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射剂临用前有害微粒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359158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2 06: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注射剂临用前有害微粒检测装置,包括待测输液瓶、比对输液瓶、点式超声接收换能器、比对超声换能器、检测超声换能器、高精度伸缩机构、检测装置外壳、进水电磁阀、排水电磁阀、输液瓶托架及夹紧机构、离心电机、微处理器、触摸屏、多通道超声信号发生和接收模块、高速A/D转换模块、电磁阀控制模块、伸缩机构驱动控制模块和离心电机驱动控制模块。本技术方案,基于三重媒介超声背向散射和离心沉降技术,能实现非接触、非侵入、非破坏性、具有测量误差修正功能的有害微粒检测,且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注射剂临用前有害微粒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有关医用注射剂的检测装置,特别是一种注射剂临用前有害微粒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本技术方案中所指的有害微粒是指存在于注射剂,在规定条件下目视可以观测到的不溶性微粒,其粒径或长度通常> 50Mm。大量研究证明,有害微粒会产生潜在的严重危害,如炎症反应、肉芽肿、肿瘤、热源样反应等。输液中微粒较大或过多将造成局部血管堵塞引起血栓,以致供血不足或因缺氧而产生水肿或静脉炎。《中国药典》2010版规定对注射剂中所含不溶性微粒,50 μ m以上的为必须检出。若有一种方便快捷的装置能够在临床使用之前由护理工作者检测50μπι以上的有害微粒,甄别出不符合标准的注射剂,对患者用药安全起到最后一个屏障作用,是非常具有临床价值的。对于注射剂中的有害微粒,常见的检测装置及涉及检测方法有灯检法和光散射法。灯检法比较简便、实用、检测成本低,适用于大多数品种,但检查结果受人为主观影响较大。其中包括检验者的技术水平,检测手法,身体状态,疲劳程度,视力,心理状态等,漏检率受主观影响较高,不能保证不合格品全部检出。光散射法较为客观,但目前存在成本高、使用品种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注射剂临用前有害微粒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待测输液瓶、比对输液瓶、点式超声接收换能器、比对超声换能器、检测超声换能器、高精度伸缩机构、检测装置外壳、进水电磁阀、排水电磁阀、输液瓶托架及夹紧机构、离心电机、微处理器、触摸屏、多通道超声信号发生和接收模块、高速A/D转换模块、电磁阀控制模块、伸缩机构驱动控制模块和离心电机驱动控制模块;其中,待测输液瓶和比对输液瓶是同类型输液瓶,其瓶底和瓶口在垂直方向上的高度相等,比对输液瓶的轴心线和比对超声换能器的垂直距离与待测输液瓶的轴心线和检测超声换能器的垂直距离相等,待测输液瓶和比对输液瓶轴心线在底部平面的投影点,以及超声换能器和检测超声换能器在底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华芳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文理学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