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楼自救逃生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65146 阅读:2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8 00: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楼自救逃生窗。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主窗框,主窗框上设置有上活动窗框和下活动窗框;上活动窗框框边的两上角内安装有动滑轮,该动滑轮与主窗框两上角内安装的定滑轮通过钢索连接,钢索与安装于主窗框一侧的电机齿轮组连接;下活动窗框内安装有承重框架箱,下框边安装有承重轴,并通过该承重轴铰接在主窗框上;上活动窗框与下活动窗框铰接,其下框边内侧设有推把;承重框架箱内安装有钢架结构,钢架结构上固装有逃生匀速降落控制装置,承重框架箱与下活动窗框通过逃生匀速降落控制装置的钢索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既提高了空间的利用率,改善了生活环境,又在危急情况下能够实现自救逃生,并且结构简单,操作便利,成本较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设施
,具体涉及一种集自救逃生和空间拓展两种功能为一体的高楼自救逃生窗
技术介绍
在城市化进程高速发展的今天,城市高层建筑鳞次栉比。同时,乡镇人口急剧涌入城市,使城市人均居住面积大幅减少,高楼大厦的建设在某种程度上缓解了人均居住面积减小的问题。然而,林立的高楼在创造了现代城市整体形象的同时,也造就了一个棘手的问题高层建筑的消防问题。如果高层建筑遭受火灾,火势易横向和纵向蔓延,并伴随着浓烟,从楼梯、或消防电梯等渠道逃生容易发生混乱、踩踏等情况,部分住户往往采用等待救援的方式。目前,高层建筑消防主要采用举高车救援,高压水炮灭火,消防队员深入灭火以及直升机灭火四种方式。这四种救援灭火方式分别存在着以下问题举高车的举高高度有限;高压水炮的射程有限;人力救援将消耗消防队员的大量体能,从而降低救援成功率;直升机的负载有限,仅能作为观察工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高层火灾救援范围有限、救援效果不够理想、救援主要采用的是他人来救助的方式,而被困火海的住户只能等待救援的问题,提供一种能把逃生装置融入到高层建筑用户空间内的高楼自救逃生窗。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该高楼自救逃生窗,它包括固定于墙体上的主窗框,主窗框上设置有上活动窗框和下活动窗框;上活动窗框上固装有钢化玻璃,其框边的两上角内安装有动滑轮,该动滑轮与主窗框两上角内安装的定滑轮通过钢索连接,钢索与安装于主窗框一侧的电机齿轮组连接;上活动窗框的两上角内侧与主窗框的两侧边框之间连接有防护条;所述下活动窗框内安装有承重框架箱,下活动窗框的下框边安装有承重轴,并通过该承重轴铰接在主窗框的下框边内;上活动窗框的下框边与下活动窗框的上框边铰接,上活动窗框的下框边内侧还设有推把;所述承重框架箱内安装有钢架结构,钢架结构上固装有逃生匀速降落控制装置,承重框架箱的四个角与下活动窗框的四个角通过逃生匀速降落控制装置的钢索连接。更进一步,所述逃生匀速降落控制装置包括安装于承重框架箱面板孔中的速度控制盖,速度控制盖的一端通过轴铰接在钢架结构上,速度控制盖的下面中间设有一个槽,未打开速度控制盖时,该槽嵌入并锁定一速度控制手柄;所述速度控制手柄下部与一制动装置的中心固连,制动装置的下部左右两侧与安全栅机构连接,安全栅机构控制承重框架箱四个角与下活动窗框四个角连接的钢索的打开,安全栅机构连接有锁结构;制动装置的上部左右两侧还与绞盘机构连接;所述绞盘机构上绕有钢索,制动装置左右两侧绞盘机构上的钢索两端分别绕到左右两对竖直导线机构上后,再绕到钢架结构四个角上的水平导线机构上,钢索通过四个水平导线机构端部的滑轮与所述下活动窗框的四个角连接。所述制动装置与安全栅机构、制动装置与绞盘机构组成齿轮副。所述上活动窗框的两侧边框与主窗框的两侧边框之间还均匀连接有若干防护索。本专利技术将窗户设计成可以展开的方式,在非火灾情况下可通过推把将上活动窗框和下活动窗框推开拓展成开敞式阳台;遇到紧急情况时,通过承重框架箱四个角连接的钢索脱离下活动窗框匀速下降而展开自救。本专利技术实现了自救逃生和空间拓展两种功能,使自救和空间拓展有机的融合在一起,既提高了空间的利用率,改善了生活环境,又在危急情况下能够实现自救逃生,保障了生命安全。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便利,而且成本较低,符合消费者的要求。附图说明 图I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拆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拓展后从户外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拓展后从户内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至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从户外看,从窗户状态拓展成开敞式阳台的过程变化状态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承重框架箱及安装于其内的逃生匀速降落控制装置各部件的拆分图。