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气弹簧,主要包括缸筒、活塞杆、油封、导向套与设有通孔的后堵头,其中后堵头与缸筒的一端密封连接,通过通孔可向缸筒内充气,导向套与缸筒的另一端密封连接,油封位于缸筒内部并与缸筒的内壁为密封接触,其能在缸筒内相对缸筒进行滑动,活塞杆的一端与油封连接,另一端穿过导向套伸向缸筒的外部,还包括一密封球,该密封球位于缸筒内且处于油封与后堵头之间,其能利用自重及缸筒内外压力差对通孔进行密封。同时该密封球也能利用自重对通孔解除密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实现轻松、快捷的为气弹簧充气增压和放气减压的目的,其过程中并未拆解任何零部件,操作简单,极大的方便了使用,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质量。(*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弹簧
本技术涉及一种气弹簧,尤其涉及一种能反复充放气的气弹簧。
技术介绍
正如我们所熟知的,气弹簧是一种可以起支撑、缓冲、制动、高度调节及角度调节等功能的工业配件。它一般由以下几部分构成压力缸、活塞杆、活塞、密封导向套、填充物 (通常为惰性气体或者油气混合物),缸内控制元件与缸外控制元件(指可控气弹簧)和接头等。原理是在密闭的压力缸内充入惰性气体或者油气混合物,使腔体内的压力高于大气压的几倍或者几十倍,利用活塞杆的横截面积小于活塞的横截面积从而产生的压力差来实现活塞杆的运动。根据其特点及应用领域的不同,气弹簧又被称为支撑杆、气支撑、调角器、 气压棒、阻尼器等。根据气弹簧的结构和功能来分类,气弹簧有自由式气弹簧、自锁式气弹簧、牵引式气弹簧、随意停气弹簧、转椅气弹簧、气压棒、阻尼器等几种。目前,该产品在汽车、航空、医疗器械、家具、机械制造等领域都有着广泛地应用。气弹簧内部必须充入高压气体,而传统结构的气弹簧在充气过程中其本身的密封件会有不同程度的位移或扭曲,并由此产生一定的阻力,这就影响了充气气室的容积从而导致气弹簧压力值不稳定,在压力充的过高时(即高于设定的标准值),压力无法释放而造成废品,如果要释放压力,就必须分解气弹簧来放气,造成成品率低下,生产成本的增高,同时也极大的影响着产品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其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气弹簧,该气弹簧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密封可靠且能反复充气,另外,在一旦所充气的压力过高的情况下, 其放气减压的操作十分简便快捷。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气弹簧,主要包括缸筒、活塞杆、油封、导向套与设有通孔的后堵头,其中所述后堵头与所述缸筒的一端密封连接,通过所述通孔可向所述缸筒内充气,所述导向套与所述缸筒的另一端密封连接,所述油封位于所述缸筒内部并与所述缸筒的内壁为密封接触,其能在所述缸筒内相对所述缸筒进行滑动,所述活塞杆的一端与所述油封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导向套伸向所述缸筒的外部,根据本技术所述气弹簧还包括一密封球,该密封球位于所述缸筒内且处于所述油封与所述后堵头之间,其能利用自重及缸筒内外压力差对所述通孔进行密封。同时该密封球也能利用自重对所述通孔解除密封。根据不同的需要,上述技术方案中的通孔可以具有不同的形式,例如,可以为等直径的通孔,也可以为不等直径的通孔,或者为阶梯孔等形式。根据本技术,所述后堵头上的通孔轴心与所述缸筒的轴心相重合。这样的设计可使产品在整体上比较紧凑,当然根据不同的需要也可以是非重合的。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在所述后堵头朝向所述缸筒内的一侧设有导向定位特征,该导向定位特征能引导所述密封球对所述通孔进行密封。上述导向定位特征可为其旋转轴心与所述通孔的轴心重合的椎锥形孔。这是最为优选的特征,因为此种锥形孔最能方便有效地对所述密封球起到导向的作用。当然,根据不同的需要所述导向定位特征也可为其旋转轴心与所述通孔的轴心重合的纵向截面为U型的孔。或者根据实际工况的需要或加工能力的限制,所述导向定位特征也可为其旋转轴心与所述通孔的轴心重合的纵向截面为阶梯型的孔。对上述技术方案再进一步的改进为所述气弹簧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导向套内侧, 位于所述缸筒内的挡套,在所述挡套与所述导向套之间设有密封圈。为了刚好的密封效果,在所述油封与所述缸筒之间设有密封圈,通常该种密封圈为O型圈。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一步的方案还包括所述活塞杆与所述油封上均设有同轴的轴向贯通孔,在所述活塞杆的轴向贯通孔中设有能伸出所述活塞杆之外的顶杆, 在所述轴向贯通孔中还设有能顶住所述顶杆的阀针,在该阀针与所述活塞杆之间和该阀针与所述油封之间均设有密封圈。