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耐蚀材料表面再钝化动力学参数测量技术,具体为一种高温高压原位多道快速划伤电极系统。
技术介绍
依赖表面形成致密钝化膜而具有腐蚀抗力的耐蚀合金,当局部表面的钝化膜因机械破坏露出新鲜表面时,则会加剧新鲜表面处腐蚀的发生,从而在该位置形成新的钝化膜,且再钝化的发生依赖材料本身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材料的应力腐蚀敏感性一般通过恒载荷试验、恒应变试验和慢应变速率拉伸试验等进行评价。这些应力腐蚀敏感性评价方法依赖加载条件和样品几何尺寸,并不能反映材料本身的抗应力腐蚀能力,且所需的实验周期较长,费用也较高。根据滑移-溶解模型,膜破位置的再钝化动力学参数也和应力腐蚀裂纹的萌生和扩展过程密切相关。因此,通过再钝化动力学参数法评定材料的应力腐蚀敏感 性是一个便捷有效且经济的方法,尤其对于长期在高温高压环境中服役的耐蚀材料。目前,材料再钝化动力学参数的测定主要通过划伤电极法来实现。在高温高压环境中材料新鲜表面的重新成膜是一个快速过程,那么这就要求划伤速度也必须快,否则将会导致试样表面边划伤、边钝化,那么采集得到的信号也是新鲜表面的钝化信号和稍早前划伤表面钝化信号的一系列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温高压原位多道快速划伤电极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设有:高温高压工作电极、高温高压辅助电极、高温高压参比电极、上下高压釜盖、高压釜体、快速运动轴、划头、试样方位刻度盘、手动划头转向盘、环形加热器,具体结构如下:高压釜体和上下两个高压釜盖构成高压釜,高压釜体设置于上下两个高压釜盖之间,高压釜体和上下两个高压釜盖连接;在上高压釜盖上设置热电偶、高温高压工作/辅助电极座和高温高压参比电极,高压釜体内设置辅助电极、划头、工作电极,辅助电极和工作电极分别通过导线穿过高温高压工作/辅助电极座,高温高压参比电极的导液管伸至高压釜体内;快速运动轴上部导向杆穿过导向平台板中心的导向孔,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恩厚,郦晓慧,王俭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