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刮雨器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61460 阅读:2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2 21: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汽车刮雨器电机,包括蜗杆、蜗轮副、减速器壳体,为了消除蜗杆轴向串动,而采用了在电机的减速壳体里面,蜗杆端部由塑性填充物来支撑。由于改进了电机的内部结构,塑性填充物与蜗杆顶端部位完全吻合,无需再调节它们之间的配合间隙,避免了蜗杆的轴向串动,使得蜗杆与蜗轮副能够保持正常的啮合,避免了蜗轮副顶端脱齿,因而减小了电机的噪音。延长了电机的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机,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刮雨器电机
技术介绍
目前, 现有技术的汽车刮雨器电机多为永磁式直流电动机,由于它的蜗杆顶端都是由安装在减速器壳体上的一个小螺栓通过滚动的钢球来支撑的,小螺栓与蜗杆顶部通过钢球接触是刚性接触,二者的间隙是恒定的、不容易精确调节的,随着工作时间的增加,间隙逐渐增大,产生蜗杆轴向串动的现象,容易使蜗杆与减速器中的蜗轮副啮合状态不好,时常发生涡轮副齿尖脱落,导致噪音变大,影响了电机的使用寿命。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般的做法是提高减速器内各个零部件的制造精度,来改善配合状态,但是提高制造精度势必增加电机的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刮雨器电机中的蜗杆顶端与支撑的小螺栓和钢球之间的间隙不易调节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能够消除蜗杆轴向窜动的汽车刮雨器电机。本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刮雨器电机,包括蜗杆、蜗轮副、减速器壳体,为了消除蜗杆轴向串动,而采用了在电机的减速壳体里面,蜗杆端部的部位由塑性填充物来支撑。塑性填充物的形状为凹形,用来支撑蜗杆的端部,蜗杆的端部形状与塑性填充物的凹槽相匹配。附图说明图I是现有技术的刮雨器电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汽车刮雨器电机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2与实施方案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参照图2可以看出,本技术的汽车刮雨器电机包括电机外壳2,磁瓦8,转子9,轴承6和轴承10、换向器7、减速器壳体3、蜗轮副4、蜗杆1,电机的减速器壳体3内装有塑性填充物5,塑性填充物5在装配的过程中与蜗杆I的端部形状相吻合,蜗杆I的端部为圆滑形或圆锥形,则塑性填充物5的配合形状为球形凹槽或圆锥形凹槽,蜗杆I的端部的球面与圆锥面与塑性填充物5的球形凹槽或圆锥形凹槽相配合接触。磁瓦8置于电机外壳2之中,转子9以及换向器7和蜗杆I装在磁瓦8之中,蜗轮副4与蜗杆I相啮合,蜗轮副4中心的动力输出轴从减速器外壳3中伸出,转子9两端分别置于轴承10和轴承6之中。本技术所提供的汽车刮雨器电机,由于改进了电机的内部结构,塑性填充物与蜗杆顶端部位完全吻合,无需再调节它们之间的配合间隙,避免了蜗杆的轴向串动,使得 蜗杆与蜗轮副能够保持正常的啮合,避免了蜗轮副顶端脱齿,因而减小了电机的噪音。延长了刮雨器电机的使用寿命,但是制造成本并不增加。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刮雨器电机,包括蜗轮副(4)、蜗杆(I)、换向器(7)、减速器壳体(3),其特征是;减速器壳体⑶内的蜗杆⑴端部部位由塑性填充物(5)支撑。2.根据权利要求I所属的汽车刮雨电机,其特征是;塑性填充物(5)与蜗杆⑴配合的部位的形状是球形凹槽或圆锥形凹槽。专利摘要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汽车刮雨器电机,包括蜗杆、蜗轮副、减速器壳体,为了消除蜗杆轴向串动,而采用了在电机的减速壳体里面,蜗杆端部由塑性填充物来支撑。由于改进了电机的内部结构,塑性填充物与蜗杆顶端部位完全吻合,无需再调节它们之间的配合间隙,避免了蜗杆的轴向串动,使得蜗杆与蜗轮副能够保持正常的啮合,避免了蜗轮副顶端脱齿,因而减小了电机的噪音。延长了电机的使用寿命。文档编号H02K7/10GK202749957SQ20122048795公开日2013年2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1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11日专利技术者林友旺 申请人:温州跃卡汽车电器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刮雨器电机,包括蜗轮副(4)、蜗杆(1)、换向器(7)、减速器壳体(3),其特征是;减速器壳体(3)内的蜗杆(1)端部部位由塑性填充物(5)支撑。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友旺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跃卡汽车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