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钢桁架结构,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焊接箱型截面钢桁架杆件的连接节点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桁架结构中,由于节点刚性、轴力偏心、横向连接件变形以及非节点荷载等因素的影响,杆件并非只承受理想铰接模型中的轴向力,还不可避免的存在杆端次弯矩。尤其对于大型桥梁工程和重型机械结构,承载力要求高导致了桁架杆件尺寸比较大,刚性节点板或整体节点所产生的节点刚性次内力效应非常显著。钢桁架次内力的不利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四方面①弯曲应力诱发过早的强度破坏,杆端截面提前进入塑性状态;②杆端弯矩不利于压杆的稳定,并使得按照轴心压杆进行稳定验算偏于不安全超静定结构适应基础不均匀沉降以及温度变化的能力有所减弱;④弯曲应力降低了杆件截面的材料利用率,不 利于结构优化。目前,整体节点在桁架结构(尤其是钢桁架桥梁结构)中的应用日益增多。这种节点构造上采用相同宽度的箱形弦杆和腹杆,将所有与节点相连杆件的同侧腹板整合成为单块的整体节点板。与传统拼装式节点相比,整体节点对焊接工艺要求较高,但因节点在工厂制造,质量容易得到控制,同时由于拼接位置在节点之外,现场拼装工作量小且难度较低。另外整体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钢桁架领结式整体节点的结构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整个节点由三种钢板焊接而成,分别为腹板(1)、翼缘板(2、3)和横隔板(4、5、6);所述腹板(1)分为弦杆部和腹杆部,所述弦杆部和腹杆部交接处为整个节点核心区(JCZ),所述节点核心区(JCZ)的截面高度最小,然后从节点核心区(JCZ)到腹板(1)弦杆部左右两端方向以及腹板(1)腹杆部方向的截面高度逐渐变大;其中:从节点核心区(JCZ)到腹板(1)弦杆部左右两端依次为弦杆变截面段(CTS)、弦杆等截面段(CUS),从节点核心区(JCZ)到腹板(1)腹杆部依次为腹杆变截面段(WTS)、腹杆等截面段(WUS);所述翼缘板(2 ...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