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开槽的型材内框
本技术涉及一种集成吊顶结构,特别涉及一种集成吊顶的开槽内框。
技术介绍
在一个组合的内框拼合中,现有技术(如图I所示)是先用工装定位好内框,把每个叶片卡入两侧的型材中,再把拼合后的型材框架焊好。该结构的叶片是一个三角形的截面,刚性较好,无法柔性打弯插入,所以需先插入叶片拼合后,才能焊接组合型材内框。操作起来十分繁琐,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开槽的型材内框。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开槽的型材内框,包括框架和叶片,所述框架包括开槽和插片;在所述框架的两个对称边上设有若干个等间距的所述开槽,每两个相邻的所述开槽之间形成了所述插片,在所述插片上开小孔;所述叶片的两端设有卡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这种开槽的型材内框在结构设计上设计简单、便捷,大大地提高了工效,明显减少了组装工时。附图说明图I为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三角形叶片的断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正、反两面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安装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3,图3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所述的开槽的型材内框,包括框架I和横截面为三角形的叶片2。如图2所示,叶片2的两端设有卡脚,便于插入框架I中。在框架I的任意两个对称边上设有若干个等间距的开槽4,开槽4的形状为上窄下宽。每两个相邻的开槽4之间就形成了插片3,在插片3上开小孔,便于叶片2的插入和拔出。如图4所示,使用时,先焊框架,再插叶片,操作很方便。本技术提供的这种开槽的型材内框在结构设计上设计简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开槽的型材内框,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和叶片,所述框架包括开槽和插片;在所述框架的两个对称边上设有若干个等间距的所述开槽,每两个相邻的所述开槽之间形成了所述插片,在所述插片上开小孔;所述叶片的两端设有卡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松良,王永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来斯奥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