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莫列斯公司专利>正文

片式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61111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2 21:41
一种片式连接器,其能够稳定地维持对方端子和突出端子之间的接触,能够可靠地防止发生瞬断,且容易制造,结构简单且成本较低,小型且可靠性较高。其包括平板状的基板部和配设在该基板部的正面上的板状的导体图案,还包括平板状的线缆部和连接在该线缆部的顶端上的平板状的连接部,该连接部包含与对方连接器的对方端子相卡合的突出端子,该突出端子为以从导体图案的正面突出的方式与导体图案一体地形成的构件,该突出端子包括连接在导体图案的正面上的基端部、具有该基端部的宽度尺寸以下的宽度尺寸的上端部以及位于该上端部和基端部之间的侧表面部,该侧表面部具有比基端部以及上端部更向宽度方向内侧凹入的形状,且包含宽度尺寸最小的极小点。(*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片式连接器
技术介绍
以往,在个人计算机、移动电话、PDA (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 :掌上电脑)、数码相机、摄像机、音乐播放器、游戏机、车辆用导航装置等的电子设备中,为了应对装置、零件的小型化以及高性能化,对连接器也要求小型化以及高密度化。因此,提出有下述一种片式连接器,该片式连接器在绝缘薄膜基板上形成有多个导体图案,将这些导体图案的端部与其它基板等相连接(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以及专利文献2)。图18是以往的片式连接器的立体图。在图中,附图标记811是作为阳连接器的基体的阳侧基体,安装在第一电路基板891的正面上。在上述阳侧基体811的正面上,以规定的间隔排成一列地配设有由导电性金属构成的凸起(bump)851。另外,在上述凸起851的列的两侧,配设有圆柱状的定位凸台821。另外,各个上述凸起851与形成在第一电路基板891的正面上的电路的各个导电轨迹892电连接。另外,附图标记911是作为阴连接器的基体的阴侧基体,安装在第二电路基板991的正面上。在上述阴侧基体911上,以规定的间隔排成一列地配设有贯穿该阴侧基体911的正面和背面的凸起收纳孔922。而且,在上述凸起收纳孔922的列的两侧,配设有引导孔921。另外,在上述第二电路基板991中的凸起收纳孔922的周围,形成有由导电性金属构成的阴侧电极图案951。该各个阴侧电极图案951与形成在第二电路基板991的正面上的电路的各个导电轨迹992电连接。另外,通过使上述阳侧基体811的正面和阴侧基体911的正面相面对,将凸起851以及定位凸台821分别插入到对应的凸起收纳孔922以及引导孔921中,从而将阳连接器和阴连接器相连接。于是,各凸起851的周缘与对应的凸起收纳孔922的阴侧电极图案951相接触而导通。由此,第一电路基板891的各个导电轨迹892与第二电路基板991的相对应的导电轨迹992导通。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2007-134169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08-27010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要解决的问题但是,在上述以往的片式连接器中,阳连接器和阴连接器的连接状态不稳定,有时出现导通在中途瞬间被切断的状态,即发生瞬断。产生这种状态的原因在于,当使阳连接器以及阴连接器的厚度较薄时,随之阳连接器的凸起851的高度尺寸以及阴连接器的阴侧电极图案951的厚度尺寸变小,凸起851和阴侧电极图案951的接触面积变小,因此,即使受到非常小的外力、振动等的作用,也会对凸起851和阴侧电极图案951的接触状态产生影响。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以往的片式连接器的问题而提供如下一种片式连接器,该片式连接器通过将与对方端子卡合的突出端子的侧表面做成凹面,从而能够稳定地维持对方端子和突出端子之间的接触,能够可靠地防止发生瞬断,并且容易制造,结构简单且成本较低,小型且可靠性较高。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为此,在本技术的片式连接器中,包括平板状的基板部和配设在该基板部的正面上的板状的导体图案,还包括平板状的线缆部和连接在该线缆部的顶端上的平板状的连接部,该连接器与对方连接器嵌合,上述连接部包含与上述对方连接器的对方端子相卡合的突出端子,该突出端子为以从上述导体图案的正面突出的方式与上述导体图案一体地形成的构件,该突出端子包括连接在上述导体图案的正面上的基端部、具有该基端部的宽度尺寸以下的宽度尺寸的上端部以及位于该上端部和上述基端部之间的侧表面部,该侧表 面部具有比上述基端部以及上端部更向宽度方向内侧凹入的形状,且该侧表面部包含宽度尺寸最小的极小点。在本技术的另一片式连接器中,上述突出端子的宽度尺寸在上述基端部处最大,随着朝向上方去而逐渐减小,在上述极小点处成为最小,随着进一步朝向上方去而逐渐变大,在上端部处成为与基端部相同或者小于基端部的宽度尺寸。在本技术的另一片式连接器中,当上述突出端子与对方端子相卡合时,上述侧表面部被上述对方端子的一对接触部从两侧弹性夹持。在本技术的另一片式连接器中,上述侧表面部的上下方向的尺寸大于上述对方端子的接触部的上下方向的尺寸。