图10是图9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11是图9中制动装置和左右绞盘机构部分的俯视图。图12是图9中钢架结构、制动装置和安全栅机构部分的俯视图。图13是图9中绞盘机构的侧视图。图14是图9中制动装置和速度控制盖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15是图9中制动装置和安全栅机构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16是图9中四个竖直导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17是图9中钢架结构两个角上的水平导线机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参见图I、图2、图3,本实施例包括固定于墙体上的主窗框1,主窗框I上设置有上活动窗框3和下活动窗框14。上活动窗框面上固装有钢化玻璃9,上活动窗框3的两上角内安装有动滑轮15,动滑轮15与主窗框I两上角内安装的定滑轮7通过钢索8连接,钢索8与安装于主窗框I 一侧的电机齿轮组2连接。图2、图3中可见,上活动窗框3的两上角内侧与主窗框I的两侧边框之间连接有防护条5,上活动窗框3的两侧边框与主窗框I的两侧边框之间还均匀连接有若干防护索11。下活动窗框14内安装有承重框架箱10,下活动窗框14的下框边安装有承重轴4,下活动窗框14的下框边通过承重轴4铰接在主窗框I的下框边内。上活动窗框3的下框边与下活动窗框14的上框边铰接,上活动窗框3的下框边内侧还设有推把6。承重框架箱10内安装有钢架结构12,钢架结构12上固装有逃生匀速降落控制装置13,承重框架箱10的四个角与下活动窗框14的四个角通过逃生匀速降落控制装置13的钢索16连接。参见图10至图17,逃生匀速降落控制装置13包括安装于承重框架箱10面板孔中的速度控制盖17,速度控制盖17的一端通过轴18铰接在钢架结构12上,速度控制盖17的下面中间设有一个槽,未打开速度控制盖17时,该槽嵌入并锁定速度控制手柄19。速度控制手柄19下部与制动装置20的中心固连,制动装置20的下部齿轮与其左右两侧的安全栅机构21齿轮连接,安全栅机构21连接有锁结构22,制动装置20的上部齿轮还与其左右两侧的绞盘机构23齿轮连接。参见图13,绞盘机构23上绕有钢索16 ;参见图16,左右绞盘机构23上的钢索16两端分别绕到左右两对竖直导线机构24上后,再绕到如图17所示的钢架结构四个角上的水平导线机构25上,钢索16通过四个水平导机构25端部的滑轮26与下活动窗框14的四个角连接。本专利技术自救逃生窗的拓展工作过程如下本专利技术自救逃生窗的整个打开过程预计为十秒,采用人力推动窗户推把6跨过窗户死点位置之后,窗户下底板即下活动窗框14绕轴(即承重轴4)旋转90度,同时带动上部 透明窗户即上活动窗框3打开,实现空间的拓展,此打开过程为无电纯机械操作,电机齿轮组2保持窗户匀速打开。关闭此拓展出的开敞式阳台集电动手动于一体,手动可预防停电。电机齿轮组2是与钢索8连接,电机齿轮组包含电机和绞盘齿轮组,由电机转动带动绞盘齿轮组转动,而绞盘齿轮组又带动缠绕在绞盘齿轮上的钢索8运动,当人用手推推把6时,窗户由于自身重量匀速下降,钢索8在电机的带动下被拉长,同时通过定滑轮7和动滑轮15拉动防护条5旋转至水平状态,因而开启空间拓展的功能。参见图4至图8,窗户拓展成阳台的过程中,防护索11随着上活动窗框3的移动以主窗框I的两侧边框相连接的点为中心向外旋转90度,并由原来的垂直状态达到拓展后的水平状态。上活动窗框3以及钢化玻璃9伴随其底部与下活动窗框14铰接的轴旋转而移动,并始终保持垂直状态;推把6也随之移动,并始终保持水平状态。定滑轮7随着上活动窗框3和动滑轮15的移动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楼自救逃生窗,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固定于墙体上的主窗框,主窗框上设置有上活动窗框和下活动窗框;上活动窗框上固装有钢化玻璃,其框边的两上角内安装有动滑轮,该动滑轮与主窗框两上角内安装的定滑轮通过钢索连接,钢索与安装于主窗框一侧的电机齿轮组连接;上活动窗框的两上角内侧与主窗框的两侧边框之间连接有防护条;所述下活动窗框内安装有承重框架箱,下活动窗框的下框边安装有承重轴,并通过该承重轴铰接在主窗框的下框边内;上活动窗框的下框边与下活动窗框的上框边铰接,上活动窗框的下框边内侧还设有推把;所述承重框架箱内安装有钢架结构,钢架结构上固装有逃生匀速降落控制装置,承重框架箱的四个角与下活动窗框的四个角通过逃生匀速降落控制装置的钢索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平章勇陈壮胡淼淼刘礼俞鹏飞周振雄谢声朢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工程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