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保银专利>正文

一种具有筋条支撑的复合塑料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57730 阅读:2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2 04: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高分子材料及成型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筋条支撑的复合塑料板。该复合塑料板包括采用塑料材料作为基体的底板(20)和筋条(19),所述筋条(19)位于底板(20)上部,与底板(20)连续、一次形成,筋条(19)具有一定厚度和高度,纵、横交错,首尾相连,呈实心凸起状。复合塑料板具有重量轻、强度高、抗弯性能优异、功能化、性价比高的优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运用连续拉深、滚压加工方法制造,尺寸精度高,生产效率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高分子材料及成型加工
,特别涉及一种具有筋条支撑的复合塑料板
技术介绍
现采用挤出加工方式连续成型的塑料板材,一般地,包括单层/多层实心板材、单层/多层发泡板材和单层/多层中空格子板,其中中空格子板具有纵向连续的筋条用于提高板材强度,生产过程由单台或者多台挤出机经过共挤成型方式制造塑料板材。单层/多层实心板材由于重量大,制造成本相对高,资源浪费多,作为结构材料应用受到局限;而单层/多层发泡板材、单层/多层中空格子板,虽然不同程度的减轻了制品的重量,但由于其结构所限,制品刚性低、抗弯能力有限,单层/多层格子板仅在单向具有较高的弯曲强度,·综合力学性能达不到结构用制品的要求,大多应用在非承力、装饰、包装等领域。因此,设计具有筋条支撑的复合塑料板材和连续成型的加工方法,节约资源,减轻板材重量,提高板材承载能力,使板材具备多功能性,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开拓塑料板材新的应用领域是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连续拉深、滚压成型的筋条支撑的复合塑料板及成型加工方法,配合专有的加工设备,在塑料基体上成型具有筋条的复合塑料板,克服普通塑料板强度低、重量高的缺陷。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筋条支撑的复合塑料板,其采用塑料材料作为基体底板和筋条,所述筋条位于底板上部,与底板连续、一次形成,筋条具有一定厚度和高度,纵、横交错,首尾相连,呈实心凸起状。筋条、底板成为一个整体,构成本技术的复合塑料板。其中筋条和底板组合如同许多小的“T”型梁,对底板提供连续支撑,实际使用中,底板作为承载面,在纵、横两个方向都能承受较大的拉伸和压缩载荷。筋条形成的网格中,实体材料的体积仅为59Γ30%,有效减轻了制品的重量,节约资源,降低成本。优选的,上述方案中,所述筋条外表面包覆有骨架,筋条、底板和骨架形成一个整体,构成本技术的复合塑料板。与塑料材料相比,金属材料具有更高的拉伸和弯曲强度,与基体塑料复合后能够提高制品的承载能力,可用于制造承受弯曲的结构件。进一步优选的,上述方案中,所述筋条顶部复合了面板,筋条、底板和面板形成一个整体,构成本技术的复合塑料板。其中筋条和底板、面板组合如同许多小的“工”型梁,对底板和面板提供连续支撑,相比“Τ”型梁,综合机械性能更优。同时,针对不同的应用要求,面板和底板选择不同材料组合,实现产品功能化,拓宽应用领域。由筋条、底板、骨架、面板形成一个整体,构成本技术的复合塑料板。最大限度提高制品刚性、强度、抗弯能力等,达到以塑代钢、以塑代木的目的,通过选择不同材料复合,实现产品最佳的强度一重量比、最佳的刚性一重量比,提高产品性价比。更进一步优选的,上述方案中,所述面板和底板可以采用同一塑料材料或者不同性能的塑料材料复合成型。根据不同的应用要求,选择底板、面板作为承载或者其他功能性要求的表面,实现最佳的加工工艺和应用。更进一步优选的,上述方案中,所述骨架采用金属材料铝片或者钢片。铝片、钢片具有良好的延展性,拉深加工性能优异,与塑料材料比较,金属片所形成的骨架支撑具有更高的刚性和抗弯性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复合塑料板实现了筋条和底板连续、一次形成,使得筋条和底板所形成的“T”型梁强度与本体材料一致,杜绝了采用二次成型方法加工“T”型梁不能可靠连接的缺陷,同时提高生产效率。