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常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间歇投配式污水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363805 阅读:2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7 21: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间歇投配式污水处理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是在地表植物下面布置多个渗滤沟及布水槽,在渗滤沟内填充人工配制的特殊土壤,并在布水槽两侧设置强化布水材料,在土壤-微生物-植物系统的综合净化功能作用下净化污水,净化后的水通过设置在底部防渗层上方的集水沟收集后,经集水管排出。本发明专利技术受环境条件影响小,不散发不良气味,不影响地面景观等优点,基建费用低,基本无动力消耗,对生活污水中的COD、氨氮、总氮和总磷的去除率可达到90%以上,处理出水可直接回用,地表种植草坪,可以与城镇绿化相结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污水的 处理方法,具体的说是。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城市规模日益扩大,污水排放量急速上升,对城市污水处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有污水处理设施相对滞后,存在着占地面积大、污水处理能力有限、传统污水处理工艺落后、地上污水处理设施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影响周围居民生活质量等弊端,面临规模和技术升级、设备改造、管网配套建设等一系列问题。根据欧美发达国家发展经验,污水处理发展趋势应从集中大型化处理转向分散小型化排污源处理,从地上设施转变为地下设施,从传统工艺升级为新技术新工艺。我国也应将污水处理厂化整为零,转入地下,从而逐步缓解我国目前污水处理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城市居住小区、乡镇等分散居住地区提供。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该方法是在地表植物下面布置多个渗滤沟及布水槽在渗滤沟内填充有利于提高毛管湿润性能、通气透水性能和微生物附着生长的人工配制土壤。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为(1)在地表植物下面布置多个渗滤沟及布水槽,渗滤沟内填充人工配制土壤,该土壤由原土壤和在其中掺杂25% -40%炉渣和8% -20%的草炭土构成;(2)经初沉池预处理后的污水通过布水系统投配到渗滤沟内的布水管,污水投配方式采用间歇投配方式,间歇投配的干湿比为I ;(3)经布水管进入布水槽,在渗滤沟内人工配制土壤的毛管浸润作用下,通过设置在布水槽两侧的强化布水材料,逐渐向四周土壤扩散,使其进一步进入渗滤沟间的下降流区;(4)在渗滤沟间水流降流区设置能够强化反硝化作用的分流布水槽和分流布水管;对原污水按I : 1-4的分流比进行分流,使其进入设置在渗滤沟间的分流布水槽;(5)在土壤-微生物-植物系统的综合净化功能作用下;污水得到净化,净化后的水通过设置在底部防渗层上方的集水沟收集后,经集水管排出。本专利技术的优势在于本专利技术受环境条件影响小,不散发不良气味,不影响地面景观等优点,基建费用低,基本无动力消耗,对生活污水中的C0D、氨氮、总氮和总磷的去除率可达到90%以上,处理出水可直接回用,地表种植草坪,可以与城镇绿化相结合。具体实施方案实施例I :渗滤沟内的渗滤土层为掺加25%炉渣和8%草炭的云南红壤土,地表种植黑麦草,布水管埋深4cm,集水管埋深30cm,系统水力负荷为cm/d,渗滤系统面积9m,,采用污水连续投配的方式进水,进水Coo、氨氮、总氮和总磷平均浓度分别为76. mg/L、13mg/L、21mg/L、l. 94mg/L的生活污水,系统对C0D、氨氮、总氮和总磷的去除率分别为85 %、73%、77. 7%和98%,处理出水中的COD、氨氮、总氮和总磷平均浓度11. 7mg/L、4. mg/L、4.7mg/L和O. 04mg/L,处理出水满足国家建设部颁发的《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实施例2 :渗滤沟内的渗滤土层为掺加15%炉渣和8%草炭的云南红壤土,布水管埋深40cm,集水管埋深IOOcm力负荷为4cm/d,渗滤系统面积6m2,采用干湿周期比为I : I的方式进水(即投配污水ld,然后落干Id),进水C0D、氨氮、总氮和总磷平均浓度分别为132mg/L、14mg/L、19. mg/L和3. 4mg/L的生活污水,系统对C0D、氨氮、总氮和总磷的去除率 分别为88,7%、90. 9%、91. 2%和97. 2%,处理出水中的C0D、氨氮、总氮和总磷平均浓度13. 9mg/L、0. 72mg/L、l. 7mg/L和O. 03g/L,处理出水满足国家建设部颁发的《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权利要求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处理发放方法是在地表植物下面布置多个渗滤沟及布水槽,在渗滤沟内填充有利于提高毛管湿润性能、通气透水性能和微生物附着生长的人工配制土壤。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水槽两侧设置强化布水材料,在土壤-微生物-植物系统的综合净化功能作用下净化污水,净化后的水通过设置在底部防渗层上方的集水沟收集后,经集水管排出。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本专利技术是在地表植物下面布置多个渗滤沟及布水槽,在渗滤沟内填充人工配制的特殊土壤,并在布水槽两侧设置强化布水材料,在土壤-微生物-植物系统的综合净化功能作用下净化污水,净化后的水通过设置在底部防渗层上方的集水沟收集后,经集水管排出。本专利技术受环境条件影响小,不散发不良气味,不影响地面景观等优点,基建费用低,基本无动力消耗,对生活污水中的COD、氨氮、总氮和总磷的去除率可达到90%以上,处理出水可直接回用,地表种植草坪,可以与城镇绿化相结合。文档编号C02F3/34GK102942256SQ201210472028公开日2013年2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13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13日专利技术者赵玲萍 申请人:常州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间歇投配式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处理发放方法是在地表植物下面布置多个渗滤沟及布水槽,在渗滤沟内填充有利于提高毛管湿润性能、通气透水性能和微生物附着生长的人工配制土壤。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玲萍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