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水器防止干烧的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58439 阅读:2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2 06: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热水器防止干烧的结构,所述热水器包括水箱,其内设置有辅助电加热管,水箱底部连接出水管;其中,所述水箱被分割为两部分腔体,其上部连通且该连通处高于所述辅助电加热管设置;一部分腔体内设置有所述辅助电加热管,该部分腔体与进水管连接;另一部分腔体与所述出水管连接。通过上述结构,可保持水箱内始终有高于辅助电加热管的水存在,避免了辅助电加热管的干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热水器防止干烧的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热水器防止干烧的结构。
技术介绍
图I示出了空气能热水器的原理图,其包含水箱1,其连接有冷水进水管11和热水出水管12 ;还具有热交换系统,其包括依次并首尾连接形成回路的换热器8、储液罐7、过滤器6、膨胀阀5、蒸发器3、压缩机2 ;压缩机2压缩后的高温高压的介质经由换热器8与水进行换热再经膨胀阀5形成低温低压的介质由蒸发器3从空气中吸热,再经压缩机2压缩进入换热器8,依此循环,实现对水箱I内的水进行加热。当蒸发器3所在环境温度较低时,尤其在寒冷的冬天,热交换系统很难从空气中吸热,可由水箱I内的辅助电加热进行加热,如图2所示,辅助电加热可以是在水箱I的下部设置的辅助电加热管13。该图中还示出了水箱I上的排气阀91和泄压阀92。对于空气能热水器,在使用热水时并不同时向水箱I中注水,而是靠水箱I中水的重力自然排出热水,因此,其热水出水管12与水箱I底部连通,为了防止用水过程中,水箱中水被很快用光导致的辅助电加热管13的干烧,采用单独的温控器或者是温控器结合温度保险丝双重保险进行保护,或者采用温度传感器等对辅助电加热管13附近进行温度检测,从而对电加热管干烧进行间接的保护。但这种防干烧的方法具有下述缺点I.通过使用传感器等进行检测,是间接的控制电加热的工作,防止干烧,没有从根本结构上排除造成干烧的原因;2.在水流量低的时候,水无法完全没过电加热管,造成电加热管的干烧。虽然温控器和保险丝能够起到保护作用,但是造成电加热的频繁开关,影响加热管的寿命,也可能带来漏电等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水器防止干烧的结构,以解决辅助电加热时可能存在的干烧情况。本技术提供的热水器防止干烧的结构,所述热水器包括水箱,其内设置有辅助电加热管,水箱底部连接出水管;其中,所述水箱被分割为两部分腔体,其上部连通且该连通处高于所述辅助电加热管设置;一部分腔体内设置有所述辅助电加热管,该部分腔体与进水管连接;另一部分腔体与所述出水管连接。通过上述结构,可保持水箱内始终有高于辅助电加热管的水存在,避免了辅助电加热管的干烧,有效的保护了用户使用安全,提高了电加热的使用寿命。可选的,水箱内设置一从水箱底部和内壁向上延伸的挡板,将所述水箱分割为所述两部分腔体。由上,可采用隔板的方式将水箱分割为上部连通的所述两部分腔体,且通过隔板高度设置保证上部连通处高于所述辅助电加热管。可选的,所述挡板背向所述辅助电加热管方向倾斜向上延伸。由上,可为辅助电加热管提供足够的安装空间。较佳的,所述挡板底部设置至少一个通孔;各个所述通孔的流通面积之和小于出水管的流通面积。由上,当水箱内水位低于挡板高度后,水仅通过通孔由进水侧腔体流入出水管,用户可以明显感受到水流量突然变得很小,即可关闭热水器出水,保证水箱内存留的水高于辅助电加热管。而且,当需要排水防冻时,也可以保持热水器出水开启,通过上述通孔排空水箱,以实现排水防冻。可选的,出水管向上延伸至水箱内设置,水箱内的出水管内外部分构成所述两部分腔体。由上,可采用出水管向上延伸的方式将水箱分割为上部连通的所述两部分腔体, 且通过出水管在水箱内高度设置保证上部连通处高于所述辅助电加热管。可选的,所述水箱内的出水管背向所述辅助电加热管方向倾斜向上延伸。由上,可为辅助电加热管提供足够的安装空间。较佳的,所述水箱内的出水管的底部设置至少一个通孔;各个所述通孔的流通面积之和小于出水管的流通面积。