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浮式浮藻汲取机,涉及藻类汲取打捞设备制造领域,包括机架、潜污泵,潜污泵固定安装于机架上,所述机架四周呈圆周状均匀分布设置有若干个潜水深度调节装置,所述的潜水深度调节装置包括连接杆、连接座、浮球、锁紧螺母,连接座与机架固定连接,所述的连接杆为螺杆,上端连接固定浮球,下端穿过连接座与锁紧螺母螺纹连接,或者所述的浮球下端的连接杆设置为上下两段反相螺杆,上螺杆末端与下螺杆顶端通过一兰花螺丝旋转连接,下螺杆末端与连接座焊接固定。通过在机架上设置可调节潜水深度的潜水深度调节装置,并且在潜污泵进水口上设置的一敞口竖直朝上的喇叭形汲取口,大大提高了汲取效率,并有效提高了潜污泵工作的稳定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藻类汲取打捞设备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悬浮式浮藻汲取机。
技术介绍
在一些营养丰富的水体中,有些蓝藻常于夏季大量繁殖,并在水面形成一层蓝绿色,而有腥臭味的浮沫,称为“水华”,大规模的蓝藻爆发,被称为“绿潮”(和海洋发生的赤潮对应)。绿潮引起水质恶化,严重时耗尽水中氧气而造成鱼类的死亡。更为严重的是,蓝藻中有些种类(如微囊藻)还会产生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简称MC),大约50%的绿潮中含有大量MC。MC除了直接对鱼类、人畜产生毒害之外,也是肝癌的重要诱因。2007年5月28日起,无锡太湖区域蓝藻大面积爆发,引发无锡市自来水严重污染,市区纯净水被哄抢,政府虽及时采取措施,但已经对人民的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2010年11月29日,云南昆明滇池蓝藻大量繁殖,在昆明滇池海埂一线的岸边,湖水如绿油漆一般。绿浪翻滚的湖水涌向岸边,带来一阵阵腥臭气味。滇池是云南九大高原湖泊中污染最严重的一个,现在水质为劣V类,每当气温上升,加之富营养化严重,均要引起蓝藻爆发,造成严重污染。2011年8月21日,受持续高温影响,安徽巢湖局部湖面蓝藻又开始“抬头”,出现较大面积蓝藻集聚。巢湖市高度关注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状况,开展蓝藻拦截、打捞和自来水深度处理措施。蓝藻治理已经成为国家水治理的一个重要环节,目前我国处理蓝藻主要采用以下模式,通过泵将湖内的蓝藻连同湖水一起抽出,然后将抽出的蓝藻混合液运入反应池内,通过投加絮凝剂进行曝气净化。目前市面上采用的蓝藻汲取设备,一般分为两种,其工作原理都需将水泵吸取口没入水下较深的位置,然而蓝藻均漂浮在水面上,吸取口设置在较深水位下不能很好的吸取水面蓝藻,吸取的含有蓝藻的湖水较稀薄,能耗浪费严重,并且严重影响后续的净化分离工艺的效率,大大增加了后续处理工艺中絮凝剂的投放量,使蓝藻净化处理量大大降低。再则,现有的吸取泵一般通过绳索吊挂在水面,电机部分高出水面,不能进水,否则会引起短路或损坏,在较大风浪下不能使用,影响了蓝藻的汲取效率,有待改进。中国专利ZL03266434. 6公开了一种涉及供抽水用的漂浮式水泵,由圆环、防水罩、电动机、电动机端盖、浮球座、传动轴、电源线、浮球杆、浮球、出水管、泵体和过滤机等构成,优点是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方便,该专利虽然克服了现有技术用绳索吊挂的不足,利用浮球原理使泵体飘于水面。但其泵非潜污泵,不能沉入水中,吸水口依旧伸入水下吸水,不能在水中朝水面方向定向吸水,并且水泵的悬浮高度不可调节。中国专利ZL87205232. X公开了一种浮式潜污泵是由电动机、水泵、过滤机和浮筒组成。克服了以往的潜污泵必须沉到水底才能工作,有效防止水底泥沙杂质进入泵体造成泵体损坏,但其潜污泵潜水高度不可调,并且采用浮筒直接与潜污泵连接,浮筒容易因为外界的干扰造成侧翻等状况,潜污泵工作不稳定,有待改进。中国专利ZL201020644164. 5公开了一种漂浮式潜污泵,具有泵体及与泵体顶部连接的电源线,所述泵体的底部具有进水口而顶部设有出水口,该漂浮式潜污泵还设有套设于泵体上的漂浮部件,使潜污泵可以漂浮于水面上,以避免泵体沉入水底并避免电源线浸入水中,同时该漂浮式潜污泵还具有设于泵体下部的配重,使泵体的下部重量加大,可以使泵体的下部一直沉入水中,以避免泵体侧翻,其专利公开的潜污泵潜水深度依旧不可调,并且需要在泵体下部增设配重来防止侧翻,潜污泵工作不稳定,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潜水深度可调、能在水中朝水面方向定向吸水、汲取效果好、能方便定位控制漂移、潜污泵工作稳定的悬浮式浮藻汲取机。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悬浮式浮藻汲取机,包括机架、潜污泵,潜污泵固定安装于机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四周呈圆周状均匀分布设置有若干个潜水深度调节装置,所述的潜水深度调节装置包括连接杆、连接座、浮球、锁紧螺母,连接座与机架固定连接,所述的连接杆为螺杆,上端连接固定浮球,下端穿过连接座与锁紧螺母螺纹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浮球下端的连接杆为上下两段反相螺杆,上螺杆末端与下螺杆顶端通过一兰花螺丝旋转连接,下螺杆末端与连接座焊接固定。