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层绝缘弹性体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59932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2 07: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层绝缘弹性体电缆,所述的双层绝缘弹性体电缆为圆柱结构,由外至内依次为护套层、绝缘层以及导电线芯,所述的护套层包裹在绝缘层的外侧,所述的绝缘层包裹在导电线芯的外侧,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良好的柔顺性,手感舒适,优异的电气性能、耐热、耐臭氧、耐迁移等性能,不含卤素,具有良好的机械物理性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层绝缘弹性体电缆
本技术涉及电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双层绝缘弹性体电缆。
技术介绍
针对世界电信行业用布电线电缆,对材料提出了很高的综合性能要求,特别是在机械性能、阻燃性能、无卤性能上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要求,本技术提供一种双层绝缘弹性体电缆。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双层绝缘弹性体电缆,所述的双层绝缘弹性体电缆为圆柱结构,由外至内依次为护套层、绝缘层以及导电线芯,所述的护套层包裹在绝缘层的外侧,所述的绝缘层包裹在导电线芯的外侧。所述的护套层采用温度等级为105°C的热塑性低烟无卤高性能弹性体护套料。所述的绝缘层采用温度等级为105°C的热塑性低烟无卤高性能弹性体绝缘料。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良好的柔顺性,手感舒适,优异的电气性能、耐热、耐臭氧、耐迁移等性能,不含卤素,具有良好的机械物理性能。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技术做详细的描述。实施例I一种双层绝缘弹性体电缆,所述的双层绝缘弹性体电缆为圆柱结构,由外至内依次为护套层I、绝缘层2以及导电线芯3,所述的护套层I包裹在绝缘层2的外侧,所述的绝缘层2包裹在导电线芯3的外侧,所述的护套层I采用温度等级为105°C的热塑性低烟无卤高性能弹性体护套料,所述的绝缘层2采用温度等级为105°C的热塑性低烟无卤高性能弹性体绝缘料。权利要求1.一种双层绝缘弹性体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层绝缘弹性体电缆为圆柱结构, 由外至内依次为护套层、绝缘层以及导电线芯,所述的护套层包裹在绝缘层的外侧,所述的绝缘层包裹在导电线芯的外侧。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双层绝缘弹性体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护套层采用 温度等级为105 °C的热塑性低烟无卤高性能弹性体护套料。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双层绝缘弹性体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绝缘层采用 温度等级为105°C的热塑性低烟无卤高性能弹性体绝缘料。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层绝缘弹性体电缆,所述的双层绝缘弹性体电缆为圆柱结构,由外至内依次为护套层、绝缘层以及导电线芯,所述的护套层包裹在绝缘层的外侧,所述的绝缘层包裹在导电线芯的外侧,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良好的柔顺性,手感舒适,优异的电气性能、耐热、耐臭氧、耐迁移等性能,不含卤素,具有良好的机械物理性能。文档编号H01B7/02GK202749118SQ20122035922公开日2013年2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23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23日专利技术者范沛菁, 杨洪武, 蒲守林, 吴中湖, 秦锋 申请人:常州八益电缆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层绝缘弹性体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层绝缘弹性体电缆为圆柱结构,由外至内依次为护套层、绝缘层以及导电线芯,所述的护套层包裹在绝缘层的外侧,所述的绝缘层包裹在导电线芯的外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沛菁杨洪武蒲守林吴中湖秦锋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八益电缆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