上述技术方案中的密封球为橡胶球,因为橡胶球具有弹性,能更好的起到密封的效果。本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密封可靠且能反复充气,另外,在一旦所充气的压力过高的情况下,其放气减压的操作十分简便快捷,很好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技术问题。附图说明图I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气弹簧的纵向剖切示意图;图2为根据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气弹簧的后堵头的纵向剖切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如图I所示,一种气弹簧,主要包括缸筒I、活塞杆2、油封3、导向套4与设有通孔 51的后堵头5,其中所述后堵头5与所述缸筒I的一端密封连接,通过所述通孔51可向所述缸筒I内充气,所述导向套4与所述缸筒I的另一端密封连接,所述油封3位于所述缸筒 I内部并与所述缸筒I的内壁为密封接触,其能在所述缸筒I内相对所述缸筒I进行滑动, 所述活塞杆2的一端与所述油封3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导向套4伸向所述缸筒I的外部, 根据本技术所述气弹簧还包括一密封球6,该密封球6位于所述缸筒I内且处于所述油封3与所述后堵头5之间,其能利用自重对所述通孔51进行密封。同时该密封球6也能利用自重对所述通孔51解除密封。所述通孔51为等直径的通孔。所述后堵头5上的通孔51轴心与所述缸筒I的轴心相重合。这样的设计可使产品在整体上比较紧凑,当然根据不同的需要也可以是非重合的。在所述后堵头5朝向所述缸筒I内的一侧设有导向定位特征52,该导向定位特征52为其旋转轴心与所述通孔的轴心重合的椎形孔,该锥形孔能引导所述密封球6对所述通孔51进行密封。此种锥形孔最能方便有效地对所述密封球起到导向的作用。当然,根据不同的需要所述导向定位特征也可为其旋转轴心与所述通孔的轴心重合的纵向截面为U型的孔(未示出)。或者根据实际工况的需要或加工能力的限制,所述导向定位特征也可为其旋转轴心与所述通孔的轴心重合的纵向截面为阶梯型的孔(未示出)。所述气弹簧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导向套4内侧,位于所述缸筒I内的挡套41,在所述挡套41与所述导向套4之间设有密封圈42,该密封圈为Y型密封圈。在所述油封3与所述缸筒I之间设有O型密封圈7。所述活塞杆2与所述油封3上均设有同轴的轴向贯通孔10,在所述活塞杆2的轴向贯通孔中设有能伸出所述活塞杆之外的顶杆21,在所述轴向贯通孔中还设有能顶住所述顶杆的阀针22,在该阀针与所述活塞杆之间和该阀针与所述油封之间均设有O型圈31,8, 另外还设有挡住所述O型圈31,8的相应的挡片32,9。上述技术方案中的密封球为橡胶球,因为橡胶球具有弹性,能更好的起到密封的效果。如图2所示,根据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本实施例与上一实施例唯一不同之处便在于后堵头5上通孔51的形状,其他部分都相同,在此不再赘述。对本实施例中的气弹簧进行充气时,气弹簧的后堵头5 —端朝下,从通孔51充入高压气体,由于缸筒I内的压强小于所述通孔51处的压强,密封球6被气流吹开,则开始通过通孔51给气弹簧充气,在充气过程中缸筒I内腔与所述通孔51之间没有任何的阻挡物, 即此充气过程没有阻力;当缸筒I内腔中的压强达到预先设好的标准值,即其内压强与所述通孔51处的压强相等时,密封球6在自重的作用下经锥形孔的导向定位重新落回锥形孔的底部,对通孔51进行密封,移去充气装置后,通孔51外侧的压强为大气压,远远小于缸筒内的压强,所以密封球会被紧紧的压在通孔51处,形成自锁式的密封效果。当对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弹簧,主要包括缸筒、活塞杆、油封、导向套与设有通孔的后堵头,其中所述后堵头与所述缸筒的一端密封连接,通过所述通孔可向所述缸筒内充气,所述导向套与所述缸筒的另一端密封连接,所述油封位于所述缸筒内部并与所述缸筒的内壁为密封接触,其能在所述缸筒内相对所述缸筒滑动,所述活塞杆的一端与所述油封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导向套伸向所述缸筒的外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密封球,该密封球位于所述缸筒内且处于所述油封与所述后堵头之间,其能利用自重及缸筒内外压力差对所述通孔进行密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月英,
申请(专利权)人:陈月英,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