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属于真空技术应用领域。
技术介绍
在中高轨道,等离子体非常稀薄,航天器表面电场的作用距离从数米延伸至数百米。这样会改变航天器周围带电污染物的传输路径,使污染物在航天器表面再分布,并沉积在航天器上的任何位置,使航天器整体污染程度加重,并对位于低污染区的敏感系统造成更加严重的危害(如卫星大功率射频系统中污染物从非关键部位转移到关键部位,大大降低系统的放电阀值,使系统更容易产生放电现象而烧毁器件;同时还导致光学镜片的防尘罩失效,影响光学系统的成像质量)。航天器表面带电形成的电场能够吸附周围空间原本不会沉积到表面的带电污染物,增大敏感表面污染物的沉积量,在短期内就可能达到污染水平的控制上限,缩短卫星有效载荷的使用寿命。在表面带电加剧污染程度这一现象的研究中,美国研制了阻滞能量分析仪-石英晶体微粒天平装置(RPA-QCM)研究航天器表面带电对污染的增强作用,并在P78-2 (SCATHA)卫星上进行了飞行验证试验,用于判断卫星上安装的八个肼发动机点火后是否会在传感器上沉积污染物。研究结果表明真空条件下,在温度高于_45°C的敏感表面上并没有观测到来自肼发动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真空中带电污染物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真空测试室(1)、热电子发射阴极(2)、热电子发射阴极陶瓷固定件(3)、加速极支撑架(4)、偏转栅网(5)、测试法兰(6)、加速极(9)、底座(10)、出气盖(11)、加热台(12)、支架(13);直流稳流电源、第一稳压电源、真空机组、第二稳压电源;QCM探头(7)、QCM支架(8)、QCM频率监测仪、温控仪;其中,真空测试室(1)内部中心位置设有底座(10);热电子发射阴极(2)通过热电子发射阴极陶瓷固定件(3)固定安装在底座(10)左侧;加速极(9)通过加速极支撑架(4)固定安装在底座(10)中部;QCM支架(8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兴,王鹢,杨生胜,庄建宏,杨青,孔风连,薛玉雄,颜则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五研究院第五一〇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