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风空调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299539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07 01: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风空调系统,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竖直放置并将壳体分为送风单元和排风单元两个部分;所述送风单元部分的壳体上设有新风口和送风口;所述送风单元内设有送风风机、第一热交换器和新风过滤装置;所述送风风机设于送风口处,所述新风过滤装置设于新风口处;所述第一热交换器设于新风过滤装置与送风风机之间;所述排风单元部分的壳体上设有回风口和排风口;所述排风单元内设有排风风机、第二热交换器和排风过滤装置;所述排风风机设于排风口处,用于排出室内空气;所述排风过滤装置设于回风口处,用于过滤室内回风;所述第二热交换器设于排风过滤装置与排风风机之间。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有效提高新风空调的热回收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器
,尤其涉及一种新风空调系统
技术介绍
传统的空调器通常在封闭条件下调节环境中的温度,这使得室内的空气污染物含量超标、空气质量下降,长期在设有空调器的环境中生活会对人体的健康受到不利的影响,于是,通过补充新风来改善室内空气品质逐渐成为空调设备发展的新方向。由于大量补充新风会造成空气中冷量的浪费,同时会提高空调设备的能耗,现有技术通过在排风道和新风道之间设置翅片使新风和排风进行换热,但在实际使用中,其热回收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一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风空调系统,其能够提高新风空调的热回收效率。( 二 )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风空调系统,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竖直放置并将壳体分为送风单元和排风单元两个部分;所述送风单元部分的壳体上设有新风口和送风口 ;所述送风单元内设有送风风机、第一热交换器和新风过滤装置;所述送风风机设于送风口处,用于向室内补充新风,所述新风过滤装置设于新风口处,用于对所述新风进行过滤;所述第一热交换器设于新风过滤装置与送风风机之间;所述排风单元部分的壳体上设有回风口和排风口 ;所述排风单元内设有排风风机、第二热交换器和排风过滤装置;所述排风风机设于排风口处,用于排出室内空气;所述排风过滤装置设于回风口处,用于过滤室内回风;所述第二热交换器设于排风过滤装置与排风风机之间。前述的新风空调系统中,所述新风过滤装置和排风过滤装置分别包括静电吸附装置、活性炭板、银离子过滤网和光催化过滤模块。(三)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新风空调系统通过分别在送风单元和排风单元内设置热交换器,从而使送风单元和排风单元之间形成热泵,能够有效提高新风空调的热回收效率。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所述新风空调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如图I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风空调系统,包括壳体I和设于壳体I内的隔板2,所述隔板2竖直放置将壳体I分为送风单元3和排风单元4两个部分;所述送风单元3部分的壳体上设有新风口 5和送风口 6 ;所述送风单元3内设有送风风机7、第一热交换器8和新风过滤装置9 ;所述送风风机7设于送风口 6处,用于向室内补充新风,所述新风过滤装置9设于新风口 5处,用于对所述新风进行过滤;所述第一热交换器8设于新风过滤装置9与送风风机7之间;所述排风单元4部分的壳体上设有回风口 10和排风口 11 ;所述排风单元4内设有排风风机12、第二热交换器13和排风过滤装置14 ;所述排风风机12设于排风口 11处,用于排出室内空气;所述排风过滤装置14设于回风口 10处,用于过滤室内回风;所述第二热交换器13设于排风过滤装置14与排风风机12之间。所述回风口 10连接用于引导室内 空气的回风管道。所述新风过滤装置9和排风过滤装置14分别包括静电吸附装置、活性炭板、银离子过滤网和光催化过滤模块。本专利技术新风空调系统还包括压缩机、换向阀、节流元件等,图I中未示出。当送风单元3中的空气温度高于排风单元4中的空气温度时,第一热交换器8用作蒸发器,吸收送风单元3中空气的热量,第二热交换器13用作冷凝器并利用排风单元4中的冷风对冷凝器进行冷却。当排风单元4中的空气温度高于送风单元3中的空气温度时,第一热交换器8用作冷凝器并利用送风单元3中的冷风对冷凝器进行冷却,第二热交换器13用作蒸发器,吸收送风单元3中空气的热量。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并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有关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专利技术的范畴,本专利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权利要求限定。权利要求1.一种新风空调系统,包括壳体(I),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I)内设有隔板(2),所述隔板(2)竖直放置并将壳体(I)分为送风单元(3)和排风单元(4)两个部分; 所述送风单元(3)部分的壳体上设有新风口(5)和送风口(6);所述送风单元(3)内设有送风风机(7)、第一热交换器(8)和新风过滤装置(9);所述送风风机(7)设于送风口(6)处,用于向室内补充新风,所述新风过滤装置(9)设于新风口(5)处,用于对所述新风进行过滤;所述第一热交换器(8)设于新风过滤装置(9)与送风风机(7)之间; 所述排风单元⑷部分的壳体上设有回风口(10)和排风口(11);所述排风单元⑷内设有排风风机(12)、第二热交换器(13)和排风过滤装置(14);所述排风风机(12)设于排风口(11)处,用于排出室内空气;所述排风过滤装置(14)设于回风口(10)处,用于过滤室内回风;所述第二热交换器(13)设于排风过滤装置(14)与排风风机(12)之间。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新风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过滤装置(9)和排风过滤装置(14)分别包括静电吸附装置、活性炭板、银离子过滤网和光催化过滤模块。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风空调系统,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竖直放置并将壳体分为送风单元和排风单元两个部分;所述送风单元部分的壳体上设有新风口和送风口;所述送风单元内设有送风风机、第一热交换器和新风过滤装置;所述送风风机设于送风口处,所述新风过滤装置设于新风口处;所述第一热交换器设于新风过滤装置与送风风机之间;所述排风单元部分的壳体上设有回风口和排风口;所述排风单元内设有排风风机、第二热交换器和排风过滤装置;所述排风风机设于排风口处,用于排出室内空气;所述排风过滤装置设于回风口处,用于过滤室内回风;所述第二热交换器设于排风过滤装置与排风风机之间。本专利技术能够有效提高新风空调的热回收效率。文档编号F24F13/30GK102914033SQ20121047708公开日2013年2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2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2日专利技术者李越 申请人:苏州启山电器技术开发事务所(普通合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风空调系统,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设有隔板(2),所述隔板(2)竖直放置并将壳体(1)分为送风单元(3)和排风单元(4)两个部分;所述送风单元(3)部分的壳体上设有新风口(5)和送风口(6);所述送风单元(3)内设有送风风机(7)、第一热交换器(8)和新风过滤装置(9);所述送风风机(7)设于送风口(6)处,用于向室内补充新风,所述新风过滤装置(9)设于新风口(5)处,用于对所述新风进行过滤;所述第一热交换器(8)设于新风过滤装置(9)与送风风机(7)之间;所述排风单元(4)部分的壳体上设有回风口(10)和排风口(11);所述排风单元(4)内设有排风风机(12)、第二热交换器(13)和排风过滤装置(14);所述排风风机(12)设于排风口(11)处,用于排出室内空气;所述排风过滤装置(14)设于回风口(10)处,用于过滤室内回风;所述第二热交换器(13)设于排风过滤装置(14)与排风风机(12)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越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启山电器技术开发事务所普通合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