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电极组件及触摸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59568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2 07:22
一种触摸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第一上表面和第一下表面的第一聚酯薄膜以及具有第二上表面和第二下表面的第二聚酯薄膜,所述第一聚酯薄膜的第一上表面设有通过真空溅镀的且蚀刻有第一电极的导电薄膜,所述第二聚酯薄膜的第二上表面设有通过真空溅镀的且蚀刻有第二电极的导电薄膜,所述第一聚酯薄膜的第一上表面和所述第二聚酯薄膜的第二上表面相向粘合。此外,还基于此触摸电极组件提供了一种触摸屏。上述结构的触摸电极组件的制程工艺的成本较低。(*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触摸电极组件及触摸屏
本技术涉及输入设备领域,特别的涉及一种触摸电极组件及触摸屏。
技术介绍
随着终端技术的发展,移动终端逐步由仅具备简单的通话和短信的非智能机发展为可运行多种应用的智能终端。为了更好的运行应用,智能终端多采用触摸电极组件作为输入设备。传统技术中,智能终端的触摸电极组件为触摸屏,是一种投射式电容屏,采用双面ITO (Indium Tin Oxide,铟锡氧化物)的玻璃板结构。其中,玻璃板上层为菱形图案的X电极和Y电极,X电极和Y电极由ITO涂层蚀刻而成。X电极和Y电极通过可视区外的金属线 路引出。玻璃板下层为整面的ITO屏蔽层。用户可通过对玻璃板上层进行按压来实现触摸输入功能。然而,传统技术中的触摸电极组件的双面结构使得加工工艺非常复杂,每一处电极或金属走线都需要黄光制程工艺来实现,依次包括涂胶、预烘、曝光、显影、烘烤、蚀刻、脱膜等步骤。而整个触摸电极组件的制程工艺需要对X电极、连接X电极的金属走线、Y电极、连接Y电极的金属走线、X电极与Y电极桥接结构的绝缘层进行黄光制程,共需5道黄光制程工艺。因此,传统技术中的触摸电极组件制作成本较高。技术内容基于此,有必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触摸电极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第一上表面和第一下表面的第一聚酯薄膜以及具有第二上表面和第二下表面的第二聚酯薄膜,所述第一聚酯薄膜的第一上表面设有通过真空溅镀的且蚀刻有第一电极的导电薄膜,所述第二聚酯薄膜的第二上表面设有通过真空溅镀的且蚀刻有第二电极的导电薄膜,所述第一聚酯薄膜的第一上表面和所述第二聚酯薄膜的第二上表面相向粘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丹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