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交流接触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60121 阅读:1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2 07: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交流接触器,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内腔中的电磁系统和触头系统;所述触头系统位于电磁系统的上方;所述电磁系统包括线圈骨架、绕制在线圈骨架上的电磁线圈、设置于线圈骨架上方的E形动铁芯、设置于线圈骨架下方的E形静铁芯以及设置于E形动铁芯与线圈骨架之间的复位弹簧;所述E形动铁芯与电磁系统中的触头支持相连;复位弹簧的上端抵在E形动铁芯上,其下端抵在线圈骨架上;所述线圈骨架的上端面上成型有向上凸起的用于对所述复位弹簧进行位置限定的限位凸起,其下端面与所述E形静铁芯相对位置设有橡胶缓冲垫,所述橡胶缓冲垫的下端抵在E形静铁芯上。较之传统交流接触器,上述交流接触器的结构更简化、装配更便捷。(*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接触器结构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交流接触器
技术介绍
交流接触器主要用于接通和分断交流电路,其主要包括以下三部分(1)电磁系统,包括吸引线圈、动铁芯和静铁芯;(2)触头系统,包括三组主触头和一至两组常开、常闭辅助触头,他是和动铁芯相互联动的;(3)灭弧装置,一般容量较大的交流接触器都设有灭弧装置以便于迅速切断电弧,避免烧坏主触头,容量小的交流接触器依靠设置壳体上的隔弧板来隔弧。目前市场上的交流接触器存在以下缺点(1)设置在线圈骨架与静铁芯之间的缓 冲结构由至少两个螺旋形压簧和一个安装在静铁芯上的安装支架构成,安装时,各螺旋形压簧的一端与线圈骨架连接,其另一端端与安装支架连接,该种结构不够简化,装配过程繁琐;(2)设置动铁芯和线圈骨架之间用于为动铁芯提供复位弹力的复位弹簧安装不合理,容易发生移位;(3)壳体大都采用胶木材料制成,在转用和长途运输中容易由于相互磕碰而导致破损,损坏后不能回收再利用,造成浪费;(4)动铁芯和静铁芯大都采用热轧硅钢片制成,强度低,多次撞击后易变形。综上所述,现有市场上交流接触器的结构不甚合理,还存有可改进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背景技术中指出的不足,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交流接触器,包括壳体(1)、设置在壳体(1)内腔中的电磁系统(2)和触头系统(3);所述触头系统(3)位于电磁系统(2)的上方;所述电磁系统(2)包括线圈骨架(21)、绕制在线圈骨架(21)上的电磁线圈、设置于线圈骨架(21)上方的E形动铁芯(22)、设置于线圈骨架(21)下方的E形静铁芯(23)以及设置于E形动铁芯(22)与线圈骨架(21)之间用于给所述E形动铁芯(22)提供复位弹力的复位弹簧(24);所述E形动铁芯(22)与所述电磁系统(2)中的触头支持(31)相连;所述复位弹簧(24)的上端抵在E形动铁芯(22)上,其下端抵在线圈骨架(2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骨架(21)的上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雄伟杨辉胡云霞包志舟
申请(专利权)人:人民电器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