由上,当水箱内水位低于水箱内出水管高度后,水仅通过通孔由进水侧腔体流入出水管,用户可以明显感受到水流量突然变得很小,即可关闭热水器出水,保证水箱内存留的水高于辅助电加热管。而且,当需要排水防冻时,也可以保持热水器出水开启,通过上述通孔排空水箱,以实现排水防冻。可选的,出水管内设置有用于检测到水流量小于一特定值时控制出水管关闭的流量传感控制器。由上,可以实现当水箱内水位低于水箱内出水管高度后,水流量突然变得很小,实现自动关闭热水器出水。可选的,所述热水器包括以下之一空气能热水器、太阳能热水器、地暖热泵热水器。由上,本技术结构可用于对于出水管连接在水箱底部,且水箱内具有辅助电加热管的上述不同的热水器。附图说明图I为空气能热水器的原理图;图2为具有辅助电加热的空气能热水器的原理图;图3为本技术空气能热水器的防止干烧的结构第一实施例的原理图;图4为本技术空气能热水器的防止干烧的结构第二实施例的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3示出了本技术空气能热水器的防止干烧的结构第一实施例的原理图, 该水箱I内靠近底部设置有辅助电加热管13、水箱I底部连接出水管12,水箱I壁上连接进水管11,其中,水箱内还设置有一挡板15,挡板15从水箱I底部和内壁向上延伸,挡板15 高度高于辅助电加热管13的高度,将水箱I分割为上部连通的两个腔体,所述出水管12和辅助电加热管13分别位于所述两个腔体内,进水管11位于辅助电加热管13所在腔体,根据出入水情况也可分别称为出水侧腔体和进水侧腔体。其中,如图3所示,当挡板15从水箱I底部和内壁向上延伸时,可以是背向辅助电加热管13方向倾斜向上延伸,这样可以为辅助电加热管13提供较多的安装空间。采用本技术的上述结构,当水箱I注水时,水首先被注入进水侧腔体,直到进水侧腔体内的水位(图中虚线部分表示为水位线)高于辅助电加热管13、超过挡板15顶部时,进水侧腔体的水从挡板15顶部流入出水侧腔体,保证了水箱内总是具有维持一定的高于辅助电加热管13的水,从而避免了辅助电加热管13干烧的发生。另外,在挡板15与水箱I底部的连接处设置若干较小的通孔14,通孔可以是圆孔、 长条等任意形状,或者是挡板15与水箱I底部焊接连接时连接处保留不焊的缝隙构成的通孔,以使水箱I进水侧腔体的水可以从该通孔14排出至出水侧腔体,从而从出水管12排出。在上述位置设置通孔14,是用于将水箱I内的水排空,例如当环境温度低于0°C的工况下需要将水箱I排空防冻,又如在移机至其他位置安装,或清洗水箱等情况时对水箱I的排空。上述通孔14的孔径设置较小,每个通孔14孔径可以小于1cm,且要使得所有通孔 14的流通面积之和远远小于水箱I的流通面积,这样,当水箱内水位低于挡板高度后,水仅通过通孔14由进水侧腔体流入出水管12,用户可以明显感受到水流量突然变得很小,即可关闭热水器出水,并且,为了确保关闭出水后,水箱I的进水侧腔体内保留的水部分流入出水侧腔体后,水位仍然位于辅助电加热管13之上,挡板15高度应高于加热管一定高度。另外,也可在出水管12内设置流量传感控制器,当检测到水流量小于一特定值时,其控制出水管12的关闭,即将出水管12的手动关闭改进为自动关闭。如图4示出了本技术空气能热水器的防止干烧的结构第二实施例的原理图, 该水箱I内设置有辅助电加热管13、水箱I底部连接出水管12,水箱I壁上连接进水管11, 其中,出水管12伸入水箱I内设置,出水管12在水箱I内的高度高于辅助电加热管13的高度。出水管12在水箱I内的内外部分构成了出水侧腔体和进水侧腔体。出水管12在水箱I内的部分与水箱I底部的连接处设置若干小的通孔14,水箱I内水可通过所述通孔12 流入出水管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水器防止干烧的结构,所述热水器包括水箱,其内设置有辅助电加热管,水箱底部连接出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被分割为两部分腔体,其上部连通且该连通处高于所述辅助电加热管设置;一部分腔体内设置有所述辅助电加热管,该部分腔体与进水管连接;另一部分腔体与所述出水管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丛大超李太军王锋孙道新
申请(专利权)人:海尔集团公司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