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触媒离岸控藻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69353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2-27 20:03
光触媒离岸控藻系统,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汲取机、光触媒平板,汲取机包括水泵、汲取口,水泵通过支架固定在浮球上,水泵的进水口连通汲取口,汲取口朝上,水泵的出水口管道连通推流管,沿推流管的长度方向布设若干喷嘴,推流管外侧的水面上间隔排布若干块光触媒平板,所述的光触媒平板的外框上设有浮杆,喷嘴朝向布设光触媒平板的水面;通过过将汲取机和光触媒平板有机结合,依靠汲取机主动聚集捕捉蓝澡,再把蓝澡液喷到光触媒平板上,喷洒的过程也是溶氧的过程,光触媒平板的杀菌灭藻以及溶氧,相互补充有效破坏了蓝藻的生存环境。相互补充有效破坏了蓝藻的生存环境。相互补充有效破坏了蓝藻的生存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触媒离岸控藻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水处理
,更为具体地,涉及一种光触媒离岸控藻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利用光触媒技术对水体进行杀菌灭藻,能有效杀灭水中的各种细菌、病毒、藻类,同时能有效改变水分子的电化学性能,使水分子的溶解性、渗透力增强,净化水质。
[0003]例如,中国专利申请CN201710542041.7公开了“一种光触媒杀菌灭藻水循环装置”,包括筒体,浮球,浮力杆,杀菌灭藻管,筒体表面均匀分布设置有浮力杆,所述浮力杆与浮球固定连接,所述杀菌灭藻管相互平行设置在所述筒体内,所述杀菌灭藻管与所述筒体竖直方向平行,所述筒体下端设置有进水口。使用时,水被抽水机通过进水口抽向杀菌灭藻管,从杀菌灭藻管底部进水,经过杀菌灭藻管的处理后再从杀菌灭藻管内上部流出,达到处理水的目的。主要用于淡水湖,死水湖泊的水质改良,海湾及水产养殖产业的增产大坝上游的水质改良,农业用水的水质改善,减少大型大坝的浑浊度,形成生态园区。
[0004]水体蓝藻通常漂浮于水面,随风迁移,尤其是当水面风力不够时,蓝藻很难被推到岸边,难以捕获,上述光触媒杀菌灭藻水循环装置只能应用于局部水域,其抽水是从下往上,对水体内部的藻菌类比较适用,但对于大面积漂浮于水体表面的蓝藻,该装置与蓝藻接触面积有限,处理容量也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正是为了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边捕捉蓝藻边大面积进行光触媒水体净化的光触媒离岸控藻系统,主要创新在于利用汲取机与光触媒平板相结合,用汲取机收集蓝藻液并定向喷洒到光触媒平板上进行处理。
[0006]具体是这样实施的:光触媒离岸控藻系统,包括汲取机、光触媒平板,其特征在于汲取机包括水泵、汲取口,水泵通过支架固定在浮球上,水泵的进水口连通汲取口,汲取口朝上,水泵的出水口管道连通推流管,沿推流管的长度方向布设若干喷嘴,推流管外侧的水面上间隔排布若干块光触媒平板,所述的光触媒平板的外框上设有浮杆,喷嘴朝向布设光触媒平板的水面。使用时,汲取机的汲取口和光触媒平板略低于水平面浸没水体中,水泵的电机通电启动,汲取口因负压把四周蓝藻集聚过来,通过汲取口进入水泵中,水泵把蓝藻液送入推流管,蓝藻液再经喷嘴喷出,蓝藻液落于光触媒平板表面进行灭藻。光触媒平板表面积大,喷出的蓝藻液可及时与光触媒平板有效接触,提升净化效率。同时,汲取机利用负压作用还吸入气体,在泵内通过高速旋转的泵叶轮充分混合气体与液体,可使气体溶解效率极大提高,液体能迅速达到饱和溶氧态,再通过推流管路泵射至水体表面,水流中富含大量溶解氧,可补充水体溶氧量,抑制水体中套氧菌繁殖,避免水体变黑变臭,和光触媒协同加强水体的净化功效。
[0007]进一步地,本技术的汲取机,可以使用能收集蓝藻液的合适的市售设备,较佳是使用申请人的悬浮式汲取机(CN201420270536.0、CN201420270540.7),一种可调容量式
取藻器(CN202020299134.9)、一种隔离式汲取机(CN202020295487.1)、双浮力系统汲取机(2021107656952)。
[0008]进一步地,本技术的汲取机、光触媒平板均通过支架固定在浮坝或围隔上。通过浮坝或围隔,可以拦截水面上的蓝藻,集聚在浮坝或围隔边,形成蓝藻的高密度区,方便汲取机抽吸蓝藻。