通过此种设置,只需将兰花螺丝通过螺纹在连接杆左右旋转,即可调节连接杆上浮球与机架的高度,进而简单方便的调节潜水深度。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的潜水深度调节装置设置为至少3个。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机架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定位器,所述的定位器为圆形环体。通过此种设置,可以在定位器上设置钢管,插入河底污泥中,或者固定在打捞平台上,也可在定位器上连接固定绳索固定于某个支点上,有效防止机架在水面的漂移,提高稳定性,使其能在大风大雨等恶劣环境下工作。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潜污泵的进水口设置有一敞口竖直朝上的喇叭形汲取口。通过此种设置,使泵在工作时产生向下吸取的涡流,更好的汲取漂浮浮藻,提高汲取效率。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的汲取口距离水面(TlOOmm。此范围的水层为浮藻最为粘桐的水层,有效提闻汲取效率。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汲取口内设置有一异物拦截器,异物拦截器优选设置为过滤网或格栅状框架。通过此种设置有效防止水草或大颗粒的杂质进入潜污泵,造成泵体损坏,提高潜污泵使用寿命。为更好的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以下详细介绍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本技术的在进行汲取作业时,将本技术置于水中,通过机架上设置的浮球将潜污泵置于一定的水面下,通过潜水深度调节装置上的锁紧螺母向上旋转,调节连接杆上浮球与机架的距离,从而控制潜污泵的潜水深度,进而控制潜污泵上的汲取口与水面的距离,或者通过旋转设置在浮球下端的连接杆上的兰花螺丝,调节汲取口的深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在机架上设置可调节潜水深度的潜水深度调节装置,并且在潜污泵进水口上设置的一敞口竖直朝上的喇叭形汲取口,大大提高了汲取效率,并有效提高了潜污泵工作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图图图图图图图图图I为现有技术的一种汲取泵。2为现有技术的另一种汲取泵。3为本技术实施例I的主视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主视图。5为图3的俯视图。6为潜水深度调节装置结构示意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3的一种结构示意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3的另一种结构不意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I :如图3、4所示悬浮式浮藻汲取机,包括机架001、潜污泵002,潜污泵002固定安装于机架00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001四周呈圆周状均匀分布设置有若干个潜水深度调节装置003,所述的潜水深度调节装置003包括连接杆031、连接座032、浮球033、锁紧螺母034,连接座032与机架001固定连接,所述的连接杆031为螺杆,上端连接固定浮球033,下端穿过连接座032与锁紧螺母034螺纹连接,所述的浮球033下端的连接杆031上增设有一兰花螺丝035,与连接杆031螺纹连接,所述的潜水深度调节装置003设置为至少3个,所述的机架001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定位器004,所述的定位器004为圆形环体,所述潜污泵002的进水口 021设置有一敞口竖直朝上的喇叭形汲取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悬浮式浮藻汲取机,包括机架、潜污泵,潜污泵固定安装于机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四周呈圆周状均匀分布设置有若干个潜水深度调节装置,所述的潜水深度调节装置包括连接杆、连接座、浮球、锁紧螺母,连接座与机架固定连接,所述的连接杆为螺杆,上端连接固定浮球,下端穿过连接座与锁紧螺母螺纹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颖,吴艳,宗源源,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中科基业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江苏中科基业河湖治理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