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线缆,包括第一芯线单元、第二芯线单元、第三芯线单元以及包覆上述第一、二、三芯线单元的绝缘外皮,所述线缆成扁平状,且第一、二、三芯线单元在线缆的宽度方向上成单层排布。线缆的整体结构相对简单,线材自身及组装成本都较低。(*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线缆,尤其涉及可以实现信号高速传输的USB 3. O线缆。
技术介绍
随着计算机硬件飞速发展,外围设备日益增多,键盘、鼠标、调制解调器、打印机、扫描仪早已为人所共知,数码相机、MP3/MP4随身听电子设备均可通过标准化、单一化USB接口与个人计算机接入。USB接口自I. O版本问世以来,其传输速率仅为12Mbps,其后改进到2. O版本,该USB2. O将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速度增加到480Mbps,比USB1. O标准快40倍左右,速度的提高对于用户的最大好处就是意味者用户可以使用到更高效外部设备,而且具有多种速度 的周边设备都可以被连接到USB2. O的线路上,无需担心数据传输时发生瓶颈效应。随着数字媒体的日益普及以及传输文件的不断增大,USB接口标准必须升级,如此USB3. O标准接口随之应运而生,其配置有两对差分信号线,可支持双向数据流传输,最高传输速度可达7.5Gbps,所以对该USB3. O所需线缆提出很高的要求。现有的USB3. O线缆的截面为圆形,其具有四组可传输差分信号的第一芯线单元(Unit A),两组第二芯线单元(Unit B)以及两对第三芯线单元(Unit C)。第一芯线单元(Unit A)包括一对差分信号线对(Pl,P2,P3,P4)以及与相应每一差分信号线对配合的接地线(drain wire),且差分信号线对、接地线外周包裹有屏蔽层(shieldingl,shielding2)。第二芯线单元(Unit B)包括一对可用于USB2. O的信号线对(P5,P6)以及包裹在其外周的屏蔽层(shieldingl, shielding〗)。第三芯线单元(Unit C)则是用于电源传输的芯线(1-4)。若干填充物(filler)置于上述芯线单元(UnitA,UnitB,UnitC)之间。金属编织层(braiding)将芯线单元、填充物包覆其内。绝缘外皮(jacket)则置于金属编织层外面。上述USB3. O线缆为圆线,结构较为复杂,线材自身成本达5. 2元/M,且圆线的组装成本也较高。因此,十分有必要设计出一种新型线缆,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容易组装且成本相对较低的线缆。为达成前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线缆,包括第一芯线单元、第二芯线单元、第三芯线单元以及包覆上述第一、二、三芯线单元的绝缘外皮,所述线缆成扁平状,且第一、二、三芯线单元在线缆的宽度方向上成单层排布。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线缆的横截面为椭圆形,包括有顶面、与顶面平行的底面、分别连接顶面和底面的两弧形侧面。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二、三芯线单元沿线缆的宽度方向从左往右依次排列为第三芯线单元、一组第二芯线单元、两组第一芯线单元、第三芯线单元。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线缆为USB 3. O线缆,第一芯线单元包括两组用于传输差分信号的子芯线。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芯线单元包括一对差分信号线对以及与相应每一差分信号线对配合的接地线,且差分信号线对、接地线外周包裹有屏蔽层。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每一差分信号线对具有两条截面为圆形且并列排布的子芯线,两条子芯线邻接处的上、下方形成两条沿线缆长度方向延伸的凹槽,接地线置于该凹槽内。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每一差分信号线对的子芯线的沿线缆的宽度方向排布。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芯线单元包括可用于USB2. O的信号线对以及包裹在其外周的屏蔽层,第二芯线单元中的信号线对具有截面为圆形的两·条子芯线,且两条子芯线沿线缆的宽度方向排布。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三芯线单元包括可用于电源传输的两条子芯线,且两条子芯线的截面为圆形,并沿线缆的宽度方向排布。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线缆成扁平状,其内的芯线单元为单层布置,芯线单元的排布方向与线缆的宽度方向一致,整体结构相对简单,线材自身及组装成本都较低。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线缆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线缆的前视图。图3为本技术线缆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请参阅图I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线缆可用于标准的USB3. O接口数据传输。当然,在符合一定要求的情况下,该线缆也可用于其他接口的数据传输。本技术中的线缆是一种扁平状USB 3. O线缆,其横截面(与线缆轴向垂直的面)大致为椭圆形,包括有顶面、与顶面平行的底面、分别连接顶面和底面的两弧形侧面。所述线缆包括两组可传输差分信号的第一芯线单元I,一组第二芯线单元2以及一对第三芯线单元3。上述芯线单元沿线缆的宽度方向排布,从左往右依次排列有第三芯线单元3、一组第二芯线单元2、两组第一芯线单元I、第三芯线单元3。第一芯线单元I包括两对差分信号线对Pl、P2以及与相应每一差分信号线对配合的接地线(drain wire) 6,且差分信号线对P1、P2、接地线外周包裹有屏蔽层7。第二芯线单元包括可用于USB2. O的信号线对P3以及包裹在其外周的屏蔽层7。第三芯线单元3是可用于电源传输的芯线4、5。上述芯线单元的外面包裹有绝缘外皮8。上述每一差分信号线对P1、P2具有两条截面成圆形的子芯线并列排布,在该两条子芯线的邻接处的上、下方形成两条沿线缆轴向(长度方向)延伸的凹槽,接地线置于该凹槽内。且每一差分信号线对P1、P2的子芯线的沿线缆的宽度方向排布。第二芯线单元中的信号线对P3中的两条子芯线的截面也为圆形,也沿线缆的宽度方向排布。第三芯线单元包括用于电源传输的两条子芯线4、5,其截面也为圆形,也沿线缆的宽度方向排布。本技术线缆成扁平状,其内的芯线单元为单层布置,芯线单元的排布方向与线缆的宽度方向一致,整体结构相对简单,线材自身成本大大得到降低,且扁平线的组装成 本也较低,组装成本比圆线低约50%。综上所述,以上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不应以此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即凡是依本技术权利要求书及技术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技术专利涵盖的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线缆,包括第一芯线单元、第二芯线单元、第三芯线单元以及包覆上述第一、二、三芯线单元的绝缘外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成扁平状,且第一、二、三芯线单元在线缆的宽度方向上成单层排布。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的横截面为椭圆形,包括有顶面、与顶面平行的底面、分别连接顶面和底面的两弧形侧面。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二、三芯线单元沿线缆的宽度方向从左往右依次排列为第三芯线单元、一组第二芯线单元、两组第一芯线单元、第三芯线单元。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为USB3. O线缆,第一芯线单元包括两组用于传输差分信号的子芯线。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芯线单元包括一对差分信号线对以及与相应差分信号线对配合的接地线,且差分信号线对、接地线外周包裹有屏蔽层。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一差分信号线对具有两条横截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线缆,包括第一芯线单元、第二芯线单元、第三芯线单元以及包覆上述第一、二、三芯线单元的绝缘外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成扁平状,且第一、二、三芯线单元在线缆的宽度方向上成单层排布。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斌,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铭基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