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棒状钒酸银光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362649 阅读:4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7 18: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棒状钒酸银光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光催化材料由均一棒状钒酸银微晶构成。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高分子保护剂存在下,采用双注沉淀法,制备棒状钒酸银微晶;(2)通过温热水洗涤除去高分子保护剂和无机盐;(3)用明胶进行储存钒酸银微晶。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制备过程简单、条件温和、后处理方便的优点,适合于大规模制备棒状钒酸银光催化材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特殊形貌的光催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光催化

技术介绍
进入21世纪,全球范围的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变得更加突出,已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更成为制约世界各国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如何降解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能源污染,已成各国政府普遍关注和亟待解决的头等大事。自从1969年二氧化钛显示出光电化学与太阳能间的转化能力之后,这一半导体材料立即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纳米二氧化钛可以利用太阳光将环境中绝大多数有机污 染物彻底降解为无毒、无害的水和二氧化碳,不产生二次污染,且廉价易得,在太阳能光解水,污水处理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前景。然而要使二氧化钛真正走向工业化必须解决一下两个技术难题(I) 二氧化钛的禁带宽度约3. 2eV,只能在紫外光激发下产生电子-空穴对,而紫外光只占太阳光的3 5%左右,这就造成了二氧化钛对太阳光的利用效率极低;(2)由于二氧化钛光生电子和空穴存在严重复合而使有效参与光化学反应的载流子数量降低,从而导致光催化材料整体的量子转化效率低(< 4% )。因此,制备可见光响应的光催化剂已成为该领域重要的研究方向。大量研究表明通过掺杂可有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棒状钒酸银光催化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由钒酸银单晶构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宝柱王婷婷熊天庆张金龙杨钒陈星李艺茹
申请(专利权)人:华东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