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力站余能利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358364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2 06: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热力站余能利用系统,包括一热风余热回收子系统,该热风余热回收子系统包括新风换气机、管道轴流风机及其热风进气阀;所述新风换气机上设置有热风进气口,热风进气口通过热风进气管道和管道轴流风机相连,管道轴流风机的另一端通过热风进气管道和热风进气阀相连,热风进气阀的另一端通过热风进气管道和换热站相连;所述新风换气机内安装有两个轴流风机,用于引入热风和新风。运用该系统可以将热力站内空间蓄热进行合理开发和转移利用,提高换热站室内舒适度,提高一次能源的综合利用效率,亦可实现建筑内自身的能量互补,减少建筑自身对外在能量的需求,提高建筑用能水平及用能效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力站余能利用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余能利用系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热力站余能利用系统。
技术介绍
已有的热能回收技术主要集中在热回收装置及设备的设计、改造以及废热制备热水等方面,主要用于解决换热设备及系统等。即使有部分专利提出回收空调系统余热,但对于建筑内热力站内空间废能的就地回收及控制系统考虑的不全,也并未从建筑整体上考虑冷热平衡及热互补等方面的问题。例如中国专利文献CN200920156437Y公开了一种热交换降温节能空调系统,其主要关于对空气的制冷和降温空调机组,而非一种用于排风余热回收机组和热回收利用耦合系统。中国又一专利文献CN201020623046Y公开了一种串联式空气热能回收系统。其主要是通过制冷机组的作用,将热空气与制冷系统的蒸发器结合,对其加热,进而将热量通过冷凝器换热,用于得到50度左右的生活热水。已达到降低车间内空气温度和制取生活热水的目的。通过对专利库及相关文献材料的检索,可了解到目前关于建筑余热回收的主要集中在余热回收机组的设计等方面,且均未从建筑整体上考虑冷热平衡及热互补等方面的问题。基于上述的描述,亟需一个合理热风余热回收系统,通过该套系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力站余能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热风余热回收系统和换热站(6);所述热风余热回收系统包括新风换气机(1)、管道轴流风机(2)及其热风进气阀(3);所述新风换气机(1)上设置有热风进气口和新风进气口,热风进气口通过热风进气管道(4)和管道轴流风机(2)相连,管道轴流风机(2)的另一端通过热风进气管道(4)和热风进气阀(3)相连,热风进气阀(3)的另一端通过热风进气管道(4)和换热站(6)相连;新风进气口接有新风进气管道(8),该新风进气管道(8)的中间任意位置处设置有新风进气阀(80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振雷徐吉富
申请(专利权)人: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