立体显示装置包括液晶显示器部分和外嵌触摸功能的液晶光栅部分,以下分别进行说明。液晶显示器部分包括TFT上玻璃基板14、TFT下玻璃基板15、两者的外侧表面分别设置TFT上偏光片303、TFT下偏光片304,内侧表面表面分别设置TFT下电极406、TFT上电极407 ;TFT下玻璃基板15上设置驱动IC16,可通过FPC (柔性线路板)17连接外部控制设备;TFT上玻璃基板14和TFT下玻璃基板15之间用封装胶702封装,其中的空间填充液晶层802,当TFT下电极406、TFT上电极407被施加驱动电压时,液晶层802的液晶分子发生偏转,背光18的光线选择性地通过液晶层802。外嵌触摸功能的液晶光栅部分包括光栅结构和触摸屏结构两部分。光栅结构包括上片基板玻璃I和下片基板玻璃2,它们的内表面分别设置上片电极(大片电极)3和下片电极(图案电极)4 ;该上片基板玻璃I和下片基板玻璃通过环氧胶(封装胶)5封装,其中填充液晶层6 ;该下片基板玻璃2上设置FPC (光栅FPC,柔性线路板)7以连接外部驱动设备,通过控制上片电极3和下片电极4的驱动电压,控制液晶层6的偏转,通电时产生旋光效应,使光线选择性通过上片偏光片8,由此形成明暗相间的条纹,即光栅。触摸屏结构包括上片偏光片8、绝缘层9、搭桥电极10、电极(触摸电极)11、ITO玻璃基板12、FPC (触摸FPC) 13等部件,通过点触电极11产生触摸功能。本技术立体显示装置的关键在于设计一种外嵌触摸功能的液晶光栅,具体是将电容触摸屏贴合在光栅玻璃上,这样可以降低整个显示器的厚度,实现薄型化显示。同时利用显示器上片偏光片8出来的光为偏振光;当然,电容触摸屏上只需要一片偏光片也可以实现光栅,这样可降低厚度,节省物料。上述外嵌触摸功能的液晶光栅的制作流程大致为上片基板玻璃I一一镀上片电极3 — 一光刻上片电极3 — 一涂定向层一下片基板玻璃2镀下片电极4一一光刻下片电极4一一涂定向层一一涂封装环氧胶5 — 一上片基板玻璃I与下片基板玻璃2连接一一灌入液晶层6 整体厚度减薄连接FPC7 检测贴上片偏光片8在电容触摸屏点光学胶在光栅上片基板玻璃I上一一电容触摸屏ITO玻璃基板12与光栅上片基板玻璃I贴合一一光学胶流平一一 UV光固化。以下对本技术立体显示装置及其主要部件的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进行说明本技术的以上实施例设ii 种可开关的液晶光棚,该液晶光棚的基本原理是上片电极(大片电极)3和下片电极(图案电极)4之间灌入液晶层6,当通电时候,在无电极的地方液晶分子不转向,具有旋光效应,光能通过上片偏光片8 ;而在有电极的地方液晶分子转向,无旋光效应,光不能通过上片偏光片8,这样就形成了明暗相间的条纹,即光栅。同时,为了满足人们对显示装置多功能化和薄型化要求,本技术在液晶光栅·表面集成了触摸功能。其采用外挂式电容式触摸屏(CTP),该外挂式电容式触摸屏的基本原理是在ITO玻璃基板12上蚀刻出电极11,涂绝缘层9后再做搭桥电极10。当人手触摸时,人体电场、用户和触摸屏表面形成一个耦合电容;对于高频电流来说,电容是直接导体,于是手指从接触点吸走一个很小的电流;这个电流通过电极11以及FPC 13传导到感控系统芯片,该系统芯片计算出该点坐标,最终实现触摸功能。本技术的立体显示装置如图2所示,电容式触摸屏绝缘层9上贴上上片偏光片8,电容触摸屏的ITO玻璃基板12再与光栅上片基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外嵌触摸功能的液晶光栅,包括上片基板玻璃(1)和下片基板玻璃(2),所述上片基板玻璃(1)的内表面设置上片电极(3),所述下片基板玻璃(2)的内表面设置下片电极(4),所述上片基板玻璃(1)和下片基板玻璃(2)之间封装有液晶层(6),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片基板玻璃(1)外挂触摸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嵌触摸功能的液晶光栅,包括上片基板玻璃(I)和下片基板玻璃(2),所述上片基板玻璃(I)的内表面设置上片电极(3 ),所述下片基板玻璃(2 )的内表面设置下片电极(4),所述上片基板玻璃(I)和下片基板玻璃(2)之间封装有液晶层(6),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片基板玻璃(I)外挂触摸屏。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外嵌触摸功能的液晶光栅,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片基板玻璃(I)和下片基板玻璃(2)之间通过环氧胶(5)封装,其中填充液晶层(6)。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外嵌触摸功能的液晶光栅,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片电极(3)为大片电极,所述下片电极(4)为图案电极。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外嵌触摸功能的液晶光栅,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片基板玻璃(2)上设置光栅FPC (7),以与外部驱动设备连接。5.如权利要求Γ4任一项所述的外嵌触摸功能的液晶光栅,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锦銮吴梓平周晓峰王新志何基强
申请(专利权)人:信利半导体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