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洄游性鱼类过坝保护的透水式鱼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55834 阅读:4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1 23: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洄游性鱼类过坝保护技术领域,是一种适用于水头差较大、坡度较陡的透水式鱼道,包括鱼道池室,设置在鱼道池室一内侧壁上的多块隔板,各块隔板之间间隔一定距离,设置在鱼道池室另一内侧壁上的多块导流竖墙,各块导流竖墙与隔板错位设置,相对应的各块导流竖墙与隔板之间形成过鱼孔或缝,隔板上设有透水穿孔或缝,透水穿孔或缝能透水,但不能通过鱼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较传统隔板消能效果提高10%~20%,解决了鱼道不能适应较大水头差、较陡坡度、水流条件不好的问题,从而提高鱼道的底坡坡度,减小鱼道长度,降低工程投资。(*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洄游性鱼类过坝保护的透水式鱼道
本技术属于洄游性鱼类过坝保护
,涉及一种鱼道,具体的说是一种适用于水头差较大、坡度较陡的用于洄游性鱼类过坝保护的透水式鱼道。
技术介绍
鱼道是设在江河固定建筑物(如水坝)中的使洄游性水生物能逆流或顺流通过的通道。目前鱼道按其结构型式分为原生态式鱼道、槽式鱼道、特殊结构型式鱼道、池室式鱼道(又称隔板式鱼道)。原生态式鱼道很接近天然河道的情况,主要依靠延长水流路径和增加糙率来消能,特别适合低堰或水头较低的枢纽采用;槽式鱼道主要通过在槽壁和槽底布置间距甚密的各类阻板和砥坎,消杀能量,减低流速,其优点是尺寸小,坡度陡,过鱼速率较快,但该类型鱼道水流紊动剧烈,适用水头差不大;特殊结构型式鱼道具有独特的结构型式,通常仅为那些能爬行、能粘附、善于穿越草丛缝隙的水生物(如幼鳗、幼蟹等)上溯而设; 池室式鱼道利用隔板水垫、水流对冲、扩散及沿程摩阻来消能,创造适合于鱼类上溯的流态,其优点是水流条件容易控制,结构简单,维护方便,能适应相对较高的水头,因此是目前国内外使用最多的鱼道型式。池室式鱼道按隔板过鱼孔的形状、位置及消能机理不同,可分为溢流堰式、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洄游性鱼类过坝保护的透水式鱼道,包括鱼道池室(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鱼道池室(1)内侧壁上的多块隔板(2),各块隔板(2)之间间隔一定距离,设置在鱼道池室(1)内侧壁上的多块导流竖墙(3),各块导流竖墙(3)之间间隔一定距离,每块导流竖墙(3)都与其相邻一块隔板(2)呈组对布置,各块导流竖墙(3)与其成对的隔板(2)之间形成过鱼孔(4),所述隔板(2)上设有透水穿孔或缝(5),所述透水穿孔或缝(5)能透水,但不能通过鱼类。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中华胡亚安宣国祥黄岳郭超薛淑
申请(专利权)人: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