在本技术的另一片式连接器中,上述突出端子的横截面具有宽度方向的尺寸小于前后方向的尺寸且后方较尖的形状。在本技术的另一片式连接器中,上述突出端子为多个,以格子状排列在上述连接部中的导体图案的正面上。在本技术的另一片式连接器中,在上述连接部的正面上的上述突出端子的周围的至少一部分,形成焊锡屏障部。在本技术的另一片式连接器中,上述焊锡屏障部以在连接部的宽度方向延伸的方式被形成为带状。在本技术的另一片式连接器中,上述焊锡屏障部由疏水性涂料构成。技术效果根据本技术,片式连接器的与对方端子卡合的突出端子的侧表面为凹面。由此,能够稳定地维持对方端子和突出端子之间的接触,能够可靠地防止发生瞬断。而且,容易制造,结构简单且成本较低,小型且能够提高可靠性。附图说明图I是从本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阳连接器的正面侧看到的立体图。图2是从本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阳连接器的背面侧看到的立体图。图3是本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阳连接器的阳嵌合锁定部的放大图,是图2中的A部放大图。图4是本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阳连接器的四面图,其中,(a)是俯视图,(b)是主视图,(C)是仰视图,(d)是侧视图。图5是本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阳连接器的阳端子的放大主视图,是图4(b)中的B部放大图。图6是本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阳连接器的剖视图,其中,(a)是图4(b)中的C-C向视剖视图,(b)是阳端子的放大侧视图,是(a)中的D部放大图。图7是表示本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阳连接器的层构造的分解图。图8是从本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阴连接器的正面侧看到的立体图。图9是本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阴连接器的三面图,其中,(a)是俯视图,(b)是主视图,(C)是仰视图。图10是表示本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阴连接器的层构造的分解图。图11是本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阴连接器的加强层的立体图。图12是表示本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阴连接器的阴端子的变形例的俯视图,其中,(a) (d)是第一变形例 第四变形例。图13是表示本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阳连接器和阴连接器之间的嵌合工·序的图,其中,(a) (C)是表示各工序的图。图14是表示本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阳连接器和阴连接器之间的嵌合工序结束了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5是表示本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阳连接器和阴连接器之间的嵌合工序结束了的状态的三面图,其中,(a)是俯视图,(b)是主视图,(C)是侧剖视图,是(b)中的E-E向视剖视图。图16是表示本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的阳连接器和阴连接器之间的嵌合工序结束了的状态的主要部分放大图,是图15(c)中的F部放大图。图17是表示本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中的阳连接器的图,其中,(a)是俯视图,(b)是从正面侧看到的立体图。图18是以往的片式连接器的立体图。附图标记说明I阳连接器11连接部lla、53b 顶端部12线缆部13中间凹部13a、2Ia 侧缘15、115基底薄膜16加强层17、11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片式连接器,该片式连接器与对方连接器嵌合,包括:平板状的基板部;配设在该基板部的正面上的板状的导体图案;平板状的线缆部;和连接在该线缆部的顶端上的平板状的连接部;其特征在于,上述连接部包括与上述对方连接器的对方端子相卡合的突出端子,该突出端子以从上述导体图案的正面突出的方式与上述导体图案一体地形成,该突出端子包括连接在上述导体图案的正面上的基端部、具有该基端部的宽度尺寸以下的宽度尺寸的上端部以及位于该上端部和上述基端部之间的侧表面部,该侧表面部具有比上述基端部以及上端部更向宽度方向内侧凹入的形状,且该侧表面部包括极小点,在该极小点处,该侧表面部具有最小宽度尺寸。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新津俊博嵯峨山辉铃木裕一松坂治佐藤嘉延下山巧太森冈信英柴田侑典
申请(专利权)人:莫列斯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