本技术中,采用骨架所形成的复合塑料板,充分发挥塑料 材料重量轻、金属材料强度高的特点进行组合,达到减轻制品重量、提高强度的目的,实现以塑代钢,进行大承载结构件的设计。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复合塑料板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图I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复合塑料板的结构示意图二;图4为本技术复合塑料板的结构示意图三;图5为本技术复合塑料板的结构示意图四;图6是本技术复合塑料板的成型加工方法原理及加工设备流程图。图中I-第一挤出机 2-第一衣架模头 3-第一辊筒成型模 4-骨架5-拉深成型模 6-第二挤出机 7-第二衣架模头 8-第二辊筒成型模 9-复合塑料板 10-面板 11-热刀 12-第一压力辊 13-第二压力辊 14-复合塑料板 15-第三辊筒成型模 16-涂覆装置 17-冷却辊筒 18-压延机 19-筋条20-底板21-筋条和底板成型工位22-骨架成型工位23-面板成型工位24-复合成型工位。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如图I至图5,本技术公开一种具有筋条支撑的复合塑料板,其采用塑料材料作为基体底板20和筋条19,所述筋条19位于底板20上部,与底板20连续、一次形成,筋条19具有一定厚度和高度,纵、横交错,首尾相连,呈实心凸起状。图I和图2,筋条19、底板20成为一个整体,构成本技术的复合塑料板。其中筋条19和底板20组合如同许多小的“T”型梁,对底板20提供连续支撑,实际使用中,底板20作为承载面,在纵、横两个方向都能承受较大的拉伸和压缩载荷。筋条19形成的网格中,实体材料的体积仅为59Γ30%,有效减轻了制品的重量,节约资源,降低成本。图4中,筋条19外表面包覆有骨架4,筋条19、底板20和骨架4形成一个整体,构成本技术的复合塑料板。与塑料材料相比,金属材料具有更高的拉伸和弯曲强度,与基体塑料复合后能够提高制品的承载能力,可用于制造承受弯曲的结构件。图3中,筋条19顶部复合了面板10,筋条19、底板20和面板10形成一个整体,构成本技术的复合塑料板。其中筋条19和底板20、面板10组合如同许多小的“工”型梁,对底板20和面板10提供连续支撑,相比“T”型梁,综合机械性能更优。同时,针对不同的应用要求,面板10和底板20选择不同材料组合,实现产品功能化,拓宽应用领域。图5中,复合塑料板由筋条19、底板20、骨架4、面板10形成一个整体,构成本技术的复合塑料板。最大限度提高制品刚性、强度、抗弯能力等,达到以塑代钢、以塑代木的目的,通过选择不同材料复合,实现产品最佳的强度一重量比、最佳的刚性一重量比,提高产品性价比。 上述面板10和底板20可以采用同一塑料材料或者不同性能的塑料材料复合成型。根据不同的应用要求,选择底板20、面板10作为承载或者其他功能性要求的表面,实现最佳的加工工艺和应用。骨架4采用金属材料铝片或者钢片。铝片、钢片具有良好的延展性,拉深加工性能优异,与塑料材料比较,金属片所形成的骨架支撑具有更高的刚性和抗弯性能。本技术具有筋条支撑的复合塑料板的生产过程如下实施例一图6所不的加工设备主要包括金属拉深模具5、第一棍筒成型模3、塑料第一挤出机I及其延伸方向同步设置的筋条和底板成型工位21、面板成型工位23、复合工位24等。首先骨架成型工位22中的拉深成型模5冲压拉深完成骨架4的成型,拉深成型模5后部设有第一辊筒成型模3,使用送料辊筒连续将骨架4送入第三辊筒成型模15,第一辊筒成型模3与第三辊筒成型模15同步旋转,对骨架4进一步整形,同时第一辊筒成型模3对骨架4外表面涂覆专用胶黏剂,随着第三辊筒成型模15的旋转进入筋条和面板成型工位21 ;筋条和面板成型工位21包括第一挤出机I、第一衣架模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筋条支撑的复合塑料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采用塑料材料作为基体的底板(20)和筋条(19),所述筋条(19)位于底板(20)上部,与底板(20)连续、一次形成,筋条(19)具有一定厚度和高度,纵、横交错,首尾相连,呈实心凸起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保银崔跃飞朱志培尹华教
申请(专利权)人:李保银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