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钢材生产的矫直板以及矫直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362788 阅读:2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7 18: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钢材生产的矫直板和矫直方法,该矫直板包括第一部分和在第一部分上形成的第二部分,第二部分包括在第一部分的上表面间隔一定距离地形成的多个格栅,在格栅的顶部设置有多个齿,同一格栅的相邻齿之间形成用于放置钢材的槽口,在矫直板上还形成有表面处理介质储存槽,表面处理介质储存槽由相邻的两个格栅和第一部分的上表面围成,该表面处理介质储存槽存储的表面处理介质吸收钢材冷却时散发的热量,蒸发后达到钢材的表面,改变钢材表面结构而在钢材表面生成致密防锈层。本发明专利技术在提供矫直作用的基础上,能够起到对轧件表面氧化铁皮进行改质的作用,达到防锈、提高轧件表面质量的目的,从而简化工艺,减少工序,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钢材生产的设备和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钢材生产的矫直板和矫直方法。
技术介绍
矫直板是棒材生产中的重要设备,位于冷床卸钢位置。经轧制后的轧件上冷床后温度较高,冷却过程中由于热胀冷缩的作用,轧件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弯曲。矫直板的作用,就是在轧件热胀冷缩过程中限制其弯曲,保证冷却后的轧件平直度符合相关要求。目前常用的矫直板(图1、2)包括位于下部的第一部分和在第一部分上形成的第二 部分,第二部分包括在第一部分的上表面间隔一定距离地形成的多个格栅,在格栅的顶部设置有多个齿,同一格栅的相邻齿之间形成用于放置钢材的槽口 1,在第一部分上,在相邻的格栅2之间形成有通孔101,使得密排在格栅2顶部的钢材散发的热量能够通过该通孔101散发到矫直板的下部。经轧制后的轧件上冷床后具有较高的温度,以螺纹钢为例,采用热轧工艺生产时上冷床温度一般在1000°c左右;采用控轧控冷或超快冷工艺生产时,上冷床温度一般不低于750°c;采用余热处理工艺生产时上冷床温度一般600°C左右。高温状态的轧件在随后的冷却过程中热量逐渐消失,该部分热量没有被充分利用。如前所述,螺纹钢的生产工艺,除了热轧工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钢材生产的矫直板,包括第一部分和在所述第一部分上形成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包括在所述第一部分的上表面间隔一定距离地形成的多个格栅,在所述格栅的顶部设置有多个齿,同一格栅的相邻齿之间形成用于放置钢材的槽口,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矫直板上还形成有表面处理介质储存槽,所述表面处理介质储存槽由相邻的两个格栅和所述第一部分的上表面围成,该表面处理介质储存槽,用于存储钢材的表面处理介质,存储在所述表面处理介质储存槽的表面处理介质吸收钢材冷却时散发的热量,蒸发后达到钢材的表面,并与钢材的表面发生反应、改变钢材表面结构以在钢材的表面生成致密的防锈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传治李雪峰梁辉孙道清郭锟刘艳林王淑华
申请(专利权)人: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