[0009]进一步地,本技术的推流管沿浮坝或围隔长度方向悬挂于浮坝或围隔的浮筒下方,推流管由PPR管和不锈钢金属软管组接,即相邻两段PPR管间用不锈钢软管连接,用于补偿整体推流管路受大风浪波动影响产生的位置移动,保障推流管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0010]进一步地,本技术沿浮筒两侧处的推流管的PPR管上,设有支管,所述支管的末端安装喷嘴,可以根据蓝藻爆发情况装配不同流量的喷嘴,喷嘴可任意调节方向、角度,达到最佳的推流效果。
[0011]进一步地,汲取机、光触媒平板和推流管对称设置于浮坝或围隔的两面。
[0012]进一步地,本技术可以选用市面上常规的围隔,最佳选用申请的多功能围隔(CN202021695626.6)、一种具有离岸双向控藻功能的围隔(CN2021200356990)、一种具有水体修复功能的截污控藻围隔(CN2021200357194)。
[0013]进一步地,本技术可以在浮坝或围隔底部设置设备收集池,在浮坝或围隔上安装监测、预警系统,实现远程在线监控,使系统功能更完善。
[0014]进一步地,本技术可以在浮坝或围隔顶部安装太阳能板,用太阳能来提供电力,更清洁环保节能。
[0015]进一步地,本技术在浮坝或围隔的两端各设置有拖板,通过动力拖动拖板,可以把浮坝或围隔在水域中360度转动,以适应不同风向对蓝藻流动方向的影响。
[0016]本技术的光触媒平板,在浮坝或围隔的两侧沿推流管长度方向各间隔排列一排。
[0017]本技术光触媒平板的下表面上设有配重件,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光触媒平板在水体中的沉浸深度。
[001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9]1、通过将汲取机和光触媒平板有机结合,依靠汲取机主动聚集捕捉蓝澡,再把蓝澡液喷到光触媒平板上,喷洒的过程也是溶氧的过程,光触媒平板的杀菌灭藻以及溶氧,相互补充有效破坏了蓝藻的生存环境。
[0020]2、通过浮坝或围隔固定汲取机和光触媒平板,保证固定在所需水域内,同时拦截蓝藻,方便汲取机抽吸处理。
[0021]3、本技术可以根据风向调整浮坝或围隔方向,同时在其上配置各种监测、预警、自发电等功能装置,实现一物多功能,系统功能更完善。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汲取机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实施例1
[0025]参考图1、图2,光触媒离岸控藻系统,包括汲取机1、光触媒平板2,汲取机1包括水泵11、汲取口12,水泵11通过支架13固定在浮球14上,水泵11的进水口连通汲取口12,汲取口12朝上,水泵11的出水口管道15连通推流管3,汲取机1、光触媒平板2均通过支架固定在围隔5上,推流管3沿围隔5长度方向悬挂于浮筒下方,推流管3由PPR管和不锈钢金属软管组接,即相邻两段PPR管间用不锈钢软管连接,沿浮筒两侧处的推流管3的PPR管上设有支管,支管的末端安装喷嘴4,喷嘴4朝向布设光触媒平板2的水面,推流管3外侧的水面上间隔排列一排光触媒平板2,光触媒平板2的外框上设有浮杆21,下表面上设有配重件,且汲取机1、光触媒平板2和推流管3对称设置于围隔的两面。
[0026]根据需要,汲取机最佳选用申请人的悬浮式汲取机(CN201420270536.0、CN201420270540.7),可调容量式取藻器(CN202020299134.9)、隔离式汲取机(CN202020295487.1)、双浮力系统汲取机(2021107656952)的一种,围隔选用多功能围隔(CN202021695626.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光触媒离岸控藻系统,包括汲取机、光触媒平板,其特征在于汲取机包括水泵、汲取口,水泵通过支架固定在浮球上,水泵的进水口连通汲取口,汲取口朝上,水泵的出水口管道连通推流管,沿推流管的长度方向布设若干喷嘴,推流管外侧的水面上间隔排布若干块光触媒平板,所述的光触媒平板的外框上设有浮杆,喷嘴朝向布设光触媒平板的水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触媒离岸控藻系统,其特征在于汲取机、光触媒平板均通过支架固定在浮坝或围隔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触媒离岸控藻系统,其特征在于推流管沿浮坝或围隔长度方向悬挂于浮坝或围隔的浮筒下方,推流管由PPR管和不锈钢金属软管组接,即相邻两段PPR管间用不锈钢软管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触媒离岸控藻系统,其特征在于沿浮筒两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颖蒋建平蒋磊李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中科基业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