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架上下刀体密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57406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2 03: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刀架上下刀体密封结构,属于立式刀架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刀架上下刀体密封结构由于在上刀体转动时产生摩擦而加大电机的负荷,O型圈密封因磨擦易破损,密封效果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上刀体和下刀体,在上刀体与下刀体之间设置有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结构为水封圈;所述的水封圈是以铁圈为骨架,丁腈橡胶为外圈的密封结构;所述的水封圈的横截面为“J”型;所述的水封圈内孔与下刀体紧配密封,水封圈的上唇口与上刀体平面紧密贴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上刀体转动时产生摩擦而不会加大电机的负荷,而且密封不易破损,密封效果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立式刀架
,特指一种刀架上下刀体密封结构
技术介绍
刀架上下刀体密封结构是刀塔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现有的刀架上下刀体密封结构原采用O型圈密封,一方面由于在上刀体转动时产生摩擦而加大电机的负荷;另一方面O型圈密封因磨擦易破损,密封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上刀体转动时产生摩擦而不会加大电机的负荷,密封不易破损,密封效果好的刀架上下刀体密封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刀架上下刀体密封结构,包括上刀体和下刀体,在上刀体与下刀体之间设置有密封结构,所述的密封结构为水封圈。上述的水封圈是以铁圈为骨架,丁腈橡胶为外圈的密封结构。上述的水封圈的横截面为“ J”型。上述的水封圈内孔与下刀体紧配密封,水封圈的上唇口与上刀体平面紧密贴合。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在上刀体转动时产生摩擦而不会加大电机的负荷,而且密封不易破损,密封效果好。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含义1-上刀体;2-水封圈;3_下刀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如图I所示,刀架上下刀体密封结构,包括上刀体I和下刀体3,在上刀体I与下刀体3之间设置有密封结构,所述的密封结构为水封圈2。上述的水封圈2是以铁圈为骨架,丁腈橡胶为外圈的密封结构。上述的水封圈2的横截面为“J”型。上述的水封圈2内孔与下刀体3紧配密封,水封圈2的上唇口与上刀体I平面紧密贴合。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上述假设的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刀架上下刀体密封结构,包括上刀体和下刀体,在上刀体与下刀体之间设置有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结构为水封圈。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刀架上下刀体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封圈是以铁圈为骨架,丁腈橡胶为外圈的密封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刀架上下刀体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封圈的横截面为“J”型。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刀架上下刀体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封圈内孔与下刀体紧配密封,水封圈的上唇口与上刀体平面紧密贴合。专利摘要本技术是一种刀架上下刀体密封结构,属于立式刀架
本技术解决了现有刀架上下刀体密封结构由于在上刀体转动时产生摩擦而加大电机的负荷,O型圈密封因磨擦易破损,密封效果差的问题。本技术包括上刀体和下刀体,在上刀体与下刀体之间设置有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结构为水封圈;所述的水封圈是以铁圈为骨架,丁腈橡胶为外圈的密封结构;所述的水封圈的横截面为“J”型;所述的水封圈内孔与下刀体紧配密封,水封圈的上唇口与上刀体平面紧密贴合。本技术在上刀体转动时产生摩擦而不会加大电机的负荷,而且密封不易破损,密封效果好。文档编号B23B21/00GK202746592SQ20122038529公开日2013年2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4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4日专利技术者林坚勇 申请人:温岭市三和数控机床设备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刀架上下刀体密封结构,包括上刀体和下刀体,在上刀体与下刀体之间设置有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结构为水封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坚勇
申请(专利权)人:温岭市三